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全中 《新闻实践》2013,(11):11-13
电视通过“有线”与用户连接,网络媒体通过网络与用户联通,移动客户端通过终端与用户联系,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也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向用户靠近……“受众时代”的终结与“用户时代”的开启,是媒介发展格局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阅读报纸的时间在减少。对报纸的阅读方式已经进入了“速读”时代。“速读”的阅读方式,则把媒体从“受众时代”带到了“用户时代”。通俗地说,“受众时代”的报纸做的是大锅饭,读者在“看报纸”,“用户时代”的报纸要做的是小锅菜,用户要使用、要参与、要跟内容和观点互动。  相似文献   

3.
吴刚 《新闻前哨》2010,(10):37-39
近年来,网络媒体用近乎零成本转载报纸内容,以"低成本、高收益"快速扩张,争夺传统受众的注意力。纸媒则通过实施媒介融合的全媒体战略来重新吸引受众。本文参考期刊"三次售卖理论",提出全媒体时代都市报"三次售卖"盈利模式构想:"第一次售卖"过程都市报的盈利点在于广告收入,"第二次售卖"主要产品是都市报庞大读者群的"注意力","第三次售卖"是销售报纸相关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4.
高梓涵 《报刊之友》2013,(8):104-106
媒介技术的变革与创新把我们带入了"碎片化"的媒介融合时代,在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受众选择日益多样的情形下,以微信为代表的语音即时通讯工具异军突起,该软件在推出两年的时间内用户突破3亿大关,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在新媒体中的阶段性"突围"。本文在分析受众选择偏好之根源所在的基础上,通过对微信发展背景、发展历程、竞争优势和商业模式等问题的深度剖析,管窥媒体碎片化时代新媒体的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时代,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吸引受众,提供媒体"观点"便成为增强媒体竞争力的着力点之一。报纸是党的"耳目喉舌",是舆论导向的重要阵地,评论则是体现舆论导向的中坚力量。江泽民同志强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浪潮下,我们已经迈入了多种媒体并存、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和广播、报纸一样,电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电老大"的地位岌岌可危,大量受众特别是年轻群体分流。新形势下电视媒体应如何应对,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争夺更多的眼球?  相似文献   

7.
毫无疑问,目前的平面媒体已经进入"厚报"时代,你出64个版,我就出80个版;你出80个版,我就出100个版……就连最平平常常的报纸也有40几块版。面对"厚报时代,广告客户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如何有效地利用报纸的优势做有效的媒介投放,更好地抓住受众的目艮球,如何让自己的广告脱“厚”而出。笔者结合《家报》的实际,谈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电视通过“有线”与“用户”连接,网媒通过网络与“用户”联通,手机报通过终端与“用户”联系,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也正在通过渠道向“用户”靠近  相似文献   

9.
"被时代"是时下流行的社会现象与大众传播事件,其出现绝非是偶然和荒谬的。本文借助传播学发展史上的"魔弹论"观点,从传播过程各要素呈现强弱对比的态势、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对受众心理的影响、大众传播是其本时代社会背景折射三方面,对"被时代"现象进行了另角度解释,以探究其深层原因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0.
“读图时代“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视觉化”是报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在报纸竞争面临网络媒体冲击的今天,为抓住受众的目光,图片的地位更加突出,大照片、多组照铺天盖地,各类图表也跃上版面,视觉新闻风头正健——社会生活的巨变使报纸和图书、杂志等其他印刷媒介纷纷进入“读图时代”,呈现出泛视觉化的倾向。 一、读图时代的出现是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 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曾说“当代文化正在变  相似文献   

11.
传媒业进入真正的"用户时代" 首先,"用户"理念更符合传媒业发展规律.传统媒体常常把其客户称为读者、受众或观众,虽然从字面上看这些词与用户差别不大,但其实质却相差甚远.无论是读者、受众还是观众,本质上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用自认为好的内容和节目来吸引客户,即自己是第一位的,而客户是第二位的;而用户观念则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用户的需求来决定自身的产品、节目和内容定位,即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毫无疑问,在传媒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用户"理念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进入全媒体时代.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报纸.为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一直在不断地调整变化。但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新兴媒体对受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对报纸的影响力带来挑战。对此,报纸必须深入研究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规律.打造自己的优势与品牌。从目前的比较与分析来看,重要的是要树立“五个优先”的办报理念。  相似文献   

13.
刘永俊 《传媒》2017,(8):31-33
随着以人机互动、可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Web3.0初现端倪,人与万物互联的网络社会趋势正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大众传播也在加速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传统媒体如果缺乏"用户为王、开放分享"的互联网思维,在这场风起云涌的媒体变革中必将被淘汰。了解用户、研究用户、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媒体的必然选择与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汪元 《新闻实践》2014,(6):80-81
在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期刊转型重中之重是将"以读者为中心"进行到底。在全面了解新传播形态下的新型受众的前提下,重构新型编读关系——理解和管理用户关系,努力提升与用户之间的联结度,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传媒商业模式。本文基于当下青少年期刊读者的特点,从"读者到刊物""读者到读者""刊物到读者"三个方向着手,试论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期刊新型编读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陈峰 《新闻前哨》2011,(7):36-37
微博开启了新一轮的"微新闻"时代。微博凭借其独特的交流方式:简捷的形式和便利的发布方式迅速获得了用户的喜爱。这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日益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传统媒体的地位和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并化解这一挑战,将是我们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融媒体又称作"全媒体""混合媒体"等,是利用互联网这个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手机报等多种传播媒介,在人力、采编、互动、营销等方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如果把电视媒体比作树,那么内容是根、渠道是干、受众是果。在这一轮的媒体融合浪潮中,电视媒体如何勇立潮头,笔者认为正确把握"根、干、果"至关重要。关键词一:根"根"的核心是内容。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嫁接过程中,内容制作一直是电视媒体的竞争利器,  相似文献   

17.
曹晶晶 《新闻世界》2014,(9):231-232
知识沟理论作为传播学的理论之一,自被提出以来,明尼苏达小组及其他学者都对其做出了完善和发展。他们在知识沟理论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信息沟"和"数字鸿沟"等概念。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笔者认为,知识沟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受众的知识背景不同,理解力与辨识力不同;受众的社会地位不同,知识获取量不同;受众的兴趣不同,知识获取的深度与广度不同。  相似文献   

18.
“读题时代”的新闻标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 统新闻学理论认为 ,标题是帮助受众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 ,是引导受众理解和阅读新闻的纲要 ,是满足受众新闻信息需求的手段 ,一句话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和“广告牌”。新闻已经进入“读题时代” ,正成为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标题的本质特性有了什么变化 ,而是指标题在实现新闻信息有效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其在单篇新闻作品乃至报纸整张版面中的地位空前显著。从“题为文眼”到“读题时代” ,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它至少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所致。最主要的原因是 ,进入信息社会后 ,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 …  相似文献   

19.
3G手机的出现,既给纸媒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报纸提供了一个全时陪伴读者的媒介渠道.面对即将到来的3G时代,无论是纸媒还是其他媒体都必将使出浑身解术,利用手机这一平台"跑马圈地","黏"住用户.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需要及时调整自己,与手机媒体互相取长补短,为受众制作高品质内容,并通过合适的渠道,以合适的载体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多种媒体共同发展的时代,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而媒体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一场争夺受众的无硝烟战争。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这个多媒体时代,受众群体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对目前的广播受众特点逐一分析,并简要根据这些特点提出未来广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