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黄荆 《新闻前哨》2003,(7):72-72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版面。自报纸诞生以来,副刊就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思想内容、多样的艺术形式、活泼的表现手法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成为报纸一块能留住读者的园地。然而,近几年来,报纸副刊有式微之虞,很多报纸的副刊版面越来越少,有的甚至索性将副刊砍掉。从办报的规律和满足读者的需求来看,其实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是一种传承。报纸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传承文明、记录并推动人类进步的历史使命。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特别的舆论阵地,在宣传文化、传播知识、  相似文献   

3.
报纸,是一种文化载体。从文化角度讲,报纸的副刊是报纸文化的延伸,是报纸文化品位的扩大,它起到报纸新闻版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是间接地反映与表现。就是说,它将社会范畴中的内容,以文化的角度去表现,是延伸了报纸的精神内涵。从这种理解出发,我认为一张报纸副刊文化品位的高低,是反映报纸质量高低与优劣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作为报纸副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连载,以作品鲜明的形象、深刻的思想,把独特的审美情趣传递给读者,对读者的心灵,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连载版面,拓宽了报纸副刊的发展空间,开拓了报纸副刊的新局面,成为保持了副刊应有品位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作为报纸副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连载,以作品鲜明的形象、深刻的思想,把独特的审美情趣传递给读者,对读者的心灵,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连载版面,拓宽了报纸副刊的发展空间,开拓了报纸副刊的新局面,成为保持了副刊应有品位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报纸分为新闻版和专副刊版,新闻的特点是“短、平、快”,而副刊则是慢性的,软性的,它的特质是文化。报纸副刊在中国报业史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的《阿Q正传》在报纸副刊中刊载,著名作家张恨水的长篇小说在报纸副刊上连载,五四时期,报纸副刊受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影响,大批提倡民主、反封建的文章成为全国瞩目的舆论中心。如今,报纸副刊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仍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报纸在发展,副刊也在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7.
副刊是我国报纸的传统特色,它使报纸不再是简单意义的新闻纸,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多样的形式,强化了报纸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我在《京郊日报》主持副刊部的工作,强烈地体会到,报纸副刊经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的副刊(在第四版),有三种,一种是文学副刊"喜鹊",一种是文化体育副刊"文作乐园",一种是国际国内副刊"中外时讯"。这三种副刊补了《京郊日报》其他三个版的不足,发挥了思想和文化宣传的指导性,提供了其他三版所不具备的娱乐性和更为丰富的知识性,受到了京郊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英国报界有句名言,…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坚持弘扬优秀文化,引领时代风气是报纸副刊的文化责任和使命担当.同时,在今天全媒体的新业态环境中,正是副刊对自身文学特质的强调,对文化品质的追求,为报纸赢得了新的、更大的生存空间,副刊的文化面孔将成为一份报纸的识别条码和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副刊也要讲导向.进入2017年,当媒体融合步入深水区时,面对读者减少的现状,有的报纸转型新媒体,有的报纸减少或取消副刊进行瘦身.可是,报纸副刊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在传播知识、启迪思想、传承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有不少报纸把办好副刊作为留住读者的重要手段.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笔者结合《漯河日报·晚报版》近几年的实践,谈谈对副刊传播正能量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冰源 《新闻前哨》2005,(4):50-51
副刊在我国的报纸上有着光荣传统。她作为正刊新闻版 的补充,在中国的社会形态演化、文化知识传播、优秀作品问 世、公民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提高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副刊正成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正刊越来越呈现出唇齿相依、并驾齐驱的态势。 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副刊是作为一种闲散资源空间而存在 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向商业化、市场化全面挺进, 报纸作为一个反映时事生活载体的角色就显得更加重要。与 此同时,作为报纸重要组成部分的副刊,如果还是仅仅局限在 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文艺评论等方面,已经远远不能适应 报纸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新的新闻发展态势下,增强副刊的 新闻性,显得尤为重要。 增强副刊的新闻性,关键是副刊编辑要有新闻意识。在这 方面,我们《黄石日报》近年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报纸从一开始起步就依托着文化的滋养。这种滋养,从上个世纪初的报纸副刊到时下不少报纸的文化周刊、人文周刊一直得以体现。上个世纪初,深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的文化人大多成为报业发展的重要推手,胡适、鲁迅、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大家更是报业人员出身。他们的介入使文化担当了报业发展中的巨大历史责任和文化责任。报纸的副刊因为承担...  相似文献   

12.
重视报纸的副刊,是中国报纸的优良传统。我国的报纸副刊历经了百多年的发展演变,优雅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一直是副刊的生命。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副刊已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武器,有些副刊更是已经成了报纸的品牌。然而,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加速以及网络等现代传媒业的发展,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报纸副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副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张报纸的素养和品位。"报纸耐不耐看,主要看副刊。"著名报人赵超构一语道出了副刊的地位。好的报纸副刊,是陶冶读者情操、净化读者心灵的"精神家园"。然而,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副刊已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武器,有些副刊更是已经成了报纸的品牌。然而,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加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报纸改革改版的不断深化,报纸副刊与报纸新闻一起,业已成为报纸参与新闻全方位竞争的两大板块。办好生活类副刊,是《新华日报》新一轮改版以来的一个重要方面。成功的副刊,就是一种品牌,一种引力,一种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报纸改革改版的不断深化,报纸副刊与报纸新闻一起,业已成为报纸参与新闻全方位竞争的两大板块。办好生活类副刊,是《新华日报》新一轮改版以来的一个重要方面。成功的副刊,就是一种品牌,一种引力,一种影响。  相似文献   

16.
副刊代表着一张报纸的文化品位和“软实力”,体现着报纸编辑的办报智慧与社会责任。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在引领文化潮流、传播生活新知、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方面,报纸副刊特别是主流报纸的副刊,应该扮演一个活跃的角色。就应对媒体竞争而言,副刊是报纸的独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文建秋 《新闻窗》2008,(2):86-87
在中国,报纸副刊的发展和演变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重视副刊,是中国报业的优良传统。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副刊已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武器。然而,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加速以及网络等现代传媒的发展,报纸副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杨磊 《新闻实践》2004,(9):62-63
三、副刊是一张报纸的精神圣地、文化殿堂、情感家园和品位坐标。副刊应是一张报纸传播思想、表达情感、确立品位、彰显学识、陶冶情操、探索未知的精神与文化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9.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与时俱进地办好党报副刊尤为重要。副刊的文化品位高低决定了报纸的品位,也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读者的品位。因而,一个好的副刊是团结一大批有着相同文化品位的读者的一个纽带。平常人们对报纸的认识是新闻为主食,副刊为调  相似文献   

20.
从1897年第一张报纸副刊——《字林沪报》附张《消闲报》问世,到目前报纸副刊形态的多元格局,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报纸副刊走过百余年的发展道路。百余年来,报纸副刊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丰富大众精神生活,推动思想文化革命,传播新文学,已经成为滋养民族文化的一条血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