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的多维需求,作为报纸重要组成部分的副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报纸副刊的社会作用,以期提高副刊的质量,增强报纸的社会功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报纸,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报道新闻,宣传政策,传递信息,无疑是其主要的社会作用。副刊是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又有别于新闻版,所以,副刊的社会作用既受报纸总体作用的制约,又不得不有其独特的个性。根据人们的阅读心理和审美情趣,从增强报纸社会功能的角度考虑,副刊的社会作用大致可以规范为:新闻补助作用、审美教育作用、社会指导作用、文化娱乐作用。报纸是新闻纸,报纸副刊无疑也要为新闻宣传服务。然而这种服务,一般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新闻多正面取材直接报道,一则新闻事实在新闻版  相似文献   

2.
正报纸要增强服务性,这已经是报业的共识。如何提高服务性,很多报纸都做了有益的探讨。报纸是由一张张版面组成的,提高服务性首先要体现在版面的编排和设置上。笔者认为,在一版刊发重要的服务性新闻导读,将传统文艺副刊改为文化、旅游、健康、娱乐等内容的大副刊,是提高报纸服务性的两种有效途径。报纸的服务性,是靠刊登服务性新闻体现的。服务性新闻是一种为社会公共事务或人们工作、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非商务活动无偿提供信息的新闻。其特  相似文献   

3.
报纸中设有副刊版是中国报纸的重要特色,面对新媒体对传统报业的冲击,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切实进行了改版,提出以版组为单元,适当归类的新思路,力求在新闻的“副刊化”和副刊的“新闻化”方面探索出一条纸媒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冰源 《新闻前哨》2005,(4):50-51
副刊在我国的报纸上有着光荣传统。她作为正刊新闻版 的补充,在中国的社会形态演化、文化知识传播、优秀作品问 世、公民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提高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副刊正成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正刊越来越呈现出唇齿相依、并驾齐驱的态势。 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副刊是作为一种闲散资源空间而存在 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向商业化、市场化全面挺进, 报纸作为一个反映时事生活载体的角色就显得更加重要。与 此同时,作为报纸重要组成部分的副刊,如果还是仅仅局限在 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文艺评论等方面,已经远远不能适应 报纸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新的新闻发展态势下,增强副刊的 新闻性,显得尤为重要。 增强副刊的新闻性,关键是副刊编辑要有新闻意识。在这 方面,我们《黄石日报》近年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报纸副刊版与新闻版已成为报纸参与新闻全方位竞争的两大板块。走新闻化副刊之路,应该是报纸副刊的改革方向,也应该是报纸副刊从业人员在报业发展中应该具备的意识。党报副刊登什么,不登什么,要有一条明确的界限,不能因为是副刊,就不顾及社会效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激发全体人民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近年来,《伊犁日报》副刊正是基于先进文化的传播,在主题策划时围绕这一"中心"选素材、出题目,以此引起社会的关注,撑起"公信"这面大旗。  相似文献   

6.
张金良 《新闻窗》2005,(4):55-55
报纸作为新闻纸,其新闻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报业的发展,一种新闻性较强的大副刊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强势地位。这种大副刊,就是报纸上内容与形式都有别于新闻版的特殊版面,即综合性副刊和专刊。  相似文献   

7.
报纸专版,依附在报纸新闻版后面,是报纸上的非新闻版面。它不像新闻版那样,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也不同于专门的副刊版,以发表文艺作品为主,而是介于新闻版和综合性副刊之间。就《战士报》这样一张四开报纸的情况来看,专版一般安排在三四版,数量占报纸版面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报业发展、新闻改革的浪潮中,专版、专刊和副刊像报纸的正刊一样,同样经历了大幅度、甚至是脱胎换骨式的改革和扩张。可以说,专副刊这一不属于新闻范畴,但却是新闻的延伸和深化,并带有某种新闻的视角和“气质”,与新闻版面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特殊新闻”,在满足读者对报纸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审美需求和服务需求,在组织、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影响群众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报纸的副刊已成为报纸分层次、分特点吸引受众的特色手段。专副刊作为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新闻版不可替代的特性和作用,具有其它新闻版无可比拟的自身优势。”(江作苏:《办好专副刊是我们光荣的使命》)正因为专副刊在报纸中有着这样重要的地位,所以,专副  相似文献   

9.
陈杏臻 《传媒观察》2006,(12):61-61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闻版相得益彰,好的副刊甚至可以成为一份报纸的品牌,这就要求副刊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有业内人士认为:“新闻引客,副刊留客。”因此,如何“留客”,就成了我们积极探讨的话题。报纸副刊的“留客”,不仅仅体现在版面形式上的新潮时尚,也不仅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进入多媒体时代,副专刊与新闻版的互相交织已成为我国当代报纸的新景观。报纸副专刊的概念内涵已由传统狭义的文学副刊扩张为新型广义的综合性大副刊,几乎包括了新闻版之外的所有版面。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  相似文献   

11.
杨磊 《新闻实践》2004,(11):61-62
六、副刊中的隽永栏目能使副刊久存人们记忆。 报纸副刊版与报纸新闻版有一个明显不同,新闻版主要依靠新闻作品支撑,副刊版需要依靠特色栏目支撑。集中力量办好若干特色栏目,是办出好副刊的行之有效的捷径。著名的副刊,必  相似文献   

12.
给副刊注入新闻的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轮又一轮的改版和扩版中,许多家报纸不约而同“增加新闻版,削减专副刊”,有的甚至取消了副刊。曾经辉煌的报纸副刊一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我们以为,新闻性的缺失是副刊在现代信息社会日益失去其优势及生存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副刊要走出困境,惟有高扬新闻的大旗,将时代的责任挑在肩头。加强新闻性,是现实的需要一、副刊之“名”,已不是昔日副刊。报纸副刊从出现之日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新形势下,它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根据《辞海》的解释,副刊,是指报纸上刊登文艺性、知识性或理论性、学术性文章…  相似文献   

13.
刘元娟 《青年记者》2007,(12):82-82
乍一看,策划似乎与报纸正版新闻类板块关系更紧密一些,而与副刊关系不大,特别是文学副刊关系不大。报纸正刊为了及时反映新闻事件进行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需要进行精心策划,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副刊一般时效性新闻性不强,但有专家曾经说过:“如同报纸的理论版代表报纸的理论水平,报纸的副刊反映报纸的文化品位。”这句话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副刊在文化宣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副刊作为报纸正刊新闻版的补充,在文化知识传播、优秀作品问世、公民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提高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报纸副刊编辑,在办刊理念中应该具备三种意识,即新闻意识、主动策划意识和与读者互动意识。  相似文献   

15.
新闻同质化,报纸副刊凸显魅力 副刊,根据<辞海>的解释,是指"报纸上刊登文艺性、知识性或理论性学术性文章的固定版面,因区别于作为报纸主要内容的新闻版(正刊),故名".或许正因是"副"的原因,副刊在报纸中似乎一直处于从属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现代报纸的副刊是大副刊,既有传统的文艺性副刊,也有服务性的专刊,还包括集新闻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周刊.大副刊作为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新闻版不可替代的特性和作用,具有其它新闻版无可比拟的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17.
报纸副刊,是报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功能,为读者建设一块精神的家园。著名的报纸一定会办出著名的副刊,著名的副刊也一定能提升报纸的品位。报纸副刊与报纸新闻一起,组成报纸参与新闻全方位竞争的两大版块。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早期的报纸副刊一般都脱离现实,是静态的,内容多为琴棋书画、掌故轶事等。但由于报纸是新闻纸,副刊在客观上总不能与现实完全隔绝。由此可见,副刊的动态性是报纸的规律决定的。只有永远保持强烈的动势,副刊与报纸的整体精神、与读者读报时心理状态才是和谐的,才有时代感,并赢得读者。要使副刊产生动势,必须从二个方面人手,即与新闻版配合,也可开展笔谈、讨论;针对当前社会生活的动向,注意动中有静。 副刊的动势应来源于与新闻版的配合 报纸的主体是新闻。社会主义报纸的副刊是围  相似文献   

19.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闻、评论、广告合称为报纸的“四大件”。作为报纸的一个特色,副刊的历史已逾百年。翻阅报纸,从新闻版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发展的主流,从副刊则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副线”。然而,受上世纪九十年代报刊结构调整以及近年来网络、出版物的繁荣,不少报纸在纷纷扩版的同时,却对原有的纯文学副刊进行了“瘦身”。一时间,副刊成了报纸可有可无的“附属”或是给报纸带来负担的“负刊”。  相似文献   

20.
增强副刊的新闻性,是长春日报近一年改扩版过程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要求副刊甚至包括专刊的操作,要引入新闻观念和新闻的运作方式。在一年以前,著名作家丛维熙写的《保卫文化副刊》,引起了全国报纸副刊的关注。丛维熙认为,现在的报纸节奏越来越快,商业气息越来越浓,新闻版面急剧扩张,文化副刊日见萎缩,这是文化的悲哀。我们很同意这种看法,副刊的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传统的副刊是诗歌、散文、小说、文艺评论之类的媒介载体。但是,它和文学杂志上的纯文学作品还是有较大的区别。首先要限制篇幅,其次是内容不能信马由缰,也要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