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我国音乐学术界的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两个不同概念的探究目标,即是音乐理论和音乐学科理论.文章从这两个理论的区别及联系入手,分析其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而阐述音乐学科在音乐学院的建设,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做好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音乐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墨子,到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他们都对音乐理论进行过探讨,并形成了各自的音乐观。儒家的肯定音乐观,道家的节制音乐观,墨家和法家的否定音乐观等,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我国音乐理论的建设和音乐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教学中应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的有效性,把学生的"要我学"的思想转化为"我要学",即学习的动机由被动转为主动,让学生在音乐实践的活动中感受对音乐知识的要求,进而转为对音乐知识的渴求。音乐教师上音乐课应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以实践带动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酷好音乐,精通乐律,创作了《琵琶行》等优秀的音乐诗。白居易在诗文中阐发了不少音乐主张和理论,包括礼乐治国思想、通达开明的礼乐沿革思想、对新兴音乐(胡乐)以及传统音乐(古乐)的态度、对音乐表演中艺、法、情关系的认识等四个方面。总体来看,白居易的音乐理论和主张具有积极性、保守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凭借自身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极高的艺术造诣,以及通达开明的思想理念,白居易在音乐以及与音乐有关方面的见解和领悟是许多同时代人所不能比拟的。白居易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尤其是他的"太平由实非由声"以及"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的观点,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但诗人显然又不能完全突破自身认识的局限,在对待新乐的态度上又显得保守消极,甚至与自己的某些观点相矛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对"音乐"和"形象"两种事物的关系分析着手,对音乐形象化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标题音乐"作品片段进行音乐形象化教学的分析,总结音乐形象化表现的重要手段,进而总结"非标题音乐"的音乐形象化教学方式。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笔者自身的思考,为音乐形象化的演奏与教学,提供有益、可靠的理论参考。并希望"音乐形象化"这种审美观念和审美方式对古典音乐的普及和教育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丽 《考试周刊》2013,(89):20-21
对音乐的研究存在方式问题.往往是没有被重视的,对现代音乐的研究尤为如此。本文从音乐的存在方式问题角度,对现代音乐中的代表流派及其作品、音乐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时其以后的研究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孔子对中国音乐的贡献具体体现为在音乐实践方面,孔子会击磬、鼓瑟、唱歌、弹琴,并有部分作品传世;在音乐理论方面,主张音乐"尽善尽美"、"文质彬彬",并强调以礼乐治国,极大地提升了音乐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地位;在音乐文献的整理方面,整理了<诗>、<书>、<礼>、<乐>,为中国文化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课堂的艺术活动中,无论是教和学,音乐欣赏和理论这两大块都是最难实施的行为活动,因为音乐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而动情的艺术,而理论是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是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既是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又是改革的归宿。高师音乐教学要研究《音乐课程标准》的特点,指导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与高师音乐指导"方案"在理论上的吻合,是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是高师音乐教学研究的一项重点课题,现代教学观和现代课程是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理论基础,也是音乐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胡世红 《文教资料》2007,(36):71-72
音乐和医学、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一门新的实用型学科,即"音乐治疗"。它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在音乐治疗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患者经历音乐体验,从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学派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他的音乐思想为后世音乐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从儒家"仁"、"德"、"礼"思想基础出发,对孔子乐教思想、音乐美学思想两个方面分别论述,并简要分析了其音乐思想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一方面要加强美育、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正确地认识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学法是研究音乐教学规律的宏观理论,作为音乐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音乐教育学的一般特点--概念具体、理论性强、实践性也很强.就理论这部分来说,是一般音乐专业学生尤其是只重视技巧课的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也不大愿意投放精力的一门课程.因此,音乐教学法课应该发挥其"组装车间"的作用,既能提高教学法理论水平,又可以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学中引入音乐故事的形式,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音乐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可从三方面入手:参与、激发、培养——让孩子的入门兴趣"鲜活"起来;听辨、模仿、感受——让孩子的感知开发"鲜实"起来;想象、品味、创新——让孩子的构建大胆"鲜新"起来。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材里是学生"应该学"的音乐,但学生更有许多教材里没有的"我喜欢"的音乐。在音乐教学中没有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是形成"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尴尬情形之一。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急剧增  相似文献   

16.
格式塔心理学作为审美心理学的学派之一,常常被用于艺术审美上。以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为依托,结合音乐和医学所形成的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综合性应用学科,它的兴起对传统的心理治疗理论的发展和改善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格式塔心理学的"异质同构"、"不完全的形"等理念在音乐治疗上的运用,能更好地诠释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以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音乐美学是研究如何将音结构和音乐规律完美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声音上的艺术品。也就是说其是结合音乐审美而形成的理论学科,对现实的音乐表演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现代音乐美学,理论翻新,说法不一,但是围绕的仍然是音乐是否受情感影响,即音乐自律和与音乐他律,现如今的音乐表演艺术主要受这两个流派影响。本论文针对现代音乐美学两个流派对音乐表演艺术启示进行探讨分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促进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8.
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以艺术作为研究起源,目的是"为艺术寻找一席之地",他的研究结果证明音乐智能与其它智能一样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在实践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整体结构,较少了解音乐在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媒介作用,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起源入手,阐述了音乐在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地位以及它对其它智能的媒介与桥梁纽带作用,并对音乐智能如何实践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音乐运动与音乐组织,音乐创作与音乐作品,音乐理论与音乐思想三个不同的方面客观地分析了抗战时期的中国音乐,褒扬了抗日救亡的主旋律,鞭挞了助纣为虐的反动音乐.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应用,不仅从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了音乐的创作、表演水平,还丰富了音乐的种类,产生了计算机音乐,推动了音乐理论的研究,本文从五个方面就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