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参与新课改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大都把当初的热情沉淀为对课改实践的理性反思和探索,全面而理性地审视这次改革的得与失。笔者以为就阅读教学而言,回归语文教学的根本,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阅读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以及学生的阅读心理发展规律推进教学过程;使阅读教学从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或追求形式的“表演课”回归“常态”,回归文本,以读为本,从追求多样的形式回到追求文本阅读的深入、细致,突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我们实实在在搞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些现象:重分析,轻吟悟;重理解,轻朗读;重延伸,轻文本;重知识,轻积累;重内容,轻表达。这些现象提醒我们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语文阅读的定位问题。其实任何阅读教学模式都不能偏离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以文为本、以生为本,这三者在阅读教学中融为一体,才是归“本”求真的阅读教学。我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的教学片断为例,以读为魂,以文为本,以生为根,以品味、述说的形式体会文本,引导学生读文悟道。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中.我认为“读”是第一位的。学习一篇文章,读都读不了,读都读不好,就更谈不上文本理解、培养语感和陶冶情操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并将它升华为“以读为本”的新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多读”“不同形式”的读,固然是有益。但是不是只要“多”就好呢?其实不然。那么,怎样才算把课文读好了?怎样才算“读到位”了?  相似文献   

4.
郑娜 《华章》2006,(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它负载了人类几千年文化遗产的精髓。学生通过这个载体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掌握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作为基础,其他任何形式的对话便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一、以读为线——立足文本阅读文本是语文学习的前提所在。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就是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教学中“以读为本”形成一条线来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依然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新的教育理念鼓励…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叶圣陶先生对"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作出这样的评价:"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效朗读,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自由的、独特的阅读中感悟文意,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本文就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长久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以讲代读,即以教师繁琐的讲解取代学生应有的阅读。时至今日,这种陋习虽然得到了扼制,但在课堂上又出现了另一种不好的倾象,即往往以非语文性的活动取代学生对文本的自主阅读。由此,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阅读教学怎么了?阅读教学将走向何方?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语文教学改到了什么程度,放弃了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那么,如何将“以读为本”的基本理念付诸于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新时期阅读教学,既不能走传统的以本为本、重知轻能的老路,又不能脱离文本,任意“生成”,使语言文字的学习失去根基。新时期阅读教学,要体现“基于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思想,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一、基于文本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指出,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语文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积累、理解、运用母语的课…  相似文献   

8.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以读为本”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诚然,要实现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要在多读上下些工夫。但是,在教学实际操作中,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以读为本”,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只要多读课文,就一定没有错误,于是,课堂教学演变成了“一读到底”的局面。笔者在教学调研中发现,许多教师确实抓住了“读”这个主线。初读、引读、领读、对读、轮读、接读、齐读等,形式多样,书声琅琅。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也应以读法指导为本。现行统编教材安排了占总篇目一半之多的自读课文,其用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迁移知识,应用方法,自练能力。由于教与学的任务不同,再加上一般自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因此,与讲读课相比较,自读课具有较大的“自由度”:①师生双边活动更为民主,心理上没有考试的压力,表现出自读课持有的比较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②阅读的时间比较自由充裕;③学生选  相似文献   

10.
[模式意义]   “以读为本、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体现在:   落实新课程理念:以读为本,就是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精读课教学的根本.它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了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以读为本,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精读课教学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从教学现状看,在一些“对话”中出现了忽视文本甚至丢弃文本的倾向。本文试着对文本在“对话”中的地位作些探讨。一、前提:潜心文本从教育传播理论来说,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源”是文本。时下许多阅读教学课,学生只读了一两遍课文就开始“对话”了。这时,学生尚未念准字音,尚未读通句子,更来不及思考,这样的“对话”有什么意义呢?对话的前提应是潜心研读文本。教师潜心文本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呢?一要用心去感受…  相似文献   

12.
如何将“以读为本”的理念付诸于阅读教学实际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激趣,让学生想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非常注重学生的人本发展,“读”作为贯穿阅读教学的主线,学生读的兴趣如何,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成败。创设情境激趣是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小熊开店》一课,如果教师上课就直接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熊开店》,我们读课文。”开始就非常平淡乏味,学生怎么能进入课文之中呢?如果换一种方法,创设情境:在大森林里,小熊为了方便森林里…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要真正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必须呼唤“读的回归”,以读为本。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优化读的效率?这就要求认真把握训练的方法、形式和步骤,使读的训练有的、有法、有序。 选择读的方法。阅读教学必须强调读法的指导。读法很多,在此选几例,列表介绍如下。   讲究读的形式。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异的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老是用一种形式读,学生会有乏味感。读的训练花时多,一定要避免单一性和重复性,要讲究形式多样性。   1.以读代答对着读。许多问题在教材中有完整的答案,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  相似文献   

14.
启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涌现出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的做法。但是,有些做法舍本求末,值得反思。如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可就是不读书。短短的课文也读不熟……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阅读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读为本,让学生想读,多读,会读。  相似文献   

15.
人们都说,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写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阅读教学的重心应该从“写什么”转向“怎么写”.会读未必会写,会写一定会读.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时,不妨多一只“眼睛”,多关注形式的表达,多想一想,这样美的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其实,阅读是手段和过程,写作才是阅读的目的和归宿.一切语文课都是写作课,只有让学生亲历作者的写作过程,才能悟到作者写的奥秘.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明确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平时,我也按照“以读为本”的思路去开展教学,然而,阅读教学效率却不高。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因为没有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读为本”,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所以,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必须做到两个转变和落实好四个措施。  相似文献   

17.
林老师: 你好! 上次我谈了“AP英语文学与写作”课对学生的一些具体要求,同时,谈了读什么样的文学作品以及怎么读的问题。但究竟读哪些作品,还没有来得及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AP英语文学与写作”课上,究竟要读哪些作品,而“写作”又是如何与之相联的。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内容——“写什么”,还应该关注其形式——“怎么写”。但是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许多教师更多地停留在指导学生学习“写什么”这一层面,更多地在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上做文章,导致了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笔者以为,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扎实有效地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以下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为例,谈谈如何围绕教材安排的语文能力训练点,扎实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学活动的最高体现形式应是追求教学行为上的艺术化,在达成此理想目标之前,更多的则是表现为教学行为的技术性。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主要形式,阅读教学应具有十分的技巧和策略,而实现教学的技巧和策略,其基础则是全面把握语文阅读教学的规整问题。所谓规整,“规”即规范,“整”为整合。本文从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出发,试就语文阅读教学的规整性进行阐述。一、以读为本品读为上新课程标准指出,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特性。它严格区别于以“讲”贯穿始终的“讲述课”或以问答为主的“问题解答课”。以读为…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中,读悟结合是学生对课文感受、品味、揣摩、领悟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以读为本,以悟促读,在“悟”之后能升华“读”,读出情,读入境,达到与作品、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同构。但是,笔者听了一些教学研讨课,听了一些青年教师的优质课评比,发现课堂上学生“读”得轰轰烈烈,“说”得热热闹闹,而实际上学生的“读悟”是在同一平面上滑移,根本没有读出层次,悟向纵深,也就达不到入情入境了。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背后,笔者发现许多教师没有正确走好“读悟结合”的捷径。误区一:急于求成”式的读悟案例:《春天的雨点》教学片段(学生初读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