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静 《中国教师》2013,(21):8-11
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时隔30年的今日,这“三个面向”,不仅是我国教育的战略方针和发展方向,也是人民对优质教育的现实要求。2013年9月13日、14日,北京乐成教育研究院和美国西部院校协会在北京乐成国际学校联合主办“提升学生全球竞争力”教育论坛,来自北京、深圳等地的60多位一线教师与国内外教育专家共聚一堂,  相似文献   

2.
正基于对教育本真的深层理解,湖北省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坚持生命教育,践行"共度生命历程,体验生命快乐"的办学理念,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师的美好生活添彩。构建了以乐于奉献、感恩为雅,乐于内省、自控为雅,乐于学习、勤奋为雅,乐享人生、幸福为雅为核心的乐雅文化,润泽引领着师生的成长。一、为学生创造乐享童年的成长舞台学校将快乐与发展充分给予学生,让学生每天带着一种愉悦向往的心情走向学校,让他们感  相似文献   

3.
由《教育科研论坛》编辑部与乐清市乐成七小、乐成四小和虹桥三小联合举办的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名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德育》2012,(17):2-F0002
兰州市第七中学建于1944年,是兰州市首批“市级示范性完全中学”,现有教职1150余人,学生2200余人。为了真正使教育成为师生的快乐之事,学校围绕“乐成”这一核心理念,确立了“立德树人,乐育乐学”校训与“知行并进,品质发展”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变“苦学”为“乐学”是现阶段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学生是否乐于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乐于教,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满腔热情、对学生的真正尊重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古往今来,无数成功的教育家以其自身的实践,说明了:欲生乐于学,师须先乐教。  相似文献   

6.
变“苦学”为“乐学”是现阶段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学生是否乐于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乐于教、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满腔热情、对学生的真正尊重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古往今来,无数成功的教育家以其自身的实践,说明了;欲生乐于学,师须先乐教。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江宁区铜山小学“童创绿谷”劳动教育实践行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生存技能、生活习惯、生长规律结合,将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为学生创造德性发展场域,通过项目化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思考并创造,在创造性劳动中成长为智慧的思辨者、快乐的学习者、乐享的创造者、坚毅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8.
一、宣传导向上的误区 :重“红花”渲染 ,轻“绿叶”教育纵览职校成功教育的素材、范例 ,不是苦心经营、富甲一方的创业者 ,便是艰苦执着、成就事业的奋斗史。宣教的内容不外乎成名成家、业绩骄人。实际上 ,这种偏面的只重“红花”渲染 ,而轻“绿叶”宣传的成功教育往往会对学生产生误导 ,让学生忽视了成功的背后还有很多复杂的因素 ,甚而至于会让学生误认为只有干出“辉煌”的业绩才意味着成功。因此 ,职校在实施成功教育时 ,既要向学生宣传这些成就事业的杰出人物 ,更应联系现实 ,结合学生实际 ,对学生进行“绿叶”宣教。大千世界 ,赋予人…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一场以素质教育为特征的深刻变革正在教育思想领域和教育教学一线全面铺开,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日益深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模式,如“成功教育”、“创造教育”、“愉快教育”、“和谐教育”等.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素质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基本上还局限于基础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10.
由浙江省乐清市乐成七小承担的浙江省温州市“小学生健全人格的综合培养”课题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里选发的只是对个案跟踪调查及教育记录,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相似文献   

11.
由浙江省乐清市乐成七小承担的浙江省温州市“小学生健全人格的综合培养”课题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里选发的只是对个案跟踪调查及教育记录,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相似文献   

12.
曹熠 《宁夏教育》2013,(4):50-50
爱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学生,是衡量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教师要乐于和善于读书学习,不断丰富学识、加强积累,才能通过实践不断锤炼自己的教育艺术,达到“寓乐于教”。我欣赏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否都很爱自己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13.
语言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双边激动,是否能成功地进行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关键在于“师乐于教”和“生乐于学”,笔认为:“师乐于教”以教师个人综合素质为必要前提,而“生乐于学”则以学生学习兴趣为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默会知识:教师专业化知识基础的新向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趋势和潮流。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玛利亚·托雷斯所言:“一个国家的教育可以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主要取决于谁是国家的教师以及他们能够和乐于干什么。”知识基础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张吉先 《职教论坛》2022,(10):82-89
老年教育普惠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然要求和实然之路,而应用场景建设则是老年教育普惠共享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由此,普惠性老年教育应用场景构建应按照普惠共享、思想引领、价值实现、数智赋能、统筹共建等原则,融合教育性与文化性,实现“老有所学”与“老有所为”之目标。具体到实践层面,普惠性老年教育应用场景基于“空间+老年教育大脑+应用场景”总体框架,创设线上与线下联通、虚拟与现实融通的乐龄幸福课堂、乐享健康港湾、数智赋能空间、“银龄行动”驿站、老年学分银行等应用场景,并通过构建“老年教育大脑”实现多场景协同与多源数据融通,从而弥合“数字鸿沟”,构建起老年人快乐学习、自我完善的价值塑造空间。  相似文献   

16.
北京一师附小从1986年开始实施快乐教育改革实验。通过十几年的实践,他们认为,快乐教育是以儿童愉快发展为本的教育。“儿童愉快发展”中的“愉快”,是多种类、多层次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学生发展的情感动力,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快乐教育的特色具体体现是:乐于读书,勤奋为乐;乐于服务,助人为乐;乐于锻炼,健体为乐;乐于交往,合作为乐;乐于参与,实践为乐;乐于开拓,创新为乐。每句话的第一个“乐”字,强调学生要情趣盎然地、自觉自愿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各种教育活动;每句话的最后一个“乐”字,是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在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所获得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十几年的快乐教育的实践中,北京一师附小力求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效应,从影响学生成长的诸多因素考虑,构建了快乐教育的教育体系。它包含五个要素:愉快合作的课堂教学,多彩自主的教育活动,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统一协调的社区教育。“九五”期间该校还初步构建了“小学快乐教育的教学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愉快发展、教师的自主发展、学校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对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篇》)这句话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这句话与‘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史记·滑稽列传》所载西门豹之言,《商君列传》作‘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意思大致相同,不必深求”(杨伯峻《论语译注》第87页)。具体解释为,对于老百姓只可以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幼儿园创办于1911年,悠久的办园历史,为幼儿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幼儿园在传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凝练成"爱德、求真"的教育思想。"爱德"指培养孩子乐于关爱他人,亲近社会,促进孩子与社会的和谐,使孩子在“爱”的教育中求得全面发展。“求真”指培养孩子乐于探究,亲近自然,促进孩子与自然的和谐,使孩子在“真”的教育中求得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营 《山东教育》2013,(10):1-1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教育不应成为“世界杯”,以31支队伍的失败来成就一支队伍的成功;教育应该是“奥运会”。各展所长,各显其才,各有特色,各自成功。这一形象的比喻,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高平市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思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适度超前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顺利完成了让广大学生“有学上、上好学”的新飞跃,成功跨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新阶段,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