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亚洲湿地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内陆高原湿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本文从学科类角度分析了我国内陆高原湿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是封闭性内陆盆地,是典型的干旱区,自然环境正处于恶性循环状态中。水是干旱区自然环境和一切经济活动中最敏感的因素,在考虑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时,首先要对水资源的特征及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才能提出针对性、根本性的措施意见。根据上述认识,本文准备在分析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和水资源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的环境保护与改善,提出几点方向性意见,希望能引起讨论,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亚洲内陆是北半球最大、最广阔的中纬度干旱区,且不同于世界上分布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干旱区。现今的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深居内陆,远离各大洋的水汽来源。亚洲中纬度干旱区究竟如何形成?历经了怎样的干旱化过程?其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这些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事实上,亚洲中纬度干旱区发展成今天所见的干旱荒漠,并不是短时间内实现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阶段性演化进程,是在新生代以来印度、阿拉伯、非洲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青藏高原的隆升,新特提斯海的退却以及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与海平面下降等区域和全球要素共同作用下,从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极端干旱渐进演化而来。历经了始新世的半湿润气候,渐新世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和中新世末期以来的干旱-极端干旱气候。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湟水河流域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湟水河是西北干旱区重要河流之一,对维持西北干旱区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湟水河流域水资源减少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根据流域内1966-2010年水文气象数据,采用累积距平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对湟水河流域径流量和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降水量、蒸散发量和径流量总体均呈减少趋势;径流量的下降变幅为0.1亿m3/10a,具有4a、9a和20a的准周期变化,且在1987年前后发生了突变;气候变化对湟水河流域径流减少的贡献率达35.46%,人类活动改变了部分水循环的路径,对径流的减少起主导作用,贡献率为64.54%。  相似文献   

5.
内陆干旱区形成的盐湖是研究过去气候变化的有效载体之一,而石盐中包裹体是揭示古气候的一种有效手段。青海茶卡盐湖是晚更新世晚期,逐渐演变形成的以石盐为主,固液相并存的综合性盐矿床。对茶卡盐湖钻孔样品中石盐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揭示出从5ka以来,盐湖水温总体上逐渐升高,从20℃~30℃升高到接近40℃,反映出古气候的温度是逐渐升高的,与全球变暖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研究表明,对石盐中原生单液相流体包裹体,采用冷冻.加热的方法测定均一温度,是获得盐湖古水温资料,进而恢复古气候变化的一种十分可信新手段,它在盐湖的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涉及国家政治与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协调与合作等一系列问题.气候变化改变了水文循环过程,影响着水资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将对人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新的挑战.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说明我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主要影响,揭示了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主要特征及其研究方法,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水资源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波动响应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谢云 《资源科学》1999,21(6):13-17
气候变化使我国气候资源的波动亦发生相应变化,考虑到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定量描述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波动响应的敏感程度,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粮食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和响应对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本文通过定义敏感性指数和气候影响程度指数,初步探讨了我国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波动响应的敏感性,以及气候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响应的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某些气候边缘地区,如水热年际变率较大地区,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北方强于南方,并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针对气候变化开展的响应对策研究,应考虑地区自然资源和经济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11,(17):38-38
8月14—15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甘肃省科协承办的第十五次中国科协论坛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在甘肃省古浪县召开。由于身居西北内陆.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强烈,甘肃河西走廊形成了独特的“荒漠绿洲,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实现低碳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也是应对国际减排压力的必然选择.我国有广阔的领海和内陆水域,以低碳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引领现代渔业发展,不仅能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可以生产大量优质食物蛋白、提供低碳清洁能源,因此是兼具生态性和经济性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农业发展。农艺节水作为节水农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我国一些干旱地区,农艺节水的作用更加明显。利用农艺节水能够有效地提高干旱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而使田间作物增产。基于此点,首先对农艺节水技术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翔  夏军 《资源科学》2010,32(2):255-260
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水工程设计和水资源规划管理中的直接应用和推广面临不确定性问题的挑战.本文以汉江上游流域为例,对比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影响的研究成果,指出没有考虑气候变化对流域下垫面条件的影响是导致径流量预测存在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影响的研究成果,采用扣损失法计算汉江上游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由于没有考虑气候变化对生态需水、汛期洪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气候变化对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影响的评价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针对主要涉及的气候要素模拟的可靠性,以及对径流影响因素和相关规划要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全面评价,是水工程设计和水资源规划管理中应用气候变化研究成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内陆水体生物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陆水体生物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内陆水体生态系统中的生命现象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我国内陆水体生物学在水体生物生产力开发的实践和理论上已居世界领先水平,但在水质保护的研究上却明显落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必须迅速将研究重心转移到水环境保护的研究上来。学科发展战略应考虑为保护水质、兼顾渔业、适度开发、永续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13.
《学会》2001,(2):5-5
本次论坛活动分为四个单元主题:"干旱区环境演变与趋势"、"干旱区退化过程机制"、"干旱区水循环与水管理"、"干旱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围绕这些主题,与会代表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国家目标和科学目标入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达成一致共识: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不仅是一个纯科研领域的生态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发展问题,只有深入研究祖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及其调控,才能为我国下世纪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指干旱区的范围,位于贺兰山以西,包括新疆全部,甘肃的河西走廊,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内陆流域以及内蒙古和宁夏的一部分。整个干旱区的范围,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在上述范围内,平原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50毫米以下,不能产生径流。但是在干旱区周沿分布着象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等高大山体,能够截获较多的降水,最高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以上,这些降水产生了大量的径流,发育着众多的河流。河川径流量是干旱区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研究干旱区的河川径流规律,无论在理论上或在生产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8):906-907
<正>成果简介该成果主要涉及我国东南沿海、内陆极端干旱区和青藏高原3个特殊风沙环境对海岸重要国防设施、珍贵文化与自然遗产、铁路运输安全和少数民族城镇发展的风沙危害及其防治技术与应用。相关工作将特征环境风沙动力学的理论研究成果、风沙运动空间结构的规律、风沙工程学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标准的内陆国家,因此,我国境内的可直接饮用的淡水资源较少,以至于我国城市和乡村的饮用水大部分都来自于地下水,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的大幅度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水用量的增大,导致地下水的水位大幅度的下降,对我国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对水文地质孔隙水的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加大人们对水文地质孔隙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问题与我国的应对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核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环境外交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重视与日俱增,已经确定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原则,并初步确立了响应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战略构想。本文从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观测与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当前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和国际谈判的战略部署问题,并提出初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水资源变化与城市化过程的耦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的过程中,加快西北干旱区城市化进程,对同步加快干旱区的工业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的生态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吸纳农村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改善农村脆弱得生态环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西北干旱区城市化进程受到水资源短缺及其用水结构不合理的双重约束.本文以西北干旱区的甘肃河西走廊为例,分析了水资源变化与城市化过程的交互耦合效应.研究认为,河西走廊城市水资源短缺属于结构型短缺中的相对性短缺,城市兴起的第一驱动力是资源和交通,并因水的丰缺而盛衰,城市化进程缓慢的第一制动力不是水,而是弱小的产业集聚力.多重胁迫约束下未来30年的城市化水平只能达到35%左右,只能有约87×104农民进城,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所需城市用水量增加0.91×108M3左右,城市化水平每隔5%间隔的单位城市化水平所需城市用水量越大,取水难度和用水成本也越大.按照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在不考虑政策和户籍制度变化等因素的前提下,河西走廊未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可望达到47%左右.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把“监测气候变化的过程和要素”等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组织实施了科技基础性重点项目“我国东部整层大气重要参数高分辨垂直分布探查”,开展了以激光雷达为主要探查手段的高中低大气层重要参数的高分辨垂直分布的系统测量和科学研究。项目团队互相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我国的激光大气探测领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已经列为稳定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战略任务。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气候变化与中国农业发展有较多的研究报道,主要是气象学界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农业灾害和气候变化情景下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