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磊 《科协论坛》2008,(3):122-123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热点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日本在应对这一问题时,起步较早,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应对气候变暖的法律体系.本文分析气候变化对日本以及全球的影响、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法法律对策和履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条约规定的义务,对其法律体系进行了评析和展望.从而为我国应对这一问题提供借鉴经验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如何推进国际气候进程仍是摆在政治家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被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B计划的地球工程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地球工程的可能影响、风险、伦理以及全球治理等问题在国际上引起很多争论.本文就地球工程的概念、特点、伦理问题和全球治理进行初步讨论,并提出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球治理视域中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在创造了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环境等许多领域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全球性问题。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国际社会应积极努力,加强合作,进行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4.
应对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以来.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系统变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主要内容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已经成为气候与环境领域国际外交的焦点,面向2012年后的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主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本文阐述了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框架谈判的形势和斗争焦点;分析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趋势与减排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全球气候与环境正经历快速、巨大的变化,并在全球范围和中国区域均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尺度(10~30年)特征。随着其影响的日渐显现,气候变化所涉及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问题,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长江流域降水增多,华北地区降水减少,形成了我国东部"南涝北旱"的局面,导致长江流域洪涝增多而华北地区持续干旱,造成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发达国家,英国想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领导地位,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其非常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介绍英国能源供给、消费及CO2排放情况基础上,分别从重视研究、科技计划、加强立法、组建专门机构、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英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措施.这对我国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强调总体设计、完善法律法规、提升创新能力、注重舆论宣传及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来应对气候变化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全球增暖及其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全球变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剖析了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适应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协调与系统性。依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系列国家报告,对近年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有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形势十分严峻,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围绕应对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各种制度安排迅速发展,对国际政治外交和国家之间的竞争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全面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影响,讨论了科学技术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中的独特作用,并结舍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科技应对策略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基于国际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气候变化领域的新认识和结论,涉及当今气候变化事实与影响、气候变化的原因、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与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所需作的努力等;分析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针对雾霾问题,剖析了其变化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的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科技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且已深入到国际政治和外交层面。我国在深度参与国际控制CO2浓度的谈判之前,亟待组织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及国际谈判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中科院设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群,针对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影响与适应、生态系统固碳潜力与途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政策等开展研究,以期在气候变化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并为我国参与国际谈判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1.
冰芯是过去气候环境变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文章着重阐述了三极(南极、北极和第三极)冰芯研究在揭示过去气候变化、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变化、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及人类活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冰芯研究对相关环境政策制定(如含铅汽油禁用政策、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推动作用。建议国家尽快建立冰芯档案储藏库,以拯救冰芯资源,为后世科学研究与国家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In recent years, the threa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come to be seen a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onfronting humanity. To meet this challenge will requir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of existing ones, as well as ensuring their prompt and widespread deployment. Some have argued that the urgency of the situation requires a “Manhattan Project” or an “Apollo Program”. This paper examines why such a policy model is inappropriate, arguing that the nature of the policy context for confronting climate change necessitates a different kind of technology policy than that for building an atomic bomb or for achieving a manned lunar landing. Instead, it seeks to draw lessons from three sectors that seem to be more pertinent and where governmen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programs have been pursued with some suc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 namely, agriculture,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se with the policies pursued with regard to the first two of these sectors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paper concludes by drawing out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policies support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3.
LULUCF关联林业碳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恩银  陶韵  杨红强 《资源科学》2019,41(9):1641-1654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关联的碳问题是影响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问题。厘清近20年来LULUCF涉及林业碳科学的国际研究进展,对作好响应气候变化的林业政策制定及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CiteSpace分析工具,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1999—2018年的175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知识图谱分析,归纳了LULUCF林业碳问题的研究趋势。结果表明:①“制度和方法的改进”“林业管理行为”和“环境目标”3大类群是当前LULUCF的研究主题。②德国、意大利、英国和美国是研究LULUCF的主要国家,分别侧重于研究毁林、林业项目、经济成本问题和部门响应机制。③LULUCF社会科学的研究重点是土地利用管理、政策制度的响应机制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信贷等经济调节杠杆问题,主要方法是以情景分析法和一般均衡模型为代表的工程管理学与经济学方法。本文对于中国LULUCF未来的研究提供了相关建议:完善LULUCF碳核算基础方法和土地利用及动态变化监测的理论及手段,重视林业管理项目的科学评估及其对林业政策调整的指导作用,加快推进LULUCF碳预算及土地利用部门针对减排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14.
刘为纶  吴维棠 《科技通报》1994,10(6):343-349
目前用理论气候模式模拟、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地质时期相似气候阶段的气候特征可作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参考系。距今7000~6000年的河姆渡地区处于全新世高温期,有可能是今后气候变暖的最佳相似时期,可作为下世纪长江三角洲未来气候变暖的一个经验模式,当时河姆渡地区,相当于气候带较今北移2~4个纬距,处于中亚热带南部.最后,建立了预测气候变暖时气候带迁移的四组方程。  相似文献   

15.
气候异常对临汾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业耀  白利平  王金生 《资源科学》2009,31(7):1168-1174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气候异常对临汾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在介绍临汾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地下水模拟软件GMS建立了研究区潜水和中层承压水的水流模型,并根据地下水实测水位资料对模型进行了识别和验证。通过对临汾盆地近50年降水量的分析,确定将连续出现两个特殊干旱年(降水频率为95%)作为气候异常变化情形,运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对气候异常条件下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气候异常条件下潜水水位将下降0.3~0.9m,承压水水位将下降2.5~5m。承压水目前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开采对象,异常条件下承压水水位的下降可能会使该地区地面沉降进一步加剧。研究降水量异常变化对临汾盆地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于该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规划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波动响应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谢云 《资源科学》1999,21(6):13-17
气候变化使我国气候资源的波动亦发生相应变化,考虑到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定量描述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波动响应的敏感程度,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粮食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和响应对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本文通过定义敏感性指数和气候影响程度指数,初步探讨了我国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波动响应的敏感性,以及气候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对气候资源响应的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某些气候边缘地区,如水热年际变率较大地区,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北方强于南方,并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针对气候变化开展的响应对策研究,应考虑地区自然资源和经济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正>环境与气候变化风险是能源经济系统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研究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政策设计的模型体系,被称为能源-环境-经济综合评估模型(IAM)。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IAM模型在分析能源经济系统的环境影响和气候变化趋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理论上支撑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政策目标。随着能源和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IAM模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态度、情绪、情感等心理反应是其参与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的重要先决因素。追踪并监测公众的气候变化心理对气候变化教育、大众传媒宣传沟通、气候政策制定与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系统论述气候变化与公众心理反应的相互影响,梳理影响气候变化心理的多维度因素,从气候变化心理对气候治理实践价值的角度提出发展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心理学、气候相关学科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公众气候变化心理的关注和应用,助力全民参与的气候适应型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畜牧业和农业区域10个嘎查村102家农牧户家庭开展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分析了当地农牧民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农牧民生计的影响及其适应措施。结果显示,乌审旗农牧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极为脆弱。干旱是乌审旗农牧业区域最严重的气候灾害;气候变化对两个区域农牧民生计影响的脆弱程度不同;农牧民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但这些过程多数都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投入。限制农牧民适应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资金匮乏、技术缺乏或落后、水资源短缺;农牧民及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适应措施,但还不足以应对长期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0.
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因素及减排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已从科学问题演变成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在进行气候变化的相关决策中,需要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因素。本文对4个可能影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包括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不确定性、国际减排方案的公平性、中国未来CO2排放空间与排放需求的矛盾以及中国应对CO2减排压力的可能途径和减排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