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颖 《重庆师专学报》2012,(5):105-108,157
张大千是中国20世纪画坛上的大师,文章聚焦张大千画作中画款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从画款书法与画作的结构和画款书法与画意的关系方面进行讨论。他的画款书法以绘画为主体,既服务于视觉的审美,又将自己对人生、对绘画的情感及观点融汇其中,在构图美的基础之上自然而然地造就了画境之关,形成了诗书画的完美结合。艺术的审美意境获得无尽的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2.
王维是盛唐时的一位艺术大师。他诗、书、画、乐无不精擅,而尤以诗才名世。人们研究王维多以绘画的角度谈其诗歌成就,而鲜有将王维的诗、画作为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加以比较,得其异同。本文将从王维诗和画的意境、禅理、章法诸方面具体阐述王维诗和画之共性。  相似文献   

3.
张大千是中国绘画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巨人。他对20世纪美术有着全方位的立体的贡献:集中国古典绘画传统之大成;全方位的画家之画;多画科并举;艺术收藏富可敌国;鉴赏才能无与伦比;艺术踪迹遍及全球;自创大泼彩;研究敦煌艺术的中国第一人;多才多艺的艺术天才;中国美术的重要对外传播者。  相似文献   

4.
张大千作为20世纪中国画大师,其书法艺术也取得很高的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传世的张大千画作中绝大部分都有十分精彩的题款,这种绘画题款书法也代表了张大千的书法艺术特征,融碑人帖,刚健奇崛、飘逸峻峭、开张恣肆,他的画款书法是围绕其绘画形式风格、创作心境、审美需求而题写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艺术魅力.大千的画款书法既独具一格,同时也是成就他的绘画艺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陈友祥 《邢台学院学报》2012,(2):124-125,128
恽南田,"清初六家"之一,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就南田的绘画而言,他初攻山水,后改攻没骨花卉画,并以此名世。该文章从画史及南田的画跋、绘画题材、绘画风格等方面探讨其没骨画画法师承关系。  相似文献   

6.
潘天寿是一个修养全面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论等各方面都有非常精深的造诣和研究。尤其是在指墨画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对指墨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潘天寿还提倡中西艺术结合,但必须以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语言形式为前提,极力主张"中西方绘画拉开距离",这充分显示了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坚持和独到的见解。因此,他的绘画艺术被后人所继承和发扬,并为中国当代绘画史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先秦的服饰装饰主要有涂抹画衣和刺绣两种方法,其中又以涂抹画衣最有特色。由于实物材料传世较少,有些学者认为它只是上古染色的一种工艺,另一些学者认为它是帛画的起源,造成后世对上古有关服饰涂绘画衣现象和留存文字的误读、误解。近年随着服饰史研究的深入,对此有了正确解读的契机,涂绘画衣是中国先秦所特有的服饰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诗、书、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这一特有的艺术形式,在世界绘画艺术领域中是独标一帜的。诗、书、画本是三种不同的艺术,从其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存在着差异,各有其自己独立的、不可相互代替的特点。但是,它们之间却在很大程度上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及相通的地方:诗可以入画,画也可以表现诗的意境,画的笔墨既须有书意,书法用笔亦可有画意。诗与画相结合,能够开拓、深化绘画的意境,扩大绘画的表现内容。书法与绘画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梅、兰、竹、菊等“君子画“题材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具备了古代中国人理想的人文精神.这种画题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人讲修养、重品德的人生态度密切相关.元蒙政权建立所带来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改变和元代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大发展为君子画的兴盛提供了最适宜发展的土壤.从事君子画题材创作的人数众多,成绩斐然.元代君子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宋徽宗与美术教育及院体风格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宋徽宗作为一位艺术修养很高的热爱绘画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间利用他的权力及影响,通过对专业美术机构画学的设立、相应制度的完善,采用考核、奖掖等手段对绘画审美标准的引导和一系列美术经典汇本的编纂,使绘画环境、气氛、机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达到完美的融和,为宋代以及后世美术院体风格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3D画是绘画史上的一个新兴画种,其采用反透视的绘画技法,追求在平面上塑造现实感的立体视觉形象和拟真于现实的视觉体验,并刻意消除绘画媒介的平面性要素和绘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3D画的绘画理念及其实践是对已有绘画艺术观的挑战,这个挑战拓展了绘画艺术的本质的内涵。3D画克服了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观念的狭隘面,恢复了绘画与现实世界的本质性关联,以其艺术实践本己地揭示出绘画的"纯(视觉)形式"创造和绘画真实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夏珪,南宋四大家之一,以山水画著称于世。他的绘画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很多突破。首先在构图方面,画“边角之景”,被称为“夏半边”。构图精炼,以虚代实,以少胜多。其次在笔墨方面,创造了拖泥带水皴,画亭台楼阁不用界尺,信手而挥,用笔多变,水墨苍劲。第三,在作品形式上善画长卷画,有的画竟达十丈长,跟前人的长图大嶂截然不同。 夏珪的画风,不仅笼罩了南宋一代绘画,而且对后世和日本绘画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
"南北宗论"是明末中国绘画理论家、画家董其昌在绘画理论上最有影响的作品,也是后人争论较多的一部中国绘画理论。董其昌发现中国绘画史上有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和艺术风格,于是他提出了中国绘画的"南北宗论"。他认为"南宗"绘画是"顿悟";"北宗"绘画是"渐修"。在画论中他有意推崇"南宗"画中的"文雅、淡柔、多韵"的绘画精神,有意贬低"北宗"画中的刚硬线条、急烈皴法及愤满不平之纵横气。"南北宗论"是一个时代艺术思潮的产物,它对后世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海派绘画"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中的重要现象,它是在上海独特的地域环境中,在多元的移民文化与快速发展的商业经济以及西方文化的侵袭等条件下所形成的.海派绘画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并对传统文人画有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绘画题材的大众化、世俗化以及设色上的雅俗共赏.海派绘画对后世的中国画影响很大,它在中国画的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现代中国画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趣"是中国绘画理论批评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中国画论视野中的画"趣"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为一个绘画审美批评概念,它在魏晋南北朝被引入画学批评中;唐宋时期,它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逐渐升格为一个绘画审美批评范畴;明清时期,论家对"趣"作为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来源、生成等予以了进一步的深化论述,"尚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体现为一种时代艺术精神和一股艺术审美思潮相别于前朝。  相似文献   

16.
“诗画本一律”,诗与画本质上趋同性,但两者的融合过程却漫长。作为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唯一的有明确教学制度的皇家绘画机构——“画学”,实行了以诗立题创意的创作引导,使绘画从单纯的再现性艺术向表现性转化,较好地体现了文化交融、文化“变格”的北宋独特的时代品性,推动了宋代绘画的文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谢赫提出“绘画六法”作为评画标准,作为中国古代画评画论第一个有系统的画论体系,影响至深。 六法作为绘画艺术的形式批评理论,一定反映着谢赫对绘画,乃至艺术精神、性质的理解和把握。在其对被 他品评为第一品第一人的陆探微的评论中,谓其能“穷理尽性,事绝言象”,而无一字提及六法。说明在六法 之外,还有着一个更高的原则和精神。它一直潜藏着,从先秦直到后世,评画谈艺者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 地遵循、坚持着它。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绘画史上,“历史画”创作是一个源远流长、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特别是在宋代以前,以人物为核心的绘画,包括描绘历史事件的“历史画”和以刻画人物为主的“历史人物画”一直是中国绘画的主流,只是随着山水、花乌画的兴盛,“历史画”在元、明、清三代发生了流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与山水画的合流,影响了“历史画”的独立发展。至于明、清时代,特别是清代大量出现的帝王“纪功画卷”,则只是一种异变了的“历史画”。中国古代的“历史画”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创作提供借鉴,中国古代“历史画”发展的历史在很多方面也对我们有一定垂诫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个世纪以来,随着西洋绘画艺术的涌入,关于中国画变革的问题的争论愈演愈烈。本文结合中国当代工笔画的现状与发展环境,分析了现代日本画对中国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影响。当然,本人并不认为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创新要走向模仿日本画的道路,而是从研究日本画发展的历程中得到借鉴,中国当代工笔重彩画要更新观念、摆脱困境、加大拓展的步伐。值得研究学习的是现代日本画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创造精神和独特民族风格包括绘画技术等等,当然这不仅仅只是作品本身的形式问题。此外,对中国深厚的绘画传统资源也应该重新认识和挖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宋元时期发展到了极致,可以说是宋元画奠定了中国画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文人画常借山水的平淡、清洁、自然以寄托心灵的寂静、沉思。沈从文和中国传统画关系密切,宋元画更是对沈从文小说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沈从文受道家思想和屈原的影响,既有老庄的豁达,又有屈原的幽怨,这种气度让他与宋元文人画达到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