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教学素质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实践,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都很重要,学习历史也是如此。如果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通过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1.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获得知识,接受教育,是以对教师的信任为基础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对知识丰富,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道德品质好的教师是钦佩的,对他所教的课程也就感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不…  相似文献   

2.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文学家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历史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将历史学科的科学性、思想性、实用性与趣味性融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人蕴藏着极大的智慧,但这种智慧需要教育才成为现实。课堂作为实现教育的主渠道,其作用是巨大的,忽视课堂教学改革不利于挖掘智慧的潜能,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历史课作为中学教学的主课程,面对课堂教学改革,历史教师应该怎么办?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夸美纽斯说“假如教师想用知识去照耀一个置身于无知之中的学生,就必须首先激起他的注意”。现代科学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面对感兴趣的事物,才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才会努力去认识它、探究它、占有它。因此,注意和兴趣是主动获取、乐于探究的两个支点,是…  相似文献   

4.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认真地掌握知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就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谈几点看法和感受。一、艺术性地处理教材,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乐趣,它主要靠历史知识本身的吸引力和教师传授知识的技巧。培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说过:"成功真正的秘诀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索知识的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那么在初中教学中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兴趣是知识的入门。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有了兴趣,学生也就有了探究知识、寻求真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校本选修课程实行走班制、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等自主选课。同时学生必须选修一定的校本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可以说,校本选修,学生选的是兴趣,修的是知识。而高中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江伟 《吉林教育》2006,(6):37-37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学习历史应是兴趣盎然的事情。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严重程式化,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呈下降趋势。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笔者按照“激情引发,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心理导行”的指导思想,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全面地落实了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各种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更新,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以往历史课上教师只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大部分教师把原本有趣的历史知识简单化,只是一味地强调历史原因、经过、意义和影响等。教师讲得乏味,学生听得枯燥,这种低效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反感,进而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科目兴趣浓厚,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高。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历史课教学的重中之重。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方法,并在教学中实施,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众多教师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华东版初中历史第四册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长的起点。”这是每个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有探求这门学科的欲望。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利用文物鉴别这一特殊的知识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很有积极意义,对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有极好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于任何学科。我们应当学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所学历史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历史的动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教育界对中学历史课本如何赋予历史知识以鲜活的生命色彩,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生命活力,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新课程要求改革后的历史教学应当向着生动、活泼、直观的方向发展,应当充盈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化的特点。一、融入生活情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林语堂先生说:“凡物取其近则易明易晓,此理常人少知之者,而教育之失败常在此。”学生想听的是与他们生活相关,并能唤起他的历史记忆和生活经验的知识,所以发掘那些在学生生活中有影响的历史知识,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到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学生对制度化的东西不感兴…  相似文献   

14.
张艳丽 《考试周刊》2014,(41):121-121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入迷地追求、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  相似文献   

15.
李海顺 《新疆教育》2013,(16):141-142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强大力量,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必须想尽办法培养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中学习知识。我从教政治二十余年来,在教学中摸索出一些对学生兴趣培养的粗浅见解,现总结如下,供各位同仁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选择反应。它是语文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可以说是语文学习的“凝聚力”,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语文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精心选择语文阅读材料布鲁姆说:学习最好的兴趣,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语文学习材料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受学习新知识的乐趣。作为语文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主动、积极地学习的内在动力。“为了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好学。”这是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对教育问题所提出的简明而深刻的见解。的确,学有兴趣,有热情,“我要学”学得轻松愉快,要比“要我学”有效得多。对此,凡当教师的及曾做过学生的都有同感。兴趣是促使学生学好知识的最主要因素,这一点在各学科教学中具有普遍意义。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提高中学生的历史知识质量,指导学生学好历中.就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  相似文献   

18.
谢春元 《师道》2004,(7):40-40
俄国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日:“知之,不如好知,好之,不如乐之。”然而,不少学生反映“历史课真烦”,业内人士惊呼“历史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教育部1997年对北京2107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9.
王子月  李立华 《新疆教育》2012,(20):122-12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相似文献   

20.
林源 《高教论坛》2002,(6):52-53
历史地图是历史教科书有的机组成部分,它形象地反映了课文的内容,能给学生以直观、整体的认识;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历史地图的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