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74年,斯彭斯在其论著《市场信号:雇佣过程中的信号传递》中开创性地研究了将教育水平作为"信号传递"的手段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解释了教育作为更高劳动生产率的信号被雇主接收,从而解释了差别工资的现象。信号理论此后也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体系、营销广告学等多个领域。本文试图从信号理论的信号传递与信号的甄别中探讨大学教育中师生交流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教学效率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村教育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客观必然现象,这是我国当前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一个大问题。由于我国农村教育上的不足,使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劳动人口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键所在。在我国的户籍、土地、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较低的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及发展缓慢的中小企业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为此,应进一步深化以户籍和土地为主的制度改革,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大农村人力资源投资力度,积极拓宽就业空间,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低,就业压力大,就业质量低已经成为劳动力转移的障碍,通过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源头"上的障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有序转移,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趋势。通过对转型时期铜仁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掌握铜仁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开展劳务输出 加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是制约当前农村发展、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我国整体劳动力相对过剩的现状,开展劳务输出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要搞好劳务输出,就要从提高认识、拓宽渠道、放宽领域、加强对劳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甘肃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张家川回族自治县P村劳动力的转移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转移行业以餐饮业为主,具有文化程度偏低、转移地点主要在西部地区等特点.农民纯收入低、人均耕地少、自然环境恶略是促使P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充分挖掘民族地区优势、建立民族特色小城镇、转变少数民族群众就业观念等优势再造之路,能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已成为目前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而非"转移"进入城镇的特点,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三农”问题,仅靠农业本身是不行的,关健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把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出来,切实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滁州市“富民强市”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市场机制作用的不断增强以及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务派遣在我国迅速发展,劳务派遣用工日趋增多.但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存在着无序竞争和缺乏规范的现状,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将对明确劳务市场主体的地位及权利义务,规范劳务市场秩序,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学创作的"品牌性"与生俱来。在经过了从"作者、作品、读者"到"创作主体、文本、接受主体"再到"生产者、产品、消费者"这样一个在当下可以发生种种价值流动与固化的关系中,品牌、品牌化之于"文学创作、文化作品、文化产品"就有了一个整体性的、自然的也是必然的价值构建。文化市场识别、精神审美价值增减"器"、创作个体或群体差异化审美形成战略、文化产品经济利益诉求工具、创作主体"群体性"共振效应、主体价值延伸与边际效益、创作后发展驱动力等等,能够形成一个关于文学创作品牌的有着相对独立无形资产的"价值认知体"。尽管在文学创作的完形过程中,必然要审视、追踪其品牌价值实现的实际结果及其所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是,文学创作品牌构建的价值作用,在文学的当下生存与未来发展上将会愈来愈明显、愈来愈重要和愈来愈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2.
未来5—10年重庆劳动力资源呈现“存量保持高位、增量负增长、构成老化加剧”的格局,但在产业升级、劳动迁移的背景下,相对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是充足的。我国逐步成熟的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能有效促进劳动力供需的基本平衡,不宜夸大当前及未来的“用工荒”形势与“刘易斯拐点效应”的负面影响,它只是各地经济快速扩张和同质化竞争过程中的“成长痛”,与当前区域劳动力供给变化并无因果关系。面对普工的“用工荒”,不应简单地通过引入外来的普通劳动力来化解,而应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提高存量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劳动参与率)予以应对;“刘易斯拐点”的来临,既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外在动力,也是普通劳动者和低收入家庭提高生活水平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大规模从东部向中西部集中转移,且转移方式多元化,"抱团转移"趋势明显;转移产业的层次提高,技术资本转移的趋势加大,产业转移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同时,政府对产业转移的宏观引导也得到加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正逢国内外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历史契机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越、自然资源和科教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市场条件和政策环境好等优势,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科学理性地承接产业转移;政府应强化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加强与东部地区政府间的有效合作;要积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通道,充分利用"长三角"平台,以产业优势为基础,加大产业链延伸,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国产冬季体育用品品牌打造在我国拥有较大发展空间,本文基于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我国冬季体育用品的品牌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产品知名度不够高,夏季与冬季体育用品品牌发展不平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偏低,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有待提高。同时,根据研究所得结论,从打造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国产冬季体育用品品牌的角度提出了品牌打造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问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农民工双重身份、劳动力转移不彻底、土地不能大规模集中使用,使劳动力资源与工农业生产专业化相背离,一方面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不利于形成稳定的、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的产业大军,阻碍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创新土地、社保制度,树立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的思想,改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使农民工彻底变市民,从而整合劳动力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成长,逐步在体育赛事表演领域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影响力。随着我国体育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商业模式在体育赛事推广中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增强。简要梳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核心特征及体育赛事的推广效应,并对互联网+商业模式作用于体育赛事推广中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体育赛事的项目瓶颈、赛事的举办成本过高、赛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滞后,以及赛事的市场化运作效率低。在此基础上,应将丰富多彩的赛事与多样化的推广模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赛事推广中的主导性作用,以受众消费需求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舒适服务,积极培育本土赛事品牌、加大无形资产开发力度,以提升体育赛事的推广效应。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然而,向何处转移?大、中城市容量有限,农村小城镇不具备条件。我们的选择是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终载体。因此,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主导产业,突出特色,把小城镇建设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的乐园,生活的家园。  相似文献   

18.
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是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的必要条件。但当前我国学界关于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研究较少,而且相关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今后的有关研究中,一方面,应拓展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另一方面,研究内容应力求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统一;同时,对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研究还要注重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重庆成立的地票交易所为城乡土地流转开辟了新的路径,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也将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放弃了理性假设所要求的完美预期,而是以有限理性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一个正式的制度变迁模型,旨在说明这种地票制度变迁是如何随着中央政府的意识形态调整而逐渐演进的。在此框架下,我国的地票交易改革将有可能收敛于一个完全改革的均衡状态,但这一均衡结果将受制于由此制度变迁所引起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成本,即是以企业能够提供足够的非农就业机会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探讨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品牌塑造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售卖内容、售卖受众以及售卖品牌3个层层递进的环节,依次形成注意力经济、影响力经济和回头经济,从而使冰雪旅游产业品牌实现从价值塑造到价值整合与放大再到价值延伸的深度推进。指出,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品牌塑造的三次售卖环节分别存在产品同质性突出,吸引力不足;目标受众不明确,潜在广告投放市场欠挖掘;品牌带动效应滞后,产业链延伸开发不足等问题。据此相应提出,内容生产上要形成品牌意识,打造差异化冰雪旅游产品;媒介策略上要细分市场产品类型,精准对接传媒产业;产业同盟上要依托品牌资源,构建完备的产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