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文珍 《新闻世界》2012,(5):171-173
《南方周末》以深度报道著称于世,本文依据叙事学理论,对《南方周末))头版报道的叙述主体进行分析,探讨其深度报道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
盛芳 《新闻知识》2008,(1):46-47
《南方周末》作为国内精英类报纸的代表,强调正义、良知、理性、爱心,关注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和尊严,人文色彩浓厚,具有明显的启蒙者姿态,彰显出智慧与思想的深度与高度。该报在新闻写作上往往独具风格,其人物报道常常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具有文学的意味;在文本结构上也时有创新,它们往往以精到的细节见长,擅长挖掘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因此作品的情感力度与思想深度兼具,赢得了读者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说,《南方周末》人物报道的成功,得益于写作者们对叙事艺术的谙熟和人物报道叙事策略的有效运用,笔者试以文本分析为基础,对该报几种常见的人物报道的叙事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方蓝 《青年记者》2009,(16):74-75
从1984年创刊开始,《南方周末》就一直在改变自己。2007年4月,《南方周末》再次转型,提出了新的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与以前相比,转型后的《南方周末》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笔者从头版头条的角度对转型前后的《南方周末》进行了比较,试图通过文本分析来窥探新时期《南方周末》的报道特色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张二伟 《新闻世界》2008,(12):109-111
本文选取《南方周末》汶川地震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报道教量、报道主题、消息来源和报道方式四个指标对《南方周末》汶川地震报道的新闻框架进行分析,具体呈现《南方周末》在这次报道中的框架特色和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5.
《南方周末》作为国内精英类报纸的代表,强调正义、良知、理性、爱心,关注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和尊严,人文色彩浓厚,具有明显的启蒙者姿态,彰显出智慧与思想的深度与高度。该报在新闻写作上往往独具风格,其人物报道常常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具有文学的意味;在文本结构上也时有创新,它们往往以精到的细节见长,擅长挖掘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南方周末》人物报道叙事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周末》作为国内精英类报纸的代表,强调正义、良知、理性、爱心,关注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和尊严,人文色彩浓厚,具有明显的启蒙者姿态,彰显出智慧与思想的深度与高度。该报在新闻写作上往往独具风格,其人物报道常常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具有文学的意味;在文本结构上也时有创新,它们往往以精到的细节见长,擅长挖掘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因此作品的情感力度与思想深度兼具,赢得了读者的  相似文献   

7.
金寅  卢小伟 《新闻世界》2012,(3):167-168
灾难的发生,因其突然性和破坏性尤其是对生命的威胁而备受关注,灾难新闻报道肩负着传递灾情,稳定民心,刻画人性,关爱生命的重任。如果说,叙事是与人类历史本身共同产生的,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就是讲故事的历史,那么面对灾难,新闻报道要讲好一个个与生死有关的故事,不仅需要一颗关爱生命的心,也需要讲故事的技巧与方法。本文试以《南方周末》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为例,从新闻叙事学的视角,对灾难新闻报道讲故事的艺术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和比较法,以《南方周末》肉感写作的弹性报道理念为切入点,详细论述深度报道在新闻思维、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方面具体的操作技法。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对报纸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建议,为平面媒体应对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竞争寻求切实可行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9.
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各大媒体纷纷组建国庆报道队伍,推出国庆特刊。相比于其他媒体大多专注于威武雄壮的阅兵式和盛大辉煌的国庆联欢的报道,《南方周末》的国庆报道可谓推陈出新,既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史实呈现,又有理性严谨的历史反思,内容丰富全面,且细致深刻。本文以《南方周末》国庆系列报道为样本,以专题设置、话语表达和办报理念等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南方周末》国庆系列报道的内容、特点以及报道所体现的“理性、良知、冷静“的办报理念与方针。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各大媒体纷纷组建国庆报道队伍,推出国庆特刊。相比于其他媒体大多专注于威武雄壮的阅兵式和盛大辉煌的国庆联欢的报道,《南方周末》的国庆报道可谓推陈出新,既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史实呈现,又有理性严谨的历史反思,内容丰富全面,且细致深刻。本文以《南方周末》国庆系列报道为样本,以专题设置、话语表达和办报理念等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南方周末》国庆系列报道的内容、特点以及报道所体现的“理性、良知、冷静“的办报理念与方针。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各大媒体纷纷组建国庆报道队伍,推出国庆特刊。相比于其他媒体大多专注于威武雄壮的阅兵式和盛大辉煌的国庆联欢的报道,《南方周末》的国庆报道可谓推陈出新,既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史实呈现,又有理性严谨的历史反思,内容丰富全面,且细致深刻。本文以《南方周末》国庆系列报道为样本,以专题设置、话语表达和办报理念等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南方周末》国庆系列报道的内容、特点以及报道所体现的"理性、良知、冷静"的办报理念与方针。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取决于通过叙述建构的客观效果,不同叙事视角的设置和运用对增强新闻事件的客观效果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南方周末》"大学生救人溺水身亡"调查性报道为研究对象,浅谈调查性报道叙事视角的类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需要人文关怀,科技新闻也不例外。将人文关怀融入科技新闻,是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之路。2007年,《南方周末》将科学栏目从新闻版转移到文化版,伴随这一变化的是文化版由黑白版面过渡到彩色版面,这一变化充分反映出《南方周末》科技报道浓郁的人文关怀。那么《南方周末》科技报道是如何体现这种人文关怀的?本文试图通过文本分析来窥探新时期《南方周末》科技报道这一特色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王卫明  陈娇 《青年记者》2012,(27):22-23
《南方周末》“绿色”板块虽然并非直接报道灾害,但其中的部分报道可对改善地球环境、防灾减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损失惨重,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此次地震报道,其信息发布之快,内容之全面,是历史上少见的。在众多媒体中,《南方周末》仍沿袭“深度”的报道特质,并在强大的关怀情绪下给受众以理性的思考,这是十分难得的,现对《南方周末》5月15日号外和22日两期的整合报道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南方周末》对"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为例,从新闻报道的视角、聚焦、叙事修辞和文本的可读性等方面着手,分析、总结了《南方周末》地震报道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7.
李梦龙 《新闻世界》2014,(7):257-259
伴随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新闻媒体也逐年加大了对环境问题报道的力度。本文选取《南方周末》绿色版2013-2014年的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的框架主要是冲突框架、责任框架和人情味框架。在全方位呈现事实、深刻挖掘真相的同时,体现了《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和人文情怀,为研究国内其他媒体的环境新闻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18.
熊静  曾勰 《新闻世界》2010,(9):69-70
《南方周末》作为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和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其在深度报道中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本文从研究是什么成就了《南方周末》公信力的角度,分析和探寻我国当代报刊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不可复制,其成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社会诸多结构性演变正在悄然而剧烈地进行,改革之诉求如雷贯耳,问题不断累加的时代,它的理性姿态格外被国人所欢迎."《南方周末》一直是理性思考、理性发言,同时在理性之外也让读者找到最舒适而且又大无畏的情怀.可是近些年来,社会上不断有人评价《南方周末》的可读性日趋降低.  相似文献   

20.
娱乐新闻报道“量“大但“质“精的不多,存在低俗化等现象。本文分析了《南方周末》记者袁蕾的文化娱乐新闻的写作特色:有深度、有内涵、有关怀,并探讨出娱乐新闻写作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