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屡创佳绩。为了从被国内外大片挤压的狭小的电影市场中突出重围,中小成本影片越来越重视电影的营销策略。《失恋33天》和《钢的琴》分别是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中"小成本高票房"和"小成本高口碑"的典范,通过分析其营销策略来探寻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宣传发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户思婕 《东南传播》2014,(5):113-114
2011年电影《失恋33天》如黑马般冲破了3.5亿票房,受到了观众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在2011年末上映的小成本影片中大放异彩。2013年末同编同导再度携手登台《等风来》,风格类似的治愈系影片却难以延续《失恋33天》的辉煌成绩。本文试分析两部电影的传播异同,从剧本创作,小说到电影及电影叙事元素等方面的研判,在传播效果及策略角度对两部电影的异同进行差异化解析,以期发现国产小成本电影的成功特点。  相似文献   

3.
邵盈  徐旭 《东南传播》2012,(3):45-47
光棍节上映的电影《失恋33天》,在上映两周之内,票房已达到2亿以上,这部成本仅仅为900万的小成本电影,着实成为2011年底电影市场的最大黑马。而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巨大的市场成功主要归功于高效率的网络传播与营销。本文将用传播学的理论,对《失恋33天》的成功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解剖。  相似文献   

4.
《失恋33天》的成功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方方 《中国新闻周刊》2011,(45):66+68-66,68
在3D、古装、特效当道的大片时代,小成本电影似乎永无成功的可能。但是《失恋33天》却凭借一个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故事和一步步精准的营销方式获得空前票房  相似文献   

5.
范玉明 《东南传播》2012,(6):116-117
2011年中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取得的票房神话,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微博营销这一新兴的电影营销方式。根据电影内容、营销目的的不同,微博营销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舆论领袖营销、话题营销、平台合作营销、活动营销、口碑营销等。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会出现过度营销、无效营销等情况。我们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效观众主体的锁定,做到精确营销。  相似文献   

6.
刘昕荣 《新闻世界》2014,(4):236-238
近年来,国产“小妞电影”以它特殊的电影类型在电影市场上吸金不断,成为“票房黑马”,以《非常完美》、《北京遇上西雅图》、《失恋33天》等为代表的8部电影包揽票房超26亿,如此成绩令业界人士瞠目结舌。“小妞电影”的异军突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为何国产“小妞电影”如此走俏?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雅萱 《今传媒》2012,(5):77-79
电影用其特殊的试听语言记录着都市的变化,并揭示出都市生活的转变以及发生这些转变的动力。近年来,都市电影越来越倾向于以反映都市青年的情感生活为主题,但期间不乏一些只有夸张演绎而没传播正确婚恋观的电影。与这样的电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1月8日上映的《失恋33天》,一部典型的都市题材电影,影片不仅是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且创造了小成本电影的票房神话。本文就将以《失恋33天》为例,分析都市电影应符合怎样的大众文化才能创造高票房。  相似文献   

8.
在《铁甲钢拳》、《星球崛起》、《惊天战神》、《丁丁历险记》等好莱坞大片的前后夹击下,2011年11月8日公映的国产电影《失恋33天》异军突起,公映五周以来已取得了3.2亿票房,成为了今年电影市场上最大的黑马。据《失恋33天》宣传方介绍,该片制作成本仅为900万人民币,加上宣传、发行投入一共1500万;但公映5周以来,制片方净利润已达到1.2亿。目前,该片仍占据着全国总银幕数的4%。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一部电影非常火《失恋33天》,上映第一周就干净利落地把同期上线的妇莱坞大片《铁甲钢拳》、《惊天战神》斩落马下,稳居票房排行榜冠军;截至11月23日.据官方数据显示,《失恋33天)上映三周票房已破3亿元。  相似文献   

10.
党瑶 《新闻世界》2014,(5):213-214
张艺谋、陈凯歌等重量级导演们曾经创造的票房辉煌已悄然远去,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正在慢慢的发生变化。《失恋33天》等一批小成本电影成功突围,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但是,中国大环境下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使小成本电影面临着重重困难。小成本电影应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以及不足,从而谋求更好的发展,为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电影市场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几年我国电影市场的不断繁荣,很多小成本电影在题材选择上摒弃了大题材大制作的创作方向,转而以更加平民化的视角和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深度的分析和讲述,同时小成本电影在兼顾电影艺术性的同时还准确地把握住了电影市场的脉搏,以小搏大的案例层出不穷,《失恋33天》、《泰囧》和《捉妖记》等就是低投入和高票房的成功案例。电视音画结合的传播模式对于电影的传播十分有利,因而许多小成本电影在无力登上院线的情况下电视媒体成为了放映平台的首选。本文通过对小成本电影的特点和电视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适应未来我国小成本电影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陈超  熊磊丽 《东南传播》2012,(7):115-118
本文以市场与学界对电影《失恋33天》赞弹不一为研究源起,分别就中小成本国产电影现状、微博传播及市场营销三方面作为理论依据。以"电影失恋33天官方微博"在新浪微博所发内容为文本分析之基础,检视中小成本国产电影的微营销规律及特点。研究发现,电影《失恋33天》在微博营销中前后期宣传重点虽然不一,但情感诉求与口碑效应运用较为明确。同时文中也指出,官方微博运营中,微博人格化使用应前后统一,后官方微博应解决好品牌延续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国产大片和进口商业影片的双重压力下,中小成本电影创作的突围在近两年来成了广受热议的话题。2011年度的中国影坛也涌现出了《观音山》、《最爱》、《失恋33天》等一批中小成本影片,在美学取向、影像语言和商业化叙事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同类影片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4.
饶黎  吴翔 《新闻通讯》2013,(10):36-38
2013年迄今为止的电影,还是中小片的天下。《北京遇上西雅图》制片成本投资不到3000万,国内最终票房5.2亿;《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投资5000万,票房过7亿。2011—2013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似乎遭遇了“大片瓶颈”时期。姜文的《让子弹飞》之后的大片几乎乏善可陈。2011年的《战国》、《关云长》、《武侠》、《白蛇传说》、《鸿门宴传奇》等都是投资过亿、明星古装大片,也只有《白蛇传说》勉强过2亿。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也是后力不济、虎头蛇尾;2012年的大片《一九四二》、《白鹿原》的票房同样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15.
余梦云 《今传媒》2015,(1):92-93
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步入快速增长阶段,电影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好口碑与好票房不一定是成正比的,我们常常看到像《1942》这样叫好不叫座的电影,也看到了很多如《富春山居图》这般叫座不叫好的电影,当然市场上也有很多如《失恋33天》《泰囧》票房好,观众口碑也好,但艺术性不高的电影。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着电影受众对一部电影的喜好与评价,中国电影受众的消费心理是怎样的呢?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利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来探讨中国电影受众的心理状况,以及这些心理如何反作用于电影的传播,为中国电影的好票房与好口碑的双收找到一些启示,促进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任陇婵 《视听界》2014,(2):18-19
2014年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爸爸去哪儿》成为春节期间最大的票房“黑马”,刷新多项电影纪录。首日票房9167万元,打破了《私人订制》8000万的首日票房纪录,也刷新了《泰囿》9天“破五”的华语电影纪录,累积票房近7亿,与电影《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的票房惨淡形成了鲜明反差。同为热播电视综艺节目,变成电影后,为何会是冰火两重天?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参考》2014,(1):34-35
有老公在身边容易变成白痴,花瓶 女艺人是逃不了被贴标签的,最新作品《那五年》的热映,让白百何收获了“小妞电影女王”的标签?从《失恋33天》中黄小仙带来的“白三亿”到今年的《分手合约》和《被偷走的那五年》,白百何戏中的角色实质上并没有多大突破,只是觉得在所谓“小妞”的角色扮演中走得越加深入了。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失恋三十三天》上映创造小成本青春爱情电影奇迹,至此之后,以《致青春》、《何以笙箫默》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国产青春爱情片便一直活跃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在这些电影中,有些好评不断,创造票房神话;有些则被网友痛批,被称为"烂片"。那么,当今国产青春爱情片的现状究竟如何?本文将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即《致青春》)为例,从内容核心、文化消费以及存在问题三方面,加以详述。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杨幂主演的电影《孤岛惊魂》以500万元投资取得了9000万元的票房成绩,从而开启了我国粉丝电影的极速发展之路.2014年暑期大热的几部电影,如韩寒的《后会无期》、郭敬明的《小时代》、“快男”电影《我就是我》等,均有不俗的票房成绩.“娱乐至死”“饮鸩止渴”的批判与高票房齐飞,这一现象似乎昭示着电影正朝着全民娱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产动画电影新媒体营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 《新闻世界》2013,(10):260-262
由于国产动漫公司普遍融资困难的现实原因,新媒体营销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首选。本文研究了《失恋33天》、《人再圃途之泰圃》(以下简称(《泰圃》)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三个成功案例,得出了电影新媒体营销的基本策略。同时分析了动画电影《魁拔之大战元泱界》(以下简称((魁拔2》)营销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希望国产动画电影能实现成功的新媒体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