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第三条规定:“新闻与广告必须严格分开,不得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为被报道单位做广告。凡属新闻报道,新闻单位不得向被报道者收取任何费用,凡收取费用而刊播的,应标明为‘广告’。”这一规定,为处理新闻与广告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但是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企业在新闻单位做了广告,同时这家企业又创造了先进经验或涌现的突出的好人好事,这些经验或事迹不少内容与广告内容有密切关系或一致,新闻事实与广告事实发生“重合”现象(以下简称“重合”现象)。能不能和怎样宣传上述新闻,让广告与新闻二者宣传内容“重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经济信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沟通产、供、销关系的广告业应运而兴。与此相关,在报刊的版面上、广播与电视的新闻中,出现了广告和微观经济新闻(主要指产销信息、市场动态、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方面的报道)“一勺烩”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新闻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有的称赞这是熔新闻与广告于一炉,是新形势下脱颖而出的一种新的新闻文体——“广告新闻”。另一种意见认为,广告就是广告,它是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宣传;新闻就是新闻,它是舆论机关发布的消  相似文献   

3.
广告与新闻混杂挑战传媒公信力--对三家报纸的抽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报纸在广告传播中存在着大量广告与新闻混杂的现象。这种混杂现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报纸的广告版面或专版上,采用新闻报道和专题报道的形式安排广告,人们难以辨别到底是广告还是新闻。本文称之为“新闻式广告”;二是在报纸的新闻版面上的新闻报道中隐藏着明显的广告内容。一般的受众会认为它是新闻报道,但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商业推销为目的的广告,本文称之为“广告式新闻”。无论哪种类型都模糊、混淆了广告与新闻的界限和区别,引起了传播误导。  相似文献   

4.
提到“返祖”现象,从生物进化方面讲往往代表着一种退化,而对于目前网络广告而言则是一个好事情,据美通互动广告公司王遵会总经理分析,网络广告的“返祖”现象应该是未来网络广告的一个发展方向。那么究竟什么是网络广告的“返租”现象呢?在这里所谓的“返祖”是与传统广告形式相比较而产生的现象,因为,网络广告的根本是“广告”,而非“网络”,网络只是以一种载体形式出现。所以,无论是单一的文字链接,还是经常采用的旗帜广告、浮标、弹出窗口等形式的出现.就象网络新闻一样,首先是新闻,然后才是网络新闻。如果是新闻就要依照新闯的特点来运作.必须具备新闻的五个W元素,那么,网络广告也要遵守广告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超 《新闻记者》2002,(1):68-70
近年来 ,广告经营行为介入新闻业务的势头很猛 ,出现了大量“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 ,给新闻传播学和广告学理论界带来一定的混乱局面。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以便在理论和实践中分清新闻和广告。 (本文中的“广告”是指大众媒体广告 ,而且仅指商业广告 )“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是一种异化1.新闻与广告不能相容“新闻”与“广告”定义很多 ,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 ,权威理论普遍认为 :新闻强调“新”、“真实客观”、“迅速传播”、“具有新闻价值” ,是“时间的易碎品” ;广告包括…  相似文献   

6.
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报界出现了不少怪东西,反映到版面上就是种种明显的歪风。《中国记者》杂志2005年第2到第4期曾经刊出过我的三篇连续评论:《评商品广告的“新闻化”现象》、《评新闻作品的“广告化”现象》和《评“我们要吃饭”》。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实用新闻”?“实用新闻”与服务性新闻有何区别?“实用新闻”与广告的异同之处有哪些?怎样防止“实用新闻”的寻租现象?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对于指导新闻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中,能否把新闻与广告等同起来,所谓“广告新闻”是否应该存在,这是新形势下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广告新闻”的分析,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以获取正确的认识。如果大家留心的话,就会从前一时期的报纸中发现“广告新闻”、或“新闻广告”的字眼,要分析广告新闻,首先要搞清什么是“广告新闻”。《山西日报》84年10月7日的“市场万象”专栏里有这样一篇文章,对广告新闻做了一番解释。  相似文献   

9.
某报不久前曾刊发一条新闻,内容为:王某违法出售、出租全自动麻将机,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赌博罪刑事拘留。令人无法理喻的是这家媒体就是这则违法广告的刊载和传播者。更让人尴尬的是,就在这条新闻刊出的当日,这家报纸还赫然打出“出售、出租全自动麻将机”的广告,让这则违法广告狠狠地掌了新闻的嘴,也抽打这家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良知。事实上,当这则违法广告第一次刊出时,就遭到这家媒体工作人员的质疑和广大读者的谴责,但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是小事,现在玩麻将成风,全自动麻将机“可减少玩者的‘劳动’,提高玩的‘效率’,登出这样的广告算是‘为市民服务’。但关键还是能“赚”一笔广告费,不能“轻言放弃”,于是大开绿灯,这则违法广告便堂而皇之地经常“亮相”于这家媒体,最终闹出笑话和尴尬。类似的违法广告与新闻“冲突”“相克”的现象并非鲜见。有些广告明明“踩红线”,媒体当事人也明知其违规甚至违法,但就是“睁只眼闭只眼”,“动因”就是经济利益驱动,及至事情闹“大”了才草草收场。违法广告遭查处曝光,媒体刊出的相关新闻与违法广告“打架”,让媒体自身尴尬难堪丢尽了颜面,在读者中失去了权威和信誉,得不偿失。不可否认,广告经营是媒体生存发展的一个基石,但经营应有道,...  相似文献   

10.
现在,“托儿”现象已开始侵入新闻媒体。不但做广告有广告“托儿”,连采访报道新闻也有了新闻“托儿”,并且呈蔓延趋势,其危害性也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盖 帽”是篮球比赛中的术语 ,意思指一方准备投球时 ,被另外一方将球打掉。在新闻界也有类似现象发生 ,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收入 ,不得罪广告商 ,将富有新闻价值的有关客户的负面报道扣下不报 ,我在这里姑且称之为“广告盖了新闻的帽”。都称“盖帽” ,但是两者却有很大的不同 ,篮球被“盖帽”后 ,裁判会判重新发球 ;但是在媒体界 ,没有裁判 ,没人会说媒体犯规 ,这一粒“球”从此便成“游魂”。毋庸讳言 ,“广告盖了新闻的帽”在目前各地媒体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非常普遍 ,有的媒体明目张胆地宣扬 ,“一切为了广告” ,“新闻要给广告让路”…  相似文献   

12.
新闻广告化和广告新闻化可以休矣●马育明,胡玄颖市场经济大潮的涌起,对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作为现代传播媒介的电视新闻首当真冲,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现象,即有偿新闻。今年5月7日,中宣部召开了“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座谈会,...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一些新闻记者热衷于招揽广告业务,为了使广告搭上新闻这辆快车,演变出了所谓“新闻广告”和“广告新闻”这类“两栖新闻”。为了维护新闻在受众心目中客观、公正、真实的地位,有必要划清广告与新闻的界线。应当看到新闻和广告二者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它们的同一性表现在哪里? 新闻和广告的生命都在于真实。真实性原则是新闻和广告的立足之本。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广告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商品信息的传播。新闻和广告都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新闻以传播人们未知、需知的社会活动信息为主要对象,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广告业也兴旺发达起来.报纸、广播、电视刊播的广告日益增多,成为广告的主要媒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了促进作用. 广告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方式与新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宣传新技术、新产品,传播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信息的广告、启事等都具有新闻的性质.同样,有些关于“市场行情”、“文化简讯”以及“咨询服务”等新闻也起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新闻,广告是广告,二者绝不可以划等号。然而近些年来,在有的报纸上,新闻和广告却打破了界限,彼此不分,广告用新闻来表现,新闻中包含着广告.使新闻的“无偿”变成了“有偿”。有偿新闻在报纸版面上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消息、通讯,一种是专栏、专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经济信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沟通产、供、销关系的广告业应运而兴。与此相关,在报刊的版面上、广播与电视的新闻中,出现了广告和微观经济新闻(主要指产销信息、市场动态、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方面的报道)“一勺烩”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新闻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2009年元旦某台某栏目一则含有隐性广告的新闻出发,分析了“植入式新闻”现象的归属、本质、原因及影响。笔者认为,媒体通过“新闻植入式营销”来获得经济收益的行为会使新闻本应承担的社会监察守望功能被弱化,实不可取。  相似文献   

18.
郝彧 《新闻世界》2012,(5):140-141
在当今的媒体中,越来越多的广告穿上新闻的外衣,让人难辨真伪。广告新闻化的这股歪风正愈刮愈烈。广告新闻化有以下表现形式:一是版面“一体化”,二是形式新闻化,三是内容故事化,四是“专家”忽悠化。广告新闻化危害如下:一是欺骗、误导消费者,二是损害媒体品牌形象,三是阻碍广告行业发展。规范广告发布,构建消费者、广告商、媒体三方面“共赢”的良性互动,才是媒体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9.
早上6点半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7点钟听上海台的新闻,是许许多多市民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反映了人们对天下事、国家事的关心。最近发现,在本声的新闻节目与报刊文选节目之间,常夹有几分钟的广告。而这种现象在中央台早新闻之后却从来没有发现过。新闻就是新闻,总共只有半小时的早新闻时间里夹点广告,至少是一种“揩油”行为,浪费了众人珍贵的“黄金时间”。这种“揩油”,短的一分钟,长的二三分钟不等。如果平均每天以2分钟计算,一年就有730分钟,就是使听众少听了12小时的新闻。在战争年代,部队里把伙食的节余叫做“伙食尾子”,而新闻不可能有“新闻尾子”。世界、全国、本市,每天发生的大事很多很多 正  相似文献   

20.
新闻广告,通过新闻的形式来做广告,完全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比起赤裸裸的广告来,更令人厌恶。不管什么样的广告.以广告的面目出现,直接告诉你那是一个广告,要不要看随你,你可以喜欢.你也可以讨厌直接跳过。但“新闻广告”就不一样了,它是以新闻的面目出现的,让读者以为是新闻,看下去才发觉原来是一则广告。广告是真君子或者真小人,但“新闻广告”就是十足的伪君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