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在动画产业链经历始端到中端的过程中,将漫画改编为动画、电影的优势以及对于中国动画事业的重要性.这也是一个国家动画产业能够取得成功的合理之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新媒体动画的发展现状,从品牌塑造与传播的角度,借鉴国内外传统动画的成功营销案例,探讨我国新媒体动画的品牌塑造的策略。对新媒体动画的品牌塑造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脱离传统动画的局限性,还可以通过创新来推动国产动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徐盟 《新闻世界》2011,(2):108-110
中国动画经过上世纪60年代的辉煌之后,沉寂了近半个世纪,如今,又开始露出曙光。而日本却已在国际动画界独树一帜,中国动画应从日本动画中汲取营养,从而壮大自己的动画产业。本文分析了日本动画成功的原因,并结合当前我国动画发展的现状,探寻我国动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宋磊 《出版广角》2014,(18):66-69
2013年,我国电视动画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呈现出自身的发展特点。中国电视动画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攻坚期。本文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来呈现2013年中国电视动画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对我国电视动画2013年的发展和运营模式进行详细探讨和解读。  相似文献   

5.
中国动画从诞生至今已将近90年,从建国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动画出现了很多高质量的作品,但是之后,中国动画开始进入低谷,外国动画大量占据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本土动画正在渐渐复苏,"民营"取代"官办"成为主流,但"保量不保质"的现象频频发生,现今中国动画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印度动画从诞生至今已有百年,其动画产业发展几经浮沉.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动画人才培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本土动画人对民族特色动画的不断探索与突破,印度动画焕发出了蓬勃生机与活力,加之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税收政策、资金补贴和产业孵化上给予的有力支持,印度动画产业已经迅速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7.
当前众多的中国本土动画作品中,普遍存在着视觉形象风格杂糅不成体系的现象,影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本土动画的品牌建立和传播,阻碍了动画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究其根源仍是动画电影的角色造型、审美语言、艺术表现等视觉符号方面存在着问题.当前,我们亟待以本土文化为本源,重塑本土艺术视觉语言的审美意义,从民族文化长河里寻找中国动画的艺术风格,创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动画视觉符号,并以一种文化战略的眼光去拓展动画市场.  相似文献   

8.
王厚香  戴春阳  吴昊 《新闻世界》2010,(7):260-261,68
本文结合了全球化语境下国内外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我国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受众定位模糊、本土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创新精神缺乏、动画产业链不完整、动画技术不成熟、各环节人才缺失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从受众定位、本土文化资源、题材、艺术、产业发展、技术、人才、新媒体等方面提出我国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徐碧涵 《视听》2018,(6):36-37
在中国动画民族化的文化背景下,动画人积极寻找中国动画的新形式,甚至一味模仿国外动画作为解危释惑的良方,以摆脱发展困境。但事与愿违,我们需要的是一条可行的中国动画发展之路,而融入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效的开端。戏曲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产物,以其在动画中的文化积淀为基础,研究戏曲艺术在中国动画中的提取形式,总结其应用规律,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中国动画,并得到国内外认可,对中国动画民族化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是个科技的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已经逐步深入到了动画创作领域.特别对于电视节目来说,动画技术的应用使得电视节目无论从策划、创意、构思,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真正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动画技术在电视编辑中的运用的探析,为电视美学寻找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水墨动画作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形式,在世界动画史上享有很高的盛誉,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CG水墨动画逐步成为未来水墨动画发展的趋势。尽管传统水墨动画在民族化之路上作出了一定的探索,但是,最为核心的特色仍需强化,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基因,延伸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艺术创作思维,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从叙事到镜头语言方面着手,提高CG水墨动画的可观赏性,从而将本民族传统文化转化为符合现代审美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12.
李斌 《声屏世界》2017,(5):66-68
全球化语境下,美国大众文化席卷世界,动画是其主要品种.面对美国动画的大举入侵,澳大利亚动画积极行动,采取多种对策,成效显著.在以美国为主的外国文化产品占据我国市场的背景下,我国应向澳大利亚取经,巧妙应对,壮大实力,推动本土动画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陈明  杨慧娟 《新闻传播》2023,(17):22-24
《中国古诗词动漫》《京剧猫》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样本、收视率颇高的原创动画,本文通过分析其成功原因,发现其成功之处在于国风审美的回归、极致品质追求与契合的价值观、打造了完整的IP价值链。根据当前原创国漫发展阶段,总结做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动画是受到了政府政策扶持、互联网公司入场布局、大环境下泛二次元用户激增及技术发展等多方面的利好。  相似文献   

14.
尼菲尔 《东南传播》2022,(6):126-128
新闻动画具有还原历史或是展现事实真相的功能,能替补新闻摄制因为条件限制的不足,通过动画还原事件真相,这种仿真动画可以让观众全面了解事件所发生的完整过程。本文透视国内新闻动画的发展现状,对新闻动画作品的案例分析,提出了新闻动画在传播设计中,不可科幻娱乐化、应保持内容完整性等改进建议,除了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口味”外,确保新闻动画的效应力、影响力、吸引力、引导力,为新闻动画作品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动画民族化的探索一直是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课题。人们反复研究、反复探索,试图寻找一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表现模式。事实上,中国民族化的动画,绝不是简单地用三维展示一些水墨化的镜头,用动画的形式重现一下《三字经》、《百家姓》、《二十四孝》、《四大名著》等传统故事这么简单,而是要把动画形式上的时尚性、视觉元素的民族性、内涵与思想精神的传统性和语言运用上的国际性四位一体、综合运用,才能真正走向中国动画在世界舞台上的辉煌之路。  相似文献   

16.
张一凡 《大观周刊》2012,(29):175-175
动画片是每一代人童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的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成长方式,审美倾向。然而这些大多来自于欧美或日本生产的动画片充斥着中国儿童的视线,占领着中国的市场,使得国产动画片在本土仍难有立足之地。深刻分析中国动画产业的现状,找出原因,把握住动画产业的发展趋势将有利于我国动画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梦蝶  秦文竹 《传媒》2015,(17):72-74
中国动画也曾经历过黄金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国产动画以别具一格的"中国学派"风格享誉中外.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动画却因种种因素走向式微,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动画强国.2015年7月热播的3D动画片《大圣归来》,上映单周票房突破3亿元人民币,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被誉为中国动画的华丽回归,似乎让人重新看到中国动漫"逆袭"的曙光.本文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现今国产动画走向式微的原因,并以《大圣归来》为例指出中国动画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石净波 《今传媒》2016,(12):151-152
目前,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全球化和新时代文化语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我国动画艺术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对动画创作及动画艺术进行革新,探索促进其发展的措施,已成为目前所要采取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新语境下我国动画生存现状,探讨了新语境下动画艺术的多样性、文化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并提出了一些新语境下动画创作的思路,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动画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动画创作与时代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19.
马媛媛 《传媒》2016,(9):78-80
近两年来,国产动画出现了《大圣归来》《小门神》等风格鲜明的原创作品,不过这些动画在对民族特色的追求方面仍存在种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画风中渐失中国韵味,故事内容缺少中国元素,文化表达能力方面缺乏现代视角等方面。本文通过对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中国动画应坚持走民族特色的动漫之路、建立有效的民族原创动漫激励机制,并在动画专业教育中增加民族文化比重。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动画产业是我国文化领域中新的一轮朝阳产业。在巨大的市场前景感召下,中国动画产业要一路走好,还需要少一些冲动,多一些理性,要坚守本土的民族意识,防范不良外来文化侵袭的政治图谋,才能规避发展中的风险,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