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弥尔顿是自由主义思想史上的核心人物之一,其<论出版自由>被认为是英国表达自由传统的开山之作.但更深入的研究显示,后人对弥尔顿的评价及其表达自南观常常存有诸多误读.本文从奠定弥尔顿表达自由观的理念基础切入,通过将<论出版自由>和<建立一个自由共和国的捷径>置于历史语境中深入解读,尝试对弥尔顿的表达自由观进行修正性的重释.  相似文献   

2.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他一生的成就主要不在新闻事业,但他主办过多种报刊,如<竞业旬报>、<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报>、<独立评论>和<自由中国>等.作为一位将报刊视为实验主义和自由主义"试验田"的思想启蒙者,胡适对新闻事业有着独到的理解.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他的新闻思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偶翻<申报>的<自由谈>,想起了张资平.此公在上一世纪的三十年代,曾经以三角四角名噪一时.他办了个乐群书店,出版<资平小说集>,还主编<乐群>月刊,在刊物上登出广告,声称要"搜印全集以飨读者",俨然是文坛巨子.鲁迅先生在<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一文中说:将<张资平全集>和"小说学"的全部精华提炼出来,"那就是--△".真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信息自由法令>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及美国联邦各机构对<信息自由法令>的执行情况,从中简要概括出美国<信息自由法令>及其执行情况对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实施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的"学术自由"是学术成果传播和发展的基础,而现实中学术期刊的"免责声明"却表明了这一自由的缺失.从学理的维度看,学术期刊(编辑部)是应然的学术自由享有主体;从法理的维度看,学术期刊的"学术自由"是《宪法》等法律保障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延伸.故而,学术期刊的"学术自由"应当得以落实和彰显.  相似文献   

6.
目前针对胡适少年时期思想的研究,通常使用的是胡适的<四十自述>及<我的信仰>(What I Believe).论文通过<胡适日记>及书信的记载,考察胡适的My Credo and Its Evolution与What I Believe的内容与成书时间,提出它们就是写作<四十自述>的最初蓝本.  相似文献   

7.
徐雁 《出版科学》2007,15(5):87-90
从启蒙到小学,再到中学而后大学,是人生道路上至关重要的阶段.本文通过分析《过去的中学--人生最关键阶段的教育和学习》《胡适选专业:大师们的大学生活》二书,回顾了施雅风、张维、钱穆、张思之、钱学森等成名人物自由学习,各具人文风采的中学生活,以及胡适、蒋梦麟等大师在大学里随意选择和调换科系的自由选学做法,意欲给现在的中学教育活动提供一点启迪意义,指出在高等教育制度上,学生如何选择科系,在中国的现当代是有着严重断裂的.  相似文献   

8.
对"图书馆自由"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4,自引:12,他引:62  
李国新 《图书馆》2002,1(1):16-21
起源于西方的“图书馆自由”的核心精神,就图书馆来说,是强调收集和提供资料的自由;对利用者来说,是强调从图书馆获得资料和信息的自由。“图书馆自由”观念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民权理论中的“思想自由”的原则。思想自由原则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在20世纪由“表现自由”向“接受自由”的拓展,直接引发了现代图书馆活动中的“图书馆自由”。“自由”总是与对自由的限制相伴而行。  相似文献   

9.
表达自由是"联合国为之献身的所有自由的试金石".目前世界上有关表达自由的全球性文件主要是1966年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两个任择议定书.它和<世界人权宣言>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构成了"国际人权宪章".区域性人权公约主要有1950年<欧洲保护人权及基本自由公约>(即<欧洲人权公约>)、1969年<美洲人权公约>和1981年<非洲人权与民族权宪章>.此外还有早于<世界人权宣言>7个月的<美洲人的权利和义务宣言>.[1]因两个任择议定书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并不直接涉及表达自由,本文所谓的人权文件不包括它们.  相似文献   

10.
苏蕾  王萍 《新闻知识》2008,(5):72-73
<独立评论>存在于1932--1937年,是20世纪30年代最富影响力的政府性刊物.围绕着<独立评论>聚集了胡适、丁文江、蒋廷黻、傅斯年、翁文灏、任鸿隽、陈衡哲等一批被称作"独立评论派"的知识精英.  相似文献   

11.
由蒋永福教授撰写的<信息自由及其限度>一书,以哲学的视角诠释了信息领域的自由及其限度问题.作者创新的思想、严谨清晰的表述,以及完整详实的内容,体现了学术与实践双重价值,具有历史与时代双重意义,堪称是信息自由领域研究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杜勇清 《今传媒》2016,(1):146-148
在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胡适(1891~1962)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本文试图对胡适的新闻思想作一现代的评述,对胡适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地位作一科学的评定,以求为胡适争回些许的公允与客观,并以此期盼胡适的新闻思想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知识自由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知识自由包括三个方面:知识持有的自由、知识接收的自由与知识传播的自由.ALA是知识自由的最早倡导者,其<图书馆权利宣言>实际上是知识自由宣言.在图书馆领域,知识自由主要表现为个人获取知识或信息的自由.知识自由是国际图书馆界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它也应该成为中国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知识自由理念与我国图书馆界普遍尊奉的社会教化观念和我国现行意识形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是并非不可调和.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自由"概念之内涵——以日本《图书馆宣言》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图书馆自由概念的发展历程,并以日本《图书馆自由宣言》为例,从六个方面对其做了分析说明,得出结论:图书馆自由实际上是建立在将其视为一“思想之自由市场”的重要公共空间基础之上,经由资讯传送者与其接受者自由及平等的利用,以作为图书馆所担负维系自由民主社会之存在的自律性权利。在图书馆的活动领域。国家(政府)所应扮演的角色,对于利用者而言,在于保障其自由、平等的图书馆利用权;就图书馆而言.则在于维护其自律性。  相似文献   

15.
1946年6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7月5日,胡适回国抵达上海,7月29日回到北平,9月20日正式接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回国,在知识分子中、在中共方面引起一些反响.胡绳于1946年8月发表<新文化运动的根、枝叶和所需要的阳光--为欢迎胡适先生回国而作>.文章认为,胡适是一个"有贡献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学者",是一个"历史上有功绩,而又不与朽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学者","在人民心上总是能保持受尊敬的地位的".  相似文献   

16.
民国报业大军中的旗帜(<自由谈> <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1912年<申报>经史量才接手后,采纳了黄炎培、陶知行、戈公振等人的意见,积极进行改革,其改革突出体现在副刊<自由谈>上.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酒的故乡,传说在神农、黄帝时便有了酒.据<太平御览>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而陶是用来盛酒的;<抱朴子>载:"黄帝造酒泉法.以曲米和成丹药";<素问>载:"黄帝命作汤液酒醴以为备."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中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两张晚报的新近改版与竞争无疑是今年以来上海报业市场上最精彩和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6年前,<新闻晚报>是以挑战者的姿态创刊的,拉开了晚报市场竞争的序幕.当时<新民晚报>正处于如日中天的地位.今年5月18日,传统的<新民晚报>以"革新者"的姿态开始"破釜沉舟",全新改版.而<新闻晚报>6月12日赶在欧洲杯足球赛开赛当天改版.  相似文献   

19.
林荣 《兰台世界》2005,(12):66-67
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实质来看是儒家文化."信"是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基本、最显著的伦理范畴之一,是儒家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和概念.本文以<论语>为依据,对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信"观念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叶锡环 《传媒》2010,(8):68-69
在"低碳经济"受到全球关注之际,<温州都市报>推出通讯<温州人瞄上了"卖碳翁">,借用"卖炭翁"这个文学形象,率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晦涩难懂的"碳汇"概念,反映温州人在国内率先尝试建立碳汇计量标准的做法以及蕴含的巨大商机.让人明白世界气候变化其实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在同题报道中显得不同凡响,获得2009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