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中国是文化的国度,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艺术重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植于民族历史的土壤之中,流淌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长河。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东西方交通要冲,著名的"丝绸之路"即横贯新疆的天山南北,东西方的文化也经过这条大动脉汇合于此。新疆是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和罗马  相似文献   

2.
孙梅 《编辑学刊》2002,(3):77-78
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全球化.某些西方国家以其强势经济推行其文化观念,企图在全世界实施文化霸权.作为一名编辑人员,应该对这一点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学习、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是我们发展民族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但这并不等于"全盘吸收",更不是"全盘西化".作为西方文化渗透的第一防线,编辑人员首先要起到"防火墙"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及其基础,并用其理论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输送"文化霸权"思想,造成了对其他国家自主权的挑战。借助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的热潮,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特别是发达的信息产业,不断地向其他国家输出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全球化已经悄然演变为西方主宰,它赋予了其浓厚的"西方性"特征。本文旨在运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提出应对措施,以提高我国广大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以建立自己的文化领导权,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最终达到提高综合国情来排斥"文化霸权"主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微博为民众提供了即时性的互动网络平台,微博具有的即时性、随意性、理想化特征,常使微博这个公共信息平台被网络上的水军利用。水军运用专业性传播手法,在微博上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投降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引控社会舆论的能力。正是某些西方势力通过其掌握的文化霸权,不断运用新的传播手段达到对非西方国家民族文化的控制,不断削弱这些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使民众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文化离心力。只有分析出微博上"文化自弃"的深层原因,才能坚守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反对微博上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投降主义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5.
体育传播全球化时代,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他们操控的全球传播体系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体育文化渗透,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国体育传播应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将"文化诉求"提升到战略高度,不断发展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应对体育传播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传媒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外影视剧、动漫、网络游戏、音乐等文化产品及其代表的西方相对发达的物质生活,一下撞入我们的眼帘,冲击我们的视野。而在外语教育界,为保证语料的纯正地道,英语教科书多选用英美报纸杂志中的文章。作者的创作有其独特的文化语境,描绘世界必然以自身文化的价值观为出发点,也会流露一种文化优越感和强势文化心态。若学生不能接受正确的引导,对西方文化不加取舍地照单全收,很容易滋生对民族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盲目追随的心理,导致大学生缺乏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甚至也缺乏爱国心。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即是经济合作的经济带,又应该是中国-东盟文化合作的融合圈。当今世界国际政治中,经济发展促进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推动经济的发展水平,以"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分析中国-东盟文化融合在文化实力现实差距、西方文化冲击、文化互动差异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并从政府、媒体、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文化例外"原则移用到我国对外的文化贸易纷争中时,既暴露出了自身的缺点,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因此,推动"文化例外"原则自身的完善,灵活使用这项原则,实现本国文化政策和WTO规则有效地接轨,是合理利用"文化例外"原则的前提.在"文化例外"原则的庇护下赢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以创意产业为主导,结合我国优势资源,实现文化产业国际地位的提升,才是我们解决国际贸易纷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的今天,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便捷。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与碰撞之中。近年来,一些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在中国日趋流行,得到相当多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而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则备受冷落,节日仪式的纪念意义和文化传承缺失,端午节变成了"粽子节",中秋节变成了"月饼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和运用传播仪式观来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从传播仪式观的阐释入手,了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与传播的仪式观具有共同的核心理念,然后通过介绍俄罗斯圣彼得堡红帆节这一案例,分析其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特点,探讨俄罗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经验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动漫产业的文化身份危机源自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问题.动漫产业以其独有的艺术功能和审美意趣,对民族国家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建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动漫产业在"现代化"的愿景下不可避免地遭遇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制约.动漫产业强势国家在动漫传播过程中不断输出自身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对他国文化身份进行潜在的威胁和压制.以<最游记>、<中华小当家>、<功夫熊猫>等为例,可以发现动漫文化帝国主义对他国文化身份的改写、转换以及不对等的叙述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靖霖 《现代传播》2014,(4):161-162
长久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侵袭,传统的东方文化退居一隅。好莱坞足以通过对世界电影产业的控制,使当前阶段的文化劳动力皆为其所用,形成"文化的帝国主义"概念下的"文化劳动的新国际分工"(NICL,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Culture Labour)现象。①东亚电影产业中,目前发展较为引人注目的应是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电影产业,如何在长期依附西方电影产业而产生的文化"后殖民"状态中,透过中日韩电影产业的合作,继承和弘扬东方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王虎 《东南传播》2014,(1):49-51
微博为民众提供了即时性的互动网络平台,微博具有的即时性、随意性、理想化特征,常使微博这个公共信息平台被网络土的水军利用.水军运用专业性传播手法,在微博上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投降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引控社会舆论的能力.正是某些西方势力通过其掌握的文化霸权,不断运用新的传播手段达到对非西方国家民族文化的控制,不断削弱这些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使民众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文化离心力.只有分析出微博上“文化自弃”的深层原因,才能坚守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反对微博上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投降主义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3.
穆玉洁  王春芳 《新闻世界》2012,(11):160-161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了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文化的传播需要载体,于是新闻媒体与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媒体与社会文化在发展趋势上具有总体的一致性,我国传媒要想在世界传媒之林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需要体现民族特性。民族文化传播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并吸收西方文明,凤凰卫视在促进民族文化现代化方面做着积极的探索。我们可以从凤凰卫视的办台方针、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媒体人的文化素养等方面看到她对于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发展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正在无文字时代或无文字民族中,口耳相传是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这种世代相传、无形又强大的文化力量潜移默化地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形成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口述档案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仅关系密切,并由于二者众多的相似性,口述档案还会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民族文化传承与口述档案问题的提出文化是某一社会群体创造的社会成果,是人类印记的总和,也是民族形成的核心要素。"传承"一词最初是民俗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西方文化霸权和文化同质化背景下,电视节目需要创新,创新的动力和方向应是追求文化自觉,融消费认同于价值认同之中,提升传播感染力、影响力,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并以此促进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卫华 《现代传播》2012,34(11):21-26
五四新文化运动由学者发出"打倒孔家店"的断言,十年"文化大革命"来自政治层面隐喻式的对"孔老二"的贬斥,体制转型期我国公众对西方信息理想化误读带来的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传播的结构性断裂。西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这三个传播断层对传统文化的逐次剥离,导致公众文化价值取向的困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需要对此进行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17.
文化固本是在文化全球化、文化本土化进程中,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传播民族文化意识的根基。本文以《功夫熊猫》为出发点,探讨这部电影的真实内涵,挖掘美国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借用电影产业以达到"文化美国化"、"文化本土化"的目的。从而得出,如果想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保留自己的文化原味,传播本族文化精髓,就首先要做到文化固本,继而才能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复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全球化发展,网络文化已经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景致,也出现了一个全球性的市民社会,但网络文化在引起种种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系列影响-文化侵略,这就要求各个民族文化都发场自己的优势,并在强大西方文化的攻势下保持自己的文化传播。本文度图从文化传统、经济制度等方面阐明中华文化的优势,从而指明中华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虽然出现了裂痕,但其内核依旧,她不仅面临挑战,同时也获得了学习、借鉴、发扬光大的机遇,基生命力是强大的。  相似文献   

19.
李月 《兰台世界》2012,(4):57-58
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曾在清华大学教授翻译术的课程,在学衡派所办的月刊《学衡》上发表过大量译著。著作有《吴宓诗集》、《吴宓日记》等。吴宓通过译介,有意识地归化整合传统文化,归化西方文化,用一种新思路来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建构。由于吴宓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  相似文献   

20.
陈卓威  王雅姝 《新闻界》2013,(20):38-41
川西"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区域千百年来藏、羌、彝、汉、回等多民族杂居,多种民族文化在此相互交融、适应和沉淀,形成了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特色。在推动该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民族影视文化由于直观化、视听化的表现特点,能够将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好地呈现给大众,成为了重点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之一。川西"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影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建立常态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挖掘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影视题材;拓展民族影视文化的多元传播渠道;开展影视文化的跨产业跨区域合作,更要依仗这片多元文化的沃土,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研究和提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