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邢彦辉 《青年记者》2006,(22):75-76
传媒产业生态链主要由资源供应链、产品生产链、市场销售链和信息反馈链4部分构成,这也是传媒产业从投入到生产再到价值实现的一个完整的商业循环过程。资源的供应链包括资金供应链、技术支持链和智力支持链。技术方面的资源指与媒体相关的高技术的投入;智力支持链包括对媒体生  相似文献   

2.
刘国彬  李佳 《新闻前哨》2010,(12):46-46
活动营销.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对电视行业影响最大、对电视产业贡献最大的词语。电视台从“卖内容”、“卖广告”到“卖活动”,从过去靠资源到如今靠活动,活动营销已成为进一步提升电视媒体影响力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3.
电视编导作为电视产业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人物,其思维方式和办事方法必然对整个创作团队的效率和方向产生重要的影响。创新是当前电视创作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也是编导自身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论述了电视编导创新创作思维的相关策略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游戏产业一并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我国,传媒业尤其是传统传媒行业与游戏产业的结合十分有限,媒体行业如何借力于游戏产业的丰富资源,拓展出相应的运营和盈利空间,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选取电视游戏媒体为研究对象,试以产业经济学中的SCP理论基础框架,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效果三个方面,对我国的电视游戏媒体目前现状作简单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土化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电视领域的一个显著的现象。这个早已被许多跨国公司在全球化产业运营中视为ABC的概念,在我国电视业已成为逐渐关注的话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家已经批准了一批境外电视频道进入中国的电视市场,这是电视本土化(以下简称“本土化”)受到关注的首要的现实原因,另一个原因是随着竞争的加剧,电视的分众市场和区域市场越来越到位,在央视和本省卫视的挤压下,地方电视及其地面频道的制胜之道就是本土化。  相似文献   

6.
省级电视媒体是我国电视产业的重要组成力量,其繁荣直接关系着我国电视的产业竞争力和传播影响力。目前,中国电视正面临观众总量增长接近饱和、观众总体收视时间下降、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广告收入成长空间有限等问题,导致省级电视被迫进入抢占市场份额的“战国”时代,并充分发挥了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展开了对电视资源的跑马圈地。处于中原的河南电视也充分发力,在深入分析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有效依托独特资源优势,成功实现河南电视中原突围。  相似文献   

7.
王超 《新闻实践》2014,(5):59-60
核心阅读:有人认为,家庭应用"盒子"最大的功能是在网络视频上,传统的电视媒体,原有的电视终端——有线电视机顶盒,将因其功能单一、体验差等原因逐渐脱离用户的视线,从而造成收看传统电视的人群数量(特别是年轻人)逐年减少,传统电视的收视率也大幅下降。由此,传统电视媒体终将逐渐失去其主流媒体的地位,互联网电视机顶盒背后所代表的开放式互联网视频服务,终将颠覆整个电视产业。传统电视产业的发展真的会走向终点吗?作为一名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笔者试着从传统电视的角度谈谈"盒子"对传统电视行业的冲击和应对。  相似文献   

8.
中国体育媒体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具有了自身特有的产业特性.论文以体育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这两个体育媒体行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为例,分析了他们各自的发展状况、类型和盈利模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体育媒体产业的形成、发展过程与现状,为体育传媒产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在不断的推进电视媒体的集团化改革,但是由于其改革涉及到了一系列的客观原则,其产业运行模式无法一步到位的实现,因而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电视媒体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电视媒体改革的原则,最后为新时期下电视媒体产业改革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哈彦峰 《新闻界》2006,(5):100-100,77
一、我国电视产业现状 当前,我国电视产业蓬勃发展,大量电视媒体相继进入市场,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电视业内收视争夺战、覆盖争夺战、人才争夺战、广告争夺战愈演愈烈,并直接导致电视收视市场的进一步分化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  相似文献   

11.
梁刚建 《传媒》2014,(5):28-29
正《中国广播影视》杂志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的刊物,其连续九年举办的"TV地标调研"已成为业界一个权威和品牌。于2013年12月完成的"TV地标(2013)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其采集的数据完整、充实并可靠。笔者曾兼任社长的另一份广电产业媒体《综艺报》,一年来也披露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笔者把这两者进行了组合,并参考其他的研究数据,从中可以帮助我们窥见2014年的产业发展趋势。电视仍然是受众最广泛的媒体2013年初,"北京地区电视开机率已从70%下降到30%"的消息被大量转发,"唱衰电视"的声音甚嚣尘上。事后证明,这完全是一个乌龙新闻。  相似文献   

12.
罗曼 《新闻窗》2006,(5):46-47
收视率是衡量电视媒体工作的一个标准,也是电视媒体产业效益高低的关键。为了尽量提高或保持一定的收视率,各电视台纷纷强化对收视率的分析和考察,寻求对策。影响电视收视率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包括了内在的因素和外在的因素。笔者认为,影响电视收视率的主要因素是由其内因来决定的。影响收视率的内在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节目因素、名牌效应因素、自我宣传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体也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品牌化是广电媒体经营的必然趋势。品牌是识别商品最重要的标志,商品的营销意识已经逐渐渗透到电视产业中。电视媒体逐步在核心上精准定位,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和一套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14.
传统媒体发展遭遇危机,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地面电视频道,为节目生产所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无法通过广告变现,这已成为阻碍地面电视媒体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传统电视依赖广告创收的单一商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经营,需要在资源整合和内容整合的基础上,找到新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依托电视媒体影响力和传播力而形成切割关键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利益的能力,是传统电视突围一个可能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马梅  尚文 《今传媒》2016,(5):8-11
随着由数字网络技术支撑的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因自身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效力与模式,在现代传播体系中占领了重要的地位.电视综艺节目作为视听产业的支柱产品,是使观众与电视台产生黏连的重要途径,但是仅依靠传统的电视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做好电视综艺节目的品牌传播对于电视行业的主体发展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品牌传播为切入点,在分析媒体融合对电视综艺节目品牌形成影响的同时,探究如何利用媒体融合进行电视综艺节目品牌的塑造与传播,以及在媒体融合语境下电视综艺节目品牌发展应规避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电视"的新兴产业,被称为电视融媒体。在我国,电视融媒体产业主要有广电上市中心和视频网站,还有终端硬件厂商。这一领域被称为"互联网+",从这些"互联网+电视"的创新举措中,我们可以考察中国当下融媒体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毫无疑问,电视剧是最受电视观众欢迎的节目类型之一,但鉴于电视剧的制作、采购、播出以及观众收视心理等特征,如果电视媒体过于依赖、看重电视剧,那么大到整个电视行业及电视产业,具体到一家电视台、一个频道,早晚会走入一条死胡同。因此,61号令的出台及执行,对规范国内电视行业的行为和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视媒体间日益明显的竞争态势,以及新兴媒体对电视媒体收视状况的冲击,我们在感慨十几年间电视产业大踏步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作为电视媒体从业者、管理者和经营者们身上的压力。此时此刻,我们必须学会用不一样的角度看待这个行业,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个事业。换句话说,原有的粗放经营  相似文献   

19.
教惟东 《记者摇篮》2004,(8):41-41,43
电视多样化经营是电视产业多方位、成规模发展的一种生产和管理方式.同时,更是一种战略。它是电视业早已开始实践并逐渐在理论上进行系统归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0.
提及电视行业,人们至少应该从三个维度进行结构。其一是内容生产,即传播媒介生产的具体节目(栏目)。其二是产业运行,即电视作为工具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其三是技术创造,即电视作为主流媒介所利用的技术发明。本文从产业运行维度出发,运用菲利克斯的价值棒理论,消费意愿、生产意愿等四个基本要素出发,梳理电视产业的发展。并分析在"OTT"浪潮下电视产业的变化和其价值链的重构。最后总结其"OTT TV"发展所需的必要条件,以期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