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等学校ISO9000认证"热"与"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映霞  李华 《高教论坛》2007,(2):169-171,F0003
高等学校对ISO9000认证表现出了“热”与“冷”的两种反映,本文通过对ISO9000认证高校的实证分析,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就普通高校如何公正客观地看待ISO9000认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促进我国高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美国高等学校认证评估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认证,是对达到或超过最低教育质量标准的教育机构地位的确认。高校评估是指对上述地位确认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质量认证手段,促进高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美国高等学校的质量认证和评估是依靠非政府、非营利的认证机构,通过同行评议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澳门高等教育因急剧发展而使质量问题日益浮现,由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国际机构评估认证等几方面构成的质量评估保障体系显得单薄乏力,在评估关系、评估机构、评估指标、评估法制、评估结果的运用等方面均处于滞后状态。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保障重构和引进的抉择过程中,澳门很可能选择后者,但这同样面临着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除了高校内部的自我质量保障以外,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评估与评价等形式对高等教育进行外部质量保障。专业认证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为我国所借鉴,在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桎梏,主要表现为社会评价作用发挥有限、制度建设不足、国际化严重滞后。要保证专业认证的顺利发展,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专业认证的社会评价作用,大力加强认证制度建设,并把不断推进认证国际化作为长期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澳门高等教育因急剧发展而使质量问题日益浮现,由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国际机构评估认证等几方面构成的质量评估保障体系显得单薄乏力,在评估关系、评估机构、评估指标、评估法制、评估结果的运用等方面均处于滞后状态。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保障重构和引进的抉择过程中,澳门很可能选择后者,但这同样面临着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我国开展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二十年来,湖南省高校专业认证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认证水平位于全国前列,高校通过专业认证受益良多。同时,也存在着高校参与专业认证意识较弱、“重认证轻整改”现象较为普遍、通过认证的院校和专业分布不均衡、区域内专业认证或评估的实践探索有待加强等几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全省组建各类专业评估或认证委员会、建立省高校本科专业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价系统、建立高校专业质量评估结果发布制度、本科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高校专业认证信息管理系统和专业认证的激励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印度高等教育质量新评估方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度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是一种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相结合的评估与认证模式.其中,在外部评估中,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占有主导地位.2007年,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制定出台了新的评估方案.新的评估方案在原有的评估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分化了主要评估指标内容,突出了高校为社会服务和创新功能的考察.同时新方案在对各项评估内容进行测定时,提高了测量的可量化程度.国家评估与认证委员会还注重吸收、发挥学生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积极作用.印度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评估策略应该不同于普通高校.文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概括出中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问题的根源:师资质量和科教冲突的管理制度等软件因素比经费投入和生师比等硬件因素影响更大.其次,通过对英、美、日高等教育认证和评估模式特点进行分析,其中重点剖析了美国大学排名的"双轨制"——世界大学排名和国内大学排名分别聚焦科研指标和教学指标的评价逻辑,揭示了发达国家在保证质量底线的认证评估基础上,实行分类评价与一流大学坚持科研导向的内在逻辑.最后,结合中国目前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快速调整的外部环境,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秩序重建"方兴未艾的状况,提出目前中国一流大学本科评估的基本策略应聚焦"科教融合"等过程性指标,并且以"单规制"进行.  相似文献   

9.
匈牙利认证委员会自1992年成立至今,一方面积极开展八年一轮的院校认证,另一方面对各高校总体发展、学位改革、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估与监督。作为匈牙利独立的唯一的高等教育院校认证与质量评估的官方机构,其职能在于监控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完善评估体系。其认证与评估是专业和客观的,依法执行评估流程,公开透明,并出台了自我评估报告,以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非常高兴到齐鲁师范学院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关于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一些看法。齐鲁师范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之后,具备了办普通本科教育的资格,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其本科教育是合格的呢?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影响怎么样?通过什么来反映?要回答这些问题,就涉及到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所谓合格评估,实质是对高校整体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的认证。所以,这种评估也叫认证评估或认证。这就是说,只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办学能力通过了合格认证,才能  相似文献   

11.
Quality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volve more than mere compliance with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mandates; given the complexity of the decisions involved in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this concept, quality, can be analyzed as symbol and performance. This paper utilizes translation as heuristic to analyze the implementation of US institutional accreditation in Mexico. Such analysis unearths the power relations that underpin the emergent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quality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中北部高等教育会的认证在美国具有很高的地位。本文介绍了美国中北部高等教育委员会开展的对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质量改善项目"和"学生学习评估工作坊"两项认证活动,阐述其认证体系的内容、认证过程以及特色。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在形式上要重视高校的自我发展;在内容上要考虑社会需求,重视"人"的价值;评估活动要着眼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围绕高等教育质量所形成的理念、信念、价值及由此所衍生和发展起来的相关制度、行为、惯习、物化载体等的有机体。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高校是质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主体,师生是质量文化的直接创造者,质量评估和认证是质量文化创新发展的推进器。质量文化建设是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高教界面对社会关切的有效回应,是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显示屏"。加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质量价值,打造基于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组织体系,构建内外结合、合作共治的质量保障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程炜 《丽水学院学报》2010,32(4):123-128
高校学生评价直接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全文较详细地比较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发表的《高等教育学术质量和标准保证的实践准则》第六部分:学生评价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以为我国高校的学生评价的建设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多维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质量自始至终都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直接关系到一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有必要从终身教育、适应性、质量与数量的统一、目标与过程的统一、质量标准的权威性与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信用制度的建立等多方面探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质量认证是保证和提高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美国国际商学院联合会基本情况、认证程序及认证标准的介绍,引发了对我国专业评估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美、英、德、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维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英、德、日等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采取了多种不同的维度,包括学术声誉-求职就业成功率-招生标准、行业用人标准、毕业生学习产出、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教育构成要素、教育服务质量等,为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中得到成功运用的全面质量管理(TQM)理念和方法和机制设计理论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可以为教育质量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本文首先回顾了对教育指标体系和教育指数的相关探索,总结了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构建的模式,为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提供参考。结合我国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目标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趋势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提出的具体要求,本文提出了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构建的可能途径:以CIPP框架为出发点初步构建并不断完善指标体系;基于效度证据选择投入、过程和结果指标;建立多方参与的综合评价系统;基于质量标准科学地使用和解释指数;在评价质量水平时兼顾公平。同时,为落实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我们认为,还需要一系列教育实证研究的支撑,未来研究应关注数据链接和填补、质量指标的本土化效度验证、不同水平指数的效度验证、“互联网+”时代的指数构建、综合指数合成方法的比较、结合质量标准的指数使用案例,以及融合质量水平与公平的指数构建等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认证来进行的。美国南部院校协会(SACS)作为美国六大地区性认证机构之一,在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和分析美国南部院校协会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认证标准及认证程序,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和质量保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