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
特岗教师“来源结构”合理与否,不仅是衡量特岗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相关特岗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广西特岗教师为例,通过对特岗教师的性别比例、学历结构、毕业院校层次和拟任学科等八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特岗教师“来源结构”呈现性别比例失衡、学历结构基本合理、师资来源以地方本科师范为主、民族分布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好、大多具备从教资格,但整体从教水准良莠不齐等特点。鉴于此,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更多男性进入特岗教师队伍;优化特岗教师学源结构和地源结构;提高省内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继续利用特岗政策优化农村中小学学科设置等,进一步完善特岗政策,提升特岗师资质量,促进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特岗教师"来源结构"合理与否,不仅是衡量特岗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相关特岗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广西特岗教师为例,通过对特岗教师的性别比例、学历结构、毕业院校层次和拟任学科等八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特岗教师"来源结构"呈现性别比例失衡、学历结构基本合理、师资来源以地方本科师范为主、民族分布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好、大多具备从教资格,但整体从教水准良莠不齐等特点。鉴于此,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更多男性进入特岗教师队伍;优化特岗教师学源结构和地源结构;提高省内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继续利用特岗政策优化农村中小学学科设置等,进一步完善特岗政策,提升特岗师资质量,促进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威宁县“特岗计划”实施的经验、成效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宁县是贵州省招聘特岗教师最多的县。其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其“特岗计划”实施经验主要是:实行中央、省、市、县四级“特岗计划”;从政策上保障特岗教师工资及待遇的落实:为特岗教师在岗位晋升方面提供发展空间。主要成效是:教师来源从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化:改善了师资学历、学科、年龄以及性别结构的不合理;缓解了教师总量不足,特别是山区学校教师长期短缺的状况.保障了“两基”达标,提高了教育质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级财政负担。主要建议为:加大特岗教师转编后的资金支持,延长转移支付期限,仅靠县级财政压力巨大:解决特岗教师住房困难问题.使之安居乐业;学前与高中学段纳入“特岗计划”:逐步建立规范的特岗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知网期刊为数据源,检索了2006—2016年间发表的684篇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特岗教师"这一主题分别从文献发表年代与数量、文献来源、作者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五个维度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我国特岗教师研究主要围绕"特岗教师计划"政策、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等三个主题而展开,总体上沿用一种研究范式,多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来分析"特岗教师计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创新性不强,且停留在问题表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未来特岗教师的研究应加强对特岗教师现状的反思及"特岗教师计划"政策的探索,以多元综合的思维方式审视当前特岗教师领域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1省13县的实地访谈和调研数据,对"特岗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该计划的政策目标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短缺、"县招"动力不足的问题,中央财政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以此帮助农村地区补充教师.本文发现,"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县级招聘农村教师的动力,辐射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特岗计划,并逐步形成了以"国标—省考—县聘—校用"为基本程序的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补充机制.但是随着实施规模的扩大,"特岗计划"支出面临新的挑战:一是部分地区突破编制限制,造成国家财政供养压力;二是"特岗计划"的长期实施加大了地方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度;三是"特岗计划"的扩大化与攀比化倾向,进一步加剧了中央财政负担.为发挥"特岗教师"中央专项资金的引导性和激励性,本文建议,提高艰苦岗位生活补助金比例,实施按岗补助的财政投入政策,岗编分离.  相似文献   

7.
孙芳芳  孙学妹 《教师》2014,(14):122-123
为了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情况,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特岗计划"。到2014年为止,"特岗计划"已经实施了八年多,为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年轻特岗教师。特岗教师的到来,为这些地区的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缓解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与结构化失衡的问题,促进了农村贫困地区规范办学与我国教育的公平发展。然而,特岗教师多在条件艰苦的学校从教,这些学校多为薄弱学校,存在众多不利于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因此,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不仅需要其自己的努力,更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自2006年"特岗计划"实施至今已8年,为了了解该计划的实施成效与问题,在儿基会和联合国教育部支持下,"特岗计划"项目河北调研组在2011-2012年两次赴XX县进行基线调研。通过对该地区特岗教师情况的调查,试分析"特岗计划"政策在XX县的实施情况,并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自2006年"特岗计划"实施至今已7年,为了了解该计划的实施成效与问题,在联合国儿基会和教育部支持下,"特岗计划"项目贵州调研组在威宁地区进行了为期12天的基线调研。通过对该地区特岗教师情况的基线调查,分析"特岗计划"政策,并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特岗计划"实施五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结构,拓宽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相关部门应继续完善有关政策,优化相关制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11.
"特岗计划"与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9年开始,河北省被纳入国家"特岗计划"实施范围,首批招录"国家特岗教师"5 178名,"地方特岗教师"2 000名。通过对河北省高师院校毕业生特岗教师考录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整合现有制度资源,实施"顶岗实习支教+特岗计划+教育硕士"一体化的教师培养方案,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改善河北农村中学师资队伍结构,整体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是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所实行的一项特殊政策,对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基于此对“特岗计划”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即突出文化与经济等社会生态因子与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交互机制研究,加强学科特岗教师培养机制及“硕师计划”的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发现,吉林省通过实施"特岗计划"有效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缩小了城乡师资差距,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了农村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创新了教师补充机制,深化了用人制度改革。需要注意的是,"特岗计划"需要逐步建立自上而下的专业发展方案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四年多来,农村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特岗教师对环境不适,心理问题无人关注;教学任务过重,工资待遇过低;教师入职后没有进行后期的跟踪管理,众多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教师流失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如下的相应措施:创造良好氛围,加强对特岗教师的人文关怀;合理安排特岗教师的教学任务,并相应提高其工资待遇;加强对特岗教师的后期跟踪管理与服务,做好宣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特岗计划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特岗计划"实施10年以来,有力地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紧缺的状况。然而调查发现,"特岗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在特岗教师任职岗位的制度保障、培训体系、招聘和分配岗位以及特岗教师生存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岗计划"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得特岗教师的任职岗位、培训、工资和生活等方面得到正常、合理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发现,吉林省通过实施“特岗计划”有效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缩小了城乡师资差距,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了农村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创新了教师补充机制,深化了用人制度改革。需要注意的是,“特岗计划”需要逐步建立自上而下的专业发展方案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代教师教育》2015,(4):76-83
特岗教师是在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下,为了落实中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现实困境,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形成的特殊教师群体。作为特殊的教师群体,有必要对这一群体的整体状况给予充分了解,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特岗教师队伍建设和完善发展对策。本研究通过对梨树县特岗教师的问卷调查,从教师的所学专业与学科一致性,专业发展现状和认同感三个方面入手,试图准确掌握特岗教师的专业对口情况,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水平,以及特岗教师是否对自己的职业具有较高认知水平,职业情感状态是否良好等,为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调查显示,云南省有90.7%的特岗教师有流动(调动)及流失(改行)意愿。特岗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的影响因素多样,根本原因在于脱离本乡本土、生存条件较差、专业支持匮乏。论文提出,为稳定特岗教师队伍,应优先招聘本地生源师资,并打通服务期满后的跨县调动渠道;岗位分配中加强人文关怀,考虑教师的婚恋状态并保障基本生活条件;采用逆差序的待遇补偿机制,提高偏远艰苦岗位特岗教师的补助标准;统筹制定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为特岗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加强乡村学校内部治理,鼓励特岗教师安心从教。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教师总量不足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中&q-2006年颁布“特岗教师计划”。本文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特岗教师计划”重点扶持的A、G、Ls_-gN研究对象,通过对三县148名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调研,分析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并提出相应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