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名师工程中,评上名师的人,头上大多都有一顶“官帽”,成为名师的普通教师,大多希望自己能走上校干岗位,校长们也都以把名师推上校干岗位作为对名师的安抚与激励。这种现象,不仅是对名师资源的浪费,也使教育行政化对教育的腐蚀更加严重。杜绝“名师”与“官帽”之间的畸形嫁接,不仅是教育摆脱行政化的一个必要环节,也是净化学术风气、回归教育宁静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去行政化是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和集中体现。中小学校长则是其中的关键对象。校长职级制旨在通过改革校长人事管理制度,摘除校长“官帽”,进一步理顺政校关系,实现“促校长专业化,去校长行政化”目标。然而,校长职级制实施后,校长有形“官帽”虽被摘除,隐形“官帽”却依旧存在。以教育行政化表征校长“官帽”为研究出发点,梳理校长“官帽”由来,分析校长“官帽”弊端,总结改革有益实践,重点剖析校长隐形“官帽”表现,从校长“官帽”“可摘”“乐摘”“顺摘”三个层面提出优化策略,助力改革真正摘除校长“官帽”。  相似文献   

3.
“名师”因何而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尤其是“科研兴校”、“特色化学校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校本课程”、“校本研究”、“校本培训”等一系列新理念的兴起,不仅变革了传统的学校观念,更是前所未有地把教师推向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与核心位置,教师角色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期待。正因为这样,以培养“名师”、打造“名师”为主题目标的“名师工程”成为各地和各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与目标。那么,“名师”因何而名?1.“名师”是倾其所爱为教育的奉献者为教育倾其所爱,无私奉献是名师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摘     
积极造就名师 名师,是教育思想、教育经验的一座座宝库,是师德、师品和师表的统一。在名师身上,充分体现了教师自尊与受尊的正向统一。一方面,他们经过自己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在教育岗位上取得了杰出成就,对社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他们的劳动成果又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公众的敬慕和同行的推崇。 要发挥名师效应,就必须积极造就和大力推出“名师”。有一位专家说过,中同并不是没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学校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可以推动“名师”与周围同伴实现互助性发展,借助于“名师”的专业引领,破解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以他们的行为对周围的同伴起到有效的示范。“名师”在实现自我专业理想的同时,也会体验到专业发展赋予生命的意义。为此,对“名师”实施项目管理是当前“名师”专业自主性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朱庄煤矿全面推行“名师带高徒”教育模式,把各系列技术比武获得前三名的选手推选为“名师”,与职工结成技术对子,签订师徒合同。并通过举办模拟训练、技能竞赛、换岗训练等活动,引导青工岗位学技术、岗位钻业务、岗位上台阶,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实际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学技术、比技能的热情情。  相似文献   

7.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走近名师”栏目,以自我叙事方式展现了部分中学历史学科名师的精彩人生及所取得的不俗成就。从2008年第1期到2010年第8期,先后介绍了“困学苦旅”的李惠军、“突破思想的边界”的王雄、“重知厉行”的李明海、“承担起历史教育的使命”的戴加平等名师的成长故事。他们大多不但年富力强,具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与非凡的资历,而且所蕴含的大气、底气、灵气、人格魅力、专业功力及引领张力也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林彤 《福建教育》2023,(1):10-11
<正>2006年9月,作为福州市鼓楼区首届名教师的我带着上级领导对“名师办学”的期待,走上了“校长”管理岗位。从“名师”到“鼓楼区领衔名师”再到“福州市领衔名师”,从“校长”到“骨干校长”再到“省名校长”,16年时光荏苒,我一直在思考,“名校长”“名师”是否可以兼顾?角色之间是相互成就还是相互消耗?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名师名校长”,我认为此“名”在于好学、乐研、善思、立志、立言、立行。深怀教育情怀、涵养专业素养、提升管理能力,于细微见显著、立平凡存卓越,磨砺以须、倍道而进,方能使校长兼顾双重角色、做到相互成就。  相似文献   

9.
□“作为名师,也要不断完善自己,我感觉压力很大,如果止步不前的话,名师会‘分分钟’不名!因为名师工作室只有两年,我最想做的事是让自己和学员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再产生一个质的飞跃,让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做得更好。”□说到今后名师工作室的发展时,唐朝霞老师对前景很有信心。目前,她还在筹备几件事:“请进来”,请好的专家来做讲座;“走出去”,带着学员一起到教育比较先进的地区去学习;就地取材,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0.
方健华 《现代教学》2011,(12):79-79
在学校教育与教学实践中,名师起着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等作用,名师成长的实质是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才的专业化高度发展过程,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过程。名师的成长,体现了周期性与阶段性规律、共生性与复杂性规律,也表现出“师承效应”与“转益多师”规律以及“马太效应”与“期望激励”等诸多规律。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来,我市先后被评上浙江省特级教师9人,宁波市名师13人。过去,在当地各县(市、区)中也算名列前茅。时至今日,令人不容乐观的是“名师走穴、跳槽、择校”现象严重,系统内外颇有微词。长此以往,将有违于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于名师培养的初衷与期望,更使广大老百姓感到痛心和难以理解的是这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何时了?从我市的情况看,在9名特级教师中,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干到退休的只有2人(其中1人为教研员),被上级业务部门抽调去的有2人,被其他学校(大城市、民办学校等)挖走的有2人,转到行政岗位(脱离教学一线)的有3人。于是,人们大声疾…  相似文献   

12.
教育界主张教育应当“去行政化”,但学者们从外部寻找的“去行政化”路径,效果不明显,亦不合理。在考查内部的教育行政规定后发现,教育行政化的根源是教育行政规定的非规范化和非科学化。因此,应首先推动教育行政规定规范化与科学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名师出高徒”,这是我国千百年来的古训.千真万确。今天,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社会与人民对名师的渴望和呼唤越来越强烈。因此,近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地的中小学校都在忙着评选自己的名师,实施所谓的“名师工程”计划。暂且先不说这类评选是否合理与公平.也暂且不说这类被评出来的“名师”是否货真价值与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呼唤名师,教育改革催生名师,于是各地各级中小学名师评选活动便应运而生。最近几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非常注重名师队伍培养,都在“打造”名师。然而,名师热背后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抓好名师的评选、培养和使用对于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理念超前、业绩卓越的教师队伍,意义是深远的。但我们应该看到,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评选的名师都具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无论是师德修养、教学艺术和水平、教科研能力都是一流的,是名副其实的名师。然而,有些学校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对“名师”的真正内涵理解不够,急功近利,评选与考核名师的政策不科学,致使评选出来的“名师”名不副实,不仅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反而冷了不少一线教师的心。笔者认为,校级名师评选与培养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送教下乡”是学校间、区域间进行的一种有效教研活动,其实质是对乡村教师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的指导与扶持。开展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名师“送教下乡”可有效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加强城乡教师交流与沟通,它不仅能为广大农村地区教师送去先进教育理念、新知识、新方法,还可以锻炼骨干教师、名师、优秀教师的自身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广大教师“教育强国”的思想意识,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成尚荣同志在《人民教育))2009年第1期提出了“名师应当是思想者”的观点。一、名师应当有也必须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主张,是名师成长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它关乎名师的文化品质和教学品位,也关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主张是名师“教育自觉”的关键性标志。名师应当是思想者,是“反思性实践家”。思想者、反思性实践家存在的价值之一,就在于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政府控制型教师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师范院校的行政化由于政府职能过度扩张而导致政事不分与政事一体化,政府职能越位,导致师范院校行政化而成为政府的附属部门,从而使政府直接控制、管理师范院校的行为“合法化”,师范院校丧失其应有的办学自主权,窒息了发展的活力。师范院校的行政化容易导致:首先,政府“把各级各类院校按照等级秩序纳入到政府系统,使得各级师范院校不仅是办学机构,也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延伸眼1演”,因此,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实际上直接控制着师范院校的运行,这样师范院校容易丧失其独立性,丧失其应有的…  相似文献   

18.
由于教学名师工程实施之前,大多数优秀教师被官员,加上名师评选中评选指标被模糊和普通老师被参与,导致名师工作陷入困境。通过完善评选标准、实施梯队式培养,在理念和实践上让高校去行政化,名师工程的深入实施将推动大学回归教育本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教而优则仕”和“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的缺失”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校名师制度”的概念,认为科学合理的校名师制度,应按照特定程序,在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每年从学校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中评选出约定数量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上有突出成绩的教师为学校名师,给予特定待遇。  相似文献   

20.
名师网络工作室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的一种教师专业组织形态,发挥名师的引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应用与优化配置,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是名师网络工作室建设的应有使命,也是实践中的建设目标之一。基于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的运作方式,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实践案例,提出了名师网络工作室支持乡村教育振兴的三种模式,即“工作室+学科组”定向帮扶模式、“工作室+学校”整校提升模式、“导师团+学校群”区域推进模式,并介绍了三种模式的特征和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