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诵读古诗文将为每一名学生的终生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使孩子们腹有诗书气自华,让中华  相似文献   

2.
在引领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经典对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性。于是我抓住小学生正处于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这一有利时机,以"小组合作、竞争"引领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古诗词、《论语》、成语故事诵读,以此来促进学生诵读经典。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在经典的海洋里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似文献   

3.
近五年来,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全校启动"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工程。学生们在经典古诗文诵读中汲取了做人的精神力量,正如苏轼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似文献   

4.
近五年来,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全校启动"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工程.学生们在经典古诗文诵读中汲取了做人的精神力量,正如苏轼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似文献   

5.
苏东坡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语言感受力、领悟力和想象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鉴赏和审美能力。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中华民族瑰丽的诗文化。  相似文献   

6.
诵读是对小学生进行诗歌启蒙教育的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其作用不仅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还能陶冶情操。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说,诵读为学生打开了一个足够辽阔的文化空间,进而达到精神空间的扩展。让经典诵读成为学生的生命需求,促进学生精神和灵魂的成长,是阅读教学的任务。古诗是我国文苑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古诗这片姹紫嫣红的百花园里,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陶醉。"腹有诗书气自华",引领学生徜徉在古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典文学更是源远流长,它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学,需要我们去发扬光大。"腹有诗书气自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活动不仅可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使学生发展成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存在的问题(一)无法保障诵读时间虽然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活动已经大力开展,但部分学校并没有重视这项活动,没有安排固定的时间有效开展。例  相似文献   

8.
一、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 中国青基会于1998年6月正式启动中华占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如今已有29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万孩子直接参加了诵读工程。活动越到后来家长们越认为,孩子们在经典_占诗文中吸取了做人的精神力量,气质也变好了,就是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接着,修订版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篇数(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  相似文献   

9.
<正>古人云:"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学龄阶段,让学生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直面经典,感受经典,诵读经典,是使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培植民族文化之根,提升人文品位的路径。这既能使其天赋与潜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展现,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兴趣、提升素质、积淀人文底蕴的目的,使其趋真向善,知书达理,乐观明智。因此,学校要重视学生的经典诵读工作,通过多项举措深化经典诵读。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0.
“不学诗,无以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使人灵秀”……诗是最美的语言之花。古诗词则无疑是诗花之海中最瑰丽的一大板块,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构成了小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将古诗词教学、古诗文诵读提升到更高层次,让学生从古诗文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人文涵养中吸收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其语感,积累语言,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语教师来说,腹有诗书课自雅。  相似文献   

12.
章梅 《快乐阅读》2012,(27):100
经典古诗文浩如烟海,灿若繁星,是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蕴涵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一首首泛黄的诗节,一段段优美的文章,代代传颂,历久弥新。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优秀的古诗文,能够陶冶性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如此,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对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呢?我谈一下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3.
正古典诗歌鉴赏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都有很大作用。然而,一直以来,每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得分率都很低。为此,本文以诗歌试题为例,拟从关注诗文中的注释这个角度,探讨、总结鉴赏古典诗歌的策略,希望对指导学生进行古典诗歌鉴赏有一定的益处。一、腹有诗书,曲径通幽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多了解一些掌故知识,不但能开阔视野,而且有  相似文献   

14.
作为肩负着开拓创新责任的新时期少年儿童,他们在学习现代知识的同时,同样应该站在五千年中华文化这个历史巨人的肩上,静下心来诵读经典、沉下心来品味经典。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经典,诵读经典,培养读书兴趣,变化身心气质,人心向善,文雅举止,开启生命潜能,点亮智慧人生。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位文学大师的成就,都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如果光有天分而没有培养,就会成为我们所熟知的《伤仲永》中的仲永。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最好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这段时间内培养学生的诗书气质,让学生的文笔有一个大的飞跃呢?  相似文献   

16.
研读文化经典,植入传统文化之根;诵读经典诗文,催生心灵品质之花;汲取名家精髓,塑造理想人格之躯;建设校园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之魂;等等,都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经过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浸染,学生必定能感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迷人,能感受饱读诗书、风度翩翩的儒雅之气,能感受居高临下、居高声远的魅力,从而让精神升华,自觉地把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命运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的课外读物对正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中学生而言,无异于一盏照亮前程的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  相似文献   

18.
一、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中国青基会于 1998年 6月正式启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如今已有 2 9个省、市、自治区的 80多万孩子直接参加了诵读工程。活动越到后来家长们越认为 ,孩子们在经典古诗文中吸取了做人的精神力量 ,气质也高了 ,就是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古文诵读”工程全国组委会主任陈越光与中科院院士杨叔子于 2 0 0 0年 11月 2 9日的谈话语 )。紧接着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古诗文的篇数 (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 15 0篇 ,含课文 ) ,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背诵推荐篇目 80首。再紧接着 ,下发…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慧于心秀于口,腹有诗书语自华。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的课外读物对正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中学生而言,无异于一盏照亮前程的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