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方法。而对学生进行数学史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道德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科育德是指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学科教师不仅要教授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做好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的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心理教师有必要以道德人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结合的载体,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育德功能。  相似文献   

3.
学科教师是教师的基本身份,学科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德育是教学的内在规定性,不是外在的,也不是另加的,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教师的专业品格和能力。学科德育要基于学科特质,发挥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在价值经历中进行价值体认,其本质是师生共同创造积极的道德生活。学科德育需要加强研究,探寻科学规律,要把握适宜性、成长性要求,点燃学生的情感,让道德学习成为美的历程。正是在研究和创造中,教师提升自己的理想信念,用自己的道德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也塑造自己的道德境界,为自己做理想的学科教师搭建更高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各种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语文德育就是根据语文教学活动的特点,把语文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优秀的思想观点、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因素展示给学生,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并培养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自我品德教育的能力,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发展和完善,使学生获得符合时代需要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中学语文德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但它并不是置传统道德于不顾,而是把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紧密联系起来,实现现实性的转换,赋予它新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5.
学科德育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通过自我感悟或在教师引导下领悟,逐步内化生成的具有学科特征的道德与品质,是学科教育中所能企及的德育部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但又不刻意而为.学科道德教育的应然诉求可归结为积极求实的生活处事、刻苦不懈的人格品质和民族使命的理想情怀这三个层面.但是学科德育的有效践行还面临若干实然困境,主要包括学科道德教育的价值还未得到普遍认同和教师的学科育德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两个方面.为此,可从优化学科课程评价以凸显学科道德教育的价值,完善教师教育机制以提升教师学科育德素养,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来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相互融合等三个路径入手,更好地在学科教学中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6.
学科德育是指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把握德育时机,利用德育资源,使德育成为教学的有机成分,强化学生的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采取有效方法,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巧设德育点,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展开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将德育目标和具体学科教育目标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客观、真实地看待学科,并在辩证思维的引入中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陈伟国 《江苏教育》2022,(91):78-79
<正>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文化课程,需要提高中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作为一门德育课程,需要发挥其德育教化功能,实现学科育人。高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期,也是学生认知世界养成、人格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当明确德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把德育融入智育之中,积极地将德育思想融入思政课程中。基于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需要从四个维度促进德育理念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达成高中思政课程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玉泰 《天津教育》2001,(10):26-27
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强调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并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而要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就应该对学科德育进行必要的研究。学科德育是中小学通过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品质教育,牵动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实践活动。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德育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实施德育,必然会更好地发挥德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充分体现德育的评价功能和发展功能。学科德育作为中小…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科教学的方法变革成为我们新的关注焦点。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目标,以促进学科教学本身的进展,拓宽学科教学的内涵和功能,同时实现新课改提出的在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目标,这将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本期妖津教育》将推出三篇学科德育方面的文章,有的对学科德育展开全面的理性思索,有的探讨某一具体学科中渗透德育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希望通过这几篇文章引发读者对学科德育的思考,也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就学科德育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张丽 《中国德育》2005,(12):70-72
各科教学渗透德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科渗透德育应该有新的突破。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学科渗透德育的特点,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渗透德育,增强教书育人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德育原理”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但我们将“德育原理”作为学科来研究还很不够。科学地确立其研究对象,揭示其学科性质,并在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建构完整而科学的学科体系,是“德育原理”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德育要寓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学科德育是最基本的途径。所谓学科德育,就是指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学科知识揉合在一起,在讲授学科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和利用科学知识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学科德育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4.
"德育原理"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但我们将"德育原理"作为学科来研究还很不够。科学地确立其研究对象,揭示其学科性质,并在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建构完整而科学的学科体系,是"德育原理"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以545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以人格16PF量表和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量表为工具,探讨了高中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和人格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1)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和人格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2)回归分析表明,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和人格并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影响关系,而是更为复杂的间接关系,它们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最后,我们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对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要提高德育学科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键要以现代人文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尤其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互相尊重、平等交往的过程,从而达到我们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学科素养、学科科学发展史方面的素材,有效渗透德育。文章结合教学实例,指出教师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巧妙渗透德育,培养学生以科技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坚守本心、永不言弃的科研态度和执着的毅力,培养学生保护、珍爱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对素质化教育的重视,注重发展学生的德育已经成为了小学学科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各学校希望在小学学科当中融入德育教育,使得未来小学学科德育教育一体化。如今,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德育和学科教学之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加强小学德育与学科的融合教育教学,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小学学科德育一体化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格,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替国家培养出优秀的、健康的人才。本文在简要叙述小学学科德育一体化现状的基础之上,分析小学学科德育一体化的重要性,提出一些正确进行小学学科德育一体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道出了教师的职责——传道是置于首位的.必须突出德育的地位。发展和探索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教学理念和手段,能促进教师德育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终身发展。科学地处理学科教学和德育的关系是关键。然而,为顺应科技发展,学生要掌握很多科学文化知识,势必占据学生更多时间,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教材的德育要素,科学地、生动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博爱宽容的完善人格、爱国主义精神、辩证的观点、崇尚科学的精神,从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