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迁移,这里指的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即所谓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的是对新学习材料起促进作用的、积极的影响;负迁移指起干扰或压抑作用的消极的影响。由于迁移就是一种影响,而孤立的、彼此互不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所以凡是有学习的活动就会有迁移。一、数学教学中正迁移的适时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将学到的理论和技能应用到新的理论学习中去,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中就有迁移。教学是一门艺术,巧妙地应用迁移,会收到较好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产生积极影响的我们称之为正迁移或简称迁移,而产生消极影响的我们则称之为负迁移或干扰。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正迁移表现为一种已经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例如:学数学有利于学物理,这是不同科目之间的迁移;学珠算有利于学心算,这是同一科目不同部分或方面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会骑摩托车的人很快学会开小汽车;英语学得好的人,学习其他语言的能力也会很强等等。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一般来说,学习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但迁移不仅表现为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而且表现为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另外,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等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知识迁移过程;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所谓正迁移就是一种促进性迁移、助长性迁移,即一个人在掌握一种知识、技能后促进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或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所谓负迁移就是一种干扰性迁移,即一个人掌握了某种知识、技能后,却干扰他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或误导对具体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已有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总会发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栽心理学上叫做学习的迁移。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正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消极的妨碍作用,是负迁移。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已有的知识技能对另一种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并不是只有正迁移或只有负迁移,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迁移规律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学习不可能脱离过去的经验.每当学生学习新知识时,都不可能避免地与以前的知识技能相联系,而后继的学习也相应地对以前的学习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心理学提出迁移这一概念,即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产生积极影响的称之为正迁移,简称迁移;而产生消极影响的称之为负迁移或干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正迁移表现为一种已经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消除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现象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新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对新的学习起阻碍或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由负迁移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害的,本文就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迁移规律指学生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万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叫正迁移或简称迁移,后者叫负迁移或干扰。  相似文献   

8.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新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对新的学习起阻碍或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由负迁移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害的.本文就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作简要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迁移     
迁移,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心理品质、能力、知识技能,甚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解决新问题的一种影响作用。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或简称迁移。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10.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包含正反两方面,因此,迁移又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类型。正迁移表现为已有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新知识、技能的掌握;负迁移表现为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干扰或阻碍了新知识、技能的掌握。从主观上来说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就越容易产生正迁移;从客观上来说新旧知识或相同或相似因素越多,则正迁移越顺利。为了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加速概念的同化过程,有效地实现正迁移,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新旧知识的纵横联  相似文献   

11.
郑金宾 《天津教育》2007,(10):52-52
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的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迁移能力是学科能力的重要方面。按照过去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对新的学习产生的效果,可将迁移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前者对新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后者对新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如何促进正迁移、防止负迁移是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迁移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普遍特征。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或形成态度的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简言之,就是举一反三或举三反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或同类问题。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现代学习理论十分重视学习的迁移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从影响的结果来看,如果已掌握的知识对后学的新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称为正迁移,简称迁移;反之,如果已掌握的知识对后学的新知识产生消极影响,则称为负迁移,也称为干扰。学习的迁移还要取决于前后所学知识、技能的相关性(共同因素)和学习主体对学习内容相关性(共同因素)的认识与提炼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前后所学知识、技能等不具有相关性和共同性则迁移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14.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产生迁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新旧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当新旧知识相似,又要求学生做出反应时,此时的迁移往往是正迁移.正迁移能使学生有效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打好基础促进迁移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在教学中,前者叫正迁移或简称迁移,后者叫负迁移或简称干扰。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促进正迁移的产生,而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前面知识...  相似文献   

16.
一、迁移的概念所谓迁移,从学习理论上讲,是一种情境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的学习的影响。也可以解释为以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即一个情境的学习对另一个情境的学习起促进作用,这种迁移称为正迁移;如果影响是消极的,即两个情境的学习起干扰作用,则称为负迁移。迁移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由知识、技能的掌握过渡到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故有人提出“为迁移而教学”。  相似文献   

17.
迁移是学生数学学习中一条重要的心理学规律。应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对新知识起促进作用和积极的影响,称为正迁移(简称迁移)。应用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对学习新知识的迁移,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引起教育家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任何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都会受到已经具有的知识或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心理学中称为迁移。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即正迁移;也可能是消极的,即负迁移。  相似文献   

19.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叫正迁移,后者叫负迁移。一般而言,各种知识之间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的要素和一般的原理,所以迁移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新旧知识联系越紧密,迁移的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20.
迁移是学习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所谓迁移是指已有知识和技能对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影响,积极的影响属于正迁移,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消极的影响称为负迁移,对学习新知识起干扰和破坏作用。本文就迁移规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谈些粗浅的体会。一、正迁移的特点和类型知识与知识、技能与技能之间往往有许多共同因素或彼此类似,在共同因素占优势,不同因素显而易见时,常常产生正迁移。例如:在“地图”一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