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与管理》2008,(8):F0002-F0002
上海市建德学校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01年9月由原上海市长城中学和上海市建德小学合并组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确立了“学会尊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以目标为引领、以科研为先导、以课改为主线、以质量求生存、以追求为动力、以管理增效益、以创新求发展、以教师为保障、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9,(18):F0002-F0002,F0003,F0004
上海市曹杨中学附属学校原名为上海市建德学校,是一所面向21世纪的新型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于2002年确立了“学会尊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尊重为抓手,以质量求生存,  相似文献   

3.
《教育情报参考》2005,(9):F0004-F0004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创建于1953年,是卢湾区重点中学,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第五届、第六届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以推进上海市“二期课改”及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契机,围绕“培养高度科学素养的高中学生,营造浓厚人文精神的学校文化”办学思想,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科学教育”办学特色,学校通过了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专家组总结性评审。  相似文献   

4.
《中文自修》2006,(2):F0004-F0004
中学简介 上海市上南中学是浦东新区一所具有优良办学质量和良好社会声誉,办学特色鲜明的区重点中学。学校以“爱国、科学、人文”的办学理念涵盖学校的管理与教育实践,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德育核心;视教育质量为生命线,追求高素质、高质量、高品位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上海周浦高级中学(2006年5月31日。南汇区人民政府和华东师范大学签约决定合作共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前身是有着82年办学历史的周浦中学。82年来,在“爱、俭、韧、诚”校训的感召下,以“倾情服务、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以“人格完善、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尽心服务;追求卓越;办学成绩喜人;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学校、上海市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2049科技实验学校、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民族精神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生命教育实验学校、全国英语报刊阅读实验学校、南汇区文明单位、学校三年规划实施示范级学校、南汇区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3):I0003-I0003
2000年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成立,张云生校长带领全校教工按照“发展、特色、改革”的办学思路,逐步做大、做活、做强,成为了一所国家重点和上海市现代化标准性职校,在校生一直稳定在6000名左右。学校在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上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上海,服务全国,普教职教衔接,职前职后沟通,中外合作,产教结合”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中国中学创办于1933年,当年学校创办人周慎修、杨安仁等先生目睹日寇侵略气焰嚣张,民族危机日重,倍感“欲救亡图存,非教育不足以言此”,遂决定兴资办学,并以“中国”二字冠名。1956年学校由私立改为公立,易名为“上海市中国中学”。2002年5月,上海市南郊中学与中国中学合并,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参考》2005,(10):F0004-F0004
上海市来中学成立于1994年。十多年来,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校教职工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努力实践着仇忠海董事长倡导的“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全面发展,人见长”的办学特色.取得了出色的工作成绩,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7):F0002-F0002
上海市黄浦学校是一所现代化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至今已有163年的办学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上海市首批“新优质学校”。学校在教育改革中,始终坚持以“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为方向,确立了“真诚善良、乐观向上、善于合作、学会学习”的培养目标;树立了“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位学生”的办学理念;用优质的服务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营造了使学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心理环境,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自身文化和整体发展紧密地融合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教育传播与技术》2006,(3):F0003-F0003
洛川学校是上海市普陀区一所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有46年教学班,127名教职员工和1625名学生。学校在“开发潜能、张扬个性”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以教育信息化为特色,以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为突破口,以基于校园网的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为载体,以办现代化的学校为发展目标,努力构建信息化、创新型的美好校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开发,教师教育智慧的迸发。  相似文献   

11.
张帆 《中国德育》2004,(5):55-57
特色是学校的某种特殊性或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特色学校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具有显著育人效益的学校。一般以“追求创新、追求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实践优质教育,发展优秀个性”为办学目标,以“主动学习、不断创新”为办学精神,以“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途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参考》2014,(19):81-81
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小学是一所有着110年办学历史的百年老校,是嘉定区教育局直属的窗口学校。目前,学校有41个教学班,1823名学生,125名教职工。百余年间,学校。四易其名,四迁校址,始终不变对“启良明强”校训的倾力传承,坚持“质量+特色”的办学思路,努力打造文化校园,提升学校品质。 提高文化凝聚,积极开拓进取。学校秉承“给学生发展一片蔚蓝的天空”的办学理念,主动把“晨晓启明”文化建设融入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以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鲜明的办学特色,提升良好的办学品质。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参考》2014,(7):I0001-I0001
上海市南汇第二中学创建于1983年,经历了由完全中学到初级中学的沿革,迄今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学校坚持以“文化立校,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养育师生国际视野和创新品质”为办学理念,以“崇道、尚实”为校训,以“求是、创新”为校风,以“博爱、敬业”为教风,以“善学、笃行”为学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学校发展内涵。  相似文献   

14.
我们浦东新区洋泾实验小学是在2000年6月经上海市教委批准的一所新办公立转制学校。学校座落在浦东新区繁华的崮山路上。学校被列为上海师范大学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基地。五年来,学校荣获了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红旗大队部、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区“三八”红旗集体、区红旗团支部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建立时就提出了“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创特色、有吸引力”的办学思路,确定“依托社会,家校合作,精心育人,精致办学”的办学目标,学校积极探索并创立塑造教育模式:倡导学生自我塑造;培养学生具有会爱、会学、会说、会做、会…  相似文献   

15.
孙立平 《农村教育》2002,(10):33-35
诸城市龙源学校创办于2000年8月。是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兴建的公办民助股份制形式的初中寄宿学校。学校占地13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3600万元,现有34个教学班,在校生1904人,教职工125人。学校以“面向未来。创办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为学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定基础”为办学宗旨,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为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大同中学创办于1912年3月,是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改革,服务社会,发展自我”的办学理念以及“坚持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健康发展个性、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钱文 《现代教学》2010,(5):F0002-F0002
上海市宝山区第三中心小学于1996年建校。学校根据当初办学的生态环境,确立了“充满自信,敢于探究,追求成功”的学校办学思想。在这个办学思想指导下,先后制订了学校发展的五年规划。在前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是:“把学校办成有良好社会声誉,在区内有相当知名度,在市内具有一定影响的,以‘自信教育’为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8.
沈光晓 《上海教育》2001,(22):46-46
到目前为止,上海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到近80所,其中紧密型70所,联体型3所,松散型7所。“松散型九年一贯制”办学的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探讨研究。近几年,我们崂山东路小学与洋泾中学东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松散型九年一贯制”办学形式,是指联手研究办学的形式,它保留着小学与中学两个独立的办学实体,即两套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奉贤区实验小学创办于1994年,十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位教师得到发展,让每位学生都有进步”的办学理念,以“高标准、高质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开创一流的具有城郊型特征的实验小学新格局”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出一支有爱心的高品位的学者型师资队伍,培养出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打造出学生欢迎、家长信任、社会满意的管理科学、质量上乘、有知名度的现代学校”为办学目标,制定并实施学校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0.
学校精神是指学校管理所积极创立和培育的、得到学校大多数甚至全体成员所认同并自觉奉行的、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不断凸现出来的鲜明而富有活力的办学个性。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和生命之本。近年来,我坚持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改深入为本,以师生成长为本,全心塑造“学校精神”,学校办学优势不断增强,办学特色不断显现,办学质量、办学品位和办学效益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