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IMT(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和粥样斑块进行超声检测,分析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27例受检者,男139例,女88例,年龄45~57岁(平均53.25±3.01岁).大部分受检者有多重危险因素但临床上无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并以药物治疗为主.1.记录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吸烟史及家族史.2.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测量颈总动脉、颈动脉膨大处,颈内动脉取平均IMT.3.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组,正常对照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4.冠心病危险因素按国际标准确定:危险因素评分范围为0~5,以危险因素评分≥2定义为危险因素聚集.结果:1.各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的比较 :三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血压、血糖、胆固醇、腰围水平升高,随LDL-L下降,颈动脉(IMT)加重.2.各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比较: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LDL-C血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颈动脉IMT加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LDL-C血症异常检出率明显升高.3.各组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比较: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按等级检验进行秩和检验(H=20.16,P<0.05),并且随IMT增厚,危险因素积分逐渐升高.4.颈动脉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在双变量Spearsman相关分析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各危险因素及危险因素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在调整性别、年龄进行偏相关分析中,IMT与舒张压、HDL-C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BG、SBP、TC、TG、LDL-C、RFS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IMT与危险因素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7与0.219.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严重,预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武都力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每天服用武都力一片,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24h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降压谷/峰比值(T/P),并观察治疗前后对代谢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24h及白昼、夜间SBP,DBP均有显著下降(P<0.01),T/P比值为71%.两组代谢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武都力一次给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降压平稳且不影响代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技术对7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和20例老年健康体检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高血压组患者发现有收缩功能不全者11例,占14.5%;舒张功能下降者41例,占53.9%; ②根据二尖瓣血流A峰速度(A)与E峰速度(E)的大小分组,A>E组患者的白天、夜间及24h平均收缩压均高于A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各级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58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发生率进行检查分析,并与209例健康成人对照。结果各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加;各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之间进行比较亦显示出显著性差异;颈动脉IMT随高血压分级增加而逐渐增厚。结论血压增高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变化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测对于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复方制剂安博诺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其对代谢的影响。方法未经药物治疗的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每日服用安博诺(厄贝沙坦150 mg双氢克尿噻12.5 mg)1片,共4周,监测服药前后24 h动态血压和生化指标。结果服药后总有效率90.2%;治疗后24 h,白昼和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安博诺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比较青海高原和日本平原老年人群安静心率、安静血压、脉压差等身体机能的异同,分析其社会学影响与干预对策.以189名久居或世居青海高原和日本平原65~ 74岁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安静心率、安静血压、脉压差等反应身体机能的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安静心率中国老年男女均高于日本老年男女,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安静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日本老年男女均高于中国老年男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脉压差日本老年男女均高于中国老年男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青海高原老年男女安静心率高于日本老年男女;安静血压与脉压差显著低于日本老年男女.说明日本老年人可能血管硬度大,弹性及顺应性相对较差.有效控制脉压差水平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左室肥厚是持久高血压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与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卒中和心脏猝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使高血压患者死亡的危险性明显增加[1] 。本文就氯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进行综述。1 氯沙坦对左室肥厚的疗效及治疗机制[2 ]胡瑞等报道 ,对 6 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氯沙坦 5 0mg ,qd ,治疗一年后 ,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 ,且在降压的同时逆转左室肥厚 ,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不仅参与血压调节 ,而且心脏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抗氧化活性以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饮组(中药组)和非洛地平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6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清SOD、MDA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天麻钩藤饮组和非洛地平组的SOD活性在治疗前分别为(85.6±11.2)U/mL和(86.3±12,5)U/mL,在治疗后为(98.1±12.8)U/mL和(95.1±13.2)U/mL,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DA在治疗前为(6.28±1.65)nmol/L和(6.23±1.58)nmol/L,治疗后为(4.08±1.30)nmol/L和(5.11±1.39)nmol/L,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天麻钩藤饮组IMT治疗前后分别为(1.16±0.14)mm和(0.75±0.08)m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良好降压作用,并且能增加抗氧化活性,改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9.
水中有氧运动是Ⅱ型糖尿病患者医学管理中的一种运动方式.研究目的是调查12周水中运动对Ⅱ糖尿病患者生理适应和血糖控制的效应.40名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8.2±2.8)随机分为水中有氧运动组(A组;n=20)和不运动的对照组(B组;n=20).A组患者在游泳池中进行有氧运动,水温在~34到36°C,每周3天,共12周,以个体70%最大心率的负荷运动30分钟.经过12周的水中有氧运动后,A组患者的生理适应参数如最大摄氧量(VO2 max)显著增加,体重、体脂百分比、血压和静息心率都显著下降(P<0.05).与B组相比,A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12周的水中有氧运动可能有助于预防Ⅱ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歌唱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老年合唱团中6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筛选某社区医院老年高血压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保持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不变,治疗组同时辅以歌唱训练,两组均观察三个月,并就治疗前、后的血压、主要症状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下降非常显著(P<0.01),舒张压下降显著(P<0.05),主要临床症状(心悸除外)、生活质量(性能力、记忆力除外)的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歌唱疗法有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给予歌唱疗法半年以上才有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