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点内容:1.直线是研究曲线的基础,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直线与方程,直线的斜率,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点到直线的距离等.圆的方程有三种形式,研究直线与圆的关系常用代数法,几何法和数形结合法.  相似文献   

2.
直线方程的几种特殊形式和几类特殊曲线方程的标准形式在一些几何解题中运用极为广泛。但这些方程的形式却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若对这些局限性认识不够,在解题中就很有可能异致漏解或错解,下举几例说明: 例1:求过点A(3,1),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解:设所求直线方程为 所求直线过点A(3,1),且截距相等 有=1且a=b 解得 a= b=4,…所求直线方程为 错!待定系数法是求直线方程常用方法,但在设出直线方程时,一定要注意方程形式的局限性,即运用的条件,否则会漏解,本例错在没考虑截距式方程不能表示…  相似文献   

3.
1 圆锥曲线的主要知识点和目标 (1)正确导出由一定点和斜率确定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从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出发推导出直线方程的其他形式,如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能根据已知条件,熟练地选择恰当的方程形式写出直线的方程,熟练地进行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能利用直线的方程研究与直线有关的问题. (2)能正确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  相似文献   

4.
问题的提出:在《2008江苏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中“直线的方程”要求是掌握,而直线方程的几个形式都可以互推,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利用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可以得到不同的解法.本文通过一道课本题,给大家探究一下与直线方程有关的面积最值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文 《高中生》2011,(8):28-29
考点1:直线与圆 命题走向高考主要考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两条直线的交点及直线系方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等。以及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直线与圆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相关的轨迹、圆的几何性质的应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一、回眸考点 心中有数 直线和圆的方程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曲线,是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它大体可分三部分:直线的相关度量、直线的应用、直线与圆的方程形式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在高考中主要有七大考点:  相似文献   

7.
直线的参数方程一般可以 x=x_1 at,y=y_1 bt,的形式表示,它表示过已知点P_1(x,y_1)、斜率为(b/a)的一条直线。同一直线可用无数个直线参数方程来表示,例如参数方程  相似文献   

8.
<正>求直线方程是解析几何中最常见的问题,我们知道,直线方程有五种不同的形式,在求直线方程时,选择恰当的形式会使解题更迅速。本文用一道例题来谈谈直线方程的不同求法及其各自的特点。例题已知直线l经过点P(3,1),且被两平行直线l_1:x+y+1=0和l_2:x+y+6=0截得的线段之长为5,求直线l的  相似文献   

9.
1.斜率存在的直线的方程均可设为y=kx+b的形式;斜率不为零的直线的方程均可设为x=my+a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王秀文  王琳 《天津教育》2005,(11):49-50
谈起“直线方程”这节的教学时,教师们往往有两大困惑:一是学生通常会用点斜式、斜截式、截距式、两点式、一般式这五种形式建立直线方程,但不了解这五种形式的直线方程的内在联系;二是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这五种形式的直线方程成立的条件,进而在解题中往往出现纰漏和错误。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把这五种形式的直线方程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一个一个地细讲,虽然花了时间、用了气力,但往往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谢宗文 《甘肃教育》2011,(24):60-60
“两条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是高考的重点之一,教材中给出的结论是:当直线L1和L2有斜截式方程:L1:Y=k1x+b1,L2:Y=k2x+b2时,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是k1=k2且b1≠b2.显然,在运用这个结论解决有关两条直线平行的问题时,还需要讨论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一般形式下两条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在运用时可以避免分类讨论,可惜教材中没有给出.一些教辅资料给出了一般形式下两条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但是,有些是错误的.常见的错误有:  相似文献   

12.
一部分同学在求直线方程时,由于对直线方程几种形式适用范围认识不清,有的是做题方法不当.经常会出现“漏解”现象.现举几例,进行剖析,希望大家从中汲取教训、澄清概念. 1.使用直线方程的截距式常导致漏解例1 求过点P(2,3),并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错解: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a+y/b=1. 依题知a=b,且P(2,3)在直线上,代入得: 2/a+3/a=1,因此,a=5,b=5. 所求直线方程为x+y=5. 剖析:直线方程的截距式x/a+y/b=1只适用于ab≠0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确定一条直线的方程,常用的方法有轨迹法和方程法即待定系数法.其中点斜式,两点式都是直线方程的特殊形式.本文着重谈谈求直线方程的非常规解法.1利用方程的同解原理求直线方程例1对于直线l上任意点(x,y),点(2x 4y,3x y)仍在直线l上,求直线l的方程.解因为x=y=0时,2x 4  相似文献   

14.
直线方程的四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点斜式、斜截式适用于斜率存在的情形,而截距式要求直线纵、横截距均存在且不为零,两点式适用于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当已知直线过两已知点时,其方程简单易求,不会存在什么问题,而在使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截距式等形式时常易犯以下两类错误:一类是利用点斜式、斜截式求直线方程时,忽视斜率不存在的情形;一类是应用直线的截距式时,忽视直线过坐标原点。  相似文献   

15.
张志祥 《青海教育》2006,(12):38-38
直线方程的四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点斜式、斜截式适用于直线斜率存在的情形,而截距式要求直线的纵、横截距存在且不为零,两点式适用于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当所求直线过已知两点时,其方程简单易求。而在使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截距式等形式时,学生常易犯以下两类错误:一是利用点斜式求直线方程时,忽视斜率不存在的情形;二是应用截距式时,忽视直线过坐标原点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随着参数的不同,同一直线的参数方程也不同.过定点M0(x0,y0)、倾斜角为α的直线1的参数方程为{x=x0+tcosα,y=y0+tsinα(t为参数),我们把这一形式称为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其中t表示直线l上以定点M。  相似文献   

17.
刘文 《高中生》2011,(24):28-29
考点1:直线与圆命题走向高考主要考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两条直线的交点及直线系方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等,以及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直线与圆和圆与圆  相似文献   

18.
解析几何包括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圆锥曲线与方程、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部分内容,它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课标课程高考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考试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要求主要是: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直线方程有五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截距式、两点式、一般式.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特点选择相应的形式求解.但有些问题利用直线方程的定义来解更显简单.请看以下三例.  相似文献   

20.
<正>一、高考要求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是解析几何最基础的部分,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以及两直线平行、垂直、重合的判定都是解析几何重要的基础内容,应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线性规划是直线方程一个方面的应用,属教材新增内容,高考中单纯的直线方程问题不难,但将直线方程与其他知识综合的问题是学生比较棘手的二、重难点归纳1.对直线方程中的基本概念,要重点掌握好直线方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