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表述进一步指出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如何学习运用?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要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相统一的学习过程,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一、找准文本范例,深刻理解语言运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画》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相似文献   

2.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这一表述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为"语言文字的运用"。语用价值,是文本的核心价值。学语言,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呢?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必须依托文本,聚焦文本语言,关注言语表达。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就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作出了明晰的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明确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强调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这一核心,语文教学的举措和行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这一表述,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上都一致表述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正如读者是个性化地理解作品的,广大教师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考作文常涉及应用文写作,也就是实用性文本写作的考查,这一命题趋势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实用性文本的写作指的是基于一定的语言情境,面向特定的对象的有一定任务导向的写作。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实用性写作做了顶层设计,在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表述中提出:要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的相关要求,在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文本阅读与表达"一节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中,也对实用性文本的写作做了详细安排。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教材的载体作用,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为学生感知文本、历练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苏教版四上《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为了展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揭示李时珍坚持不懈的高贵品质,着力描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在解读文本时,我们必须关注语用,因为它是打开文本解读之门的钥匙。一、关注结构,迁移运用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迁移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举一”,学生在完成单元任务时“反三”,可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运用迁移,必须有科学的目标,明确的方  相似文献   

9.
黄爱萍 《新教师》2019,(11):40-4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我们要以文本为例,把目光集中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发展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上,实现由教学生学文本向教学生学语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正>传统的文本解读,是钻研课文内容,侧重内容分析和价值判断,落脚点在于帮助学生获取文本意义与情感体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科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中多次提及语言文字的运用。如何解读文本,探寻阅读教学中高效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笔者认为: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需要在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细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凭借文本,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体验等语言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语用价值,是文本的核心价值。学语言,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呢?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修订版多处提到"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涉及语文教育的核心与本质的概念,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运用"就是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文本特点精心设计的一种灵活的、艺术的、多维的、丰富的、多功能的语用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习也好,  相似文献   

13.
<正>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就是使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和言语规则"的基础上,学会"精确妥帖"、"有创意"的表达方法与艺术,让学生"心里所要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主要任务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习"理解"文本语言承载的含义和语言表达形式的密码,即言语发现;二是学习在听说读写活动及文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即言语表现。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运用以下策略在高段阅读课堂展开以"语用"为指向的教学,使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力求识用结合。"发展学生语用能力,必须关照文本,包括语词、文体、语境等。关照"整体文本",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语用能力。一、品咂文字,发展学生语用能力"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语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基,能最大限度地表达情感。维果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中,文本解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文本解读,不是反文本或泛文本的阅读,而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的文本解读。只有具备文本解读的"四种意识",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黄成沐 《教师》2014,(21):39-4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学习文本,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应当致力于在"品味"和"实践"上下工夫。"品味表达"与"实践运用"是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根本形式。"品味表达,是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表达,便是直接的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生活中,诸如图表、图画、清单、说明书等都属于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尽管直观、简明、概括,但都离不开它"不连续"的基本特点.阅读这类文本的任务就是使之成为"连续"的文本,其根本的价值取向仍然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对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作了很好的阐述,并指出:从"非连续性"到"连续性",涉及方方面面,就教育心理角度而言,想象这一超越时空的学习心理起着桥梁与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版课标开宗明义,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被文本的人文价值所捆绑,无法正确判断课文的教学核心价值并有效落实实践。下面以《水》的教学为例,谈如何锁定文本核心价值,全面落实语用。  相似文献   

20.
施海亚 《学子》2016,(1):33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语文教学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借助文本,巧搭"语用"之桥,实现言意兼得。我试图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谈一谈如何提高学生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