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体悟数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数学的方式,对教师而言则更多的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样的课堂教学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切入点,从让学生体验数学好玩开始,引导他们亲身体验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在捕捉联系,发现结论的顿悟过程中,自然地经历着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认知矛盾趋于平衡,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自然走向玩好数学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将数学学科知识转化成自己头脑里认知结构的过程,即数学认知活动的过程。而新授课的练习,不仅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中间环节,而且是学生加深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数学能力的必经途径。因此,每一节新授课,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效率,夯实学生的创新基础,达到数学认知结构优化的目的。我认为,根据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新授课的练习设计,有利于优化数学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理论让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他们对数学认知结构重构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认识而在头脑里建立起来的数学知识结构。教材上的数学知识结构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但是,要把教材上的数学知识结构转化成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还需要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又是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认识,自主地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他们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优化认知结构,奠定创新基础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与经验有关,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注意学生数学经验的积累,只有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切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才能发生知识的迁移,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结构的过程,又要及时复习总结,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数学学习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 ,即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而认知过程又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传统教学中 ,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举例、学生模仿 ,教师总是试图把教材知识结构灌输给学生 ,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这种教学方法 ,虽然学生能掌握一些知识 ,但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知识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使他们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建构认知结构 ,对此 ,笔者…  相似文献   

7.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基础环节,也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数学认知结构的核心环节。因此,深刻理解并准确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概念不仅是学生解题的出发点和突破口,也是教师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达到理性认识,为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承载着传授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的双重任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形影相依,教师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又要注重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完善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建构数学认知结构才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中只有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认识,自主构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怎么学"决定着教师的"怎么教",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课堂的时间、场所、机会等尽可能的让位给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里,体验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和经验世界,即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和激励,努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即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传统的数学应用题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教师总试图把自己设计好的知识结构灌输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被动的、消极的,  相似文献   

12.
试论数学教学的结构性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教学的结构性原则是指教师从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出发设计和组织教学,以完善和发展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为目的。它的理论依据是有意义学习理论以及良好的认知结构作用与功能。坚持结构性教学原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教学效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教学中的心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个体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技能按照自己的感知、记忆、表象、思维等认知操作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明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把握影响其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充分利用教学规律,促进、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以下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一下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学认知结构是学生把储存在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整合成的具有内部规律的数学知识链和知识体系.它是有机的、动态的并且具有新的"生长点"的知识板块,具有灵敏反应的智力特性,运用它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是自我努力和教师指导培养的结果,在数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主动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衔接、重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链"和新衔接的认知结构,使新的认知结构不断巩固完善.  相似文献   

15.
试论智力参与程度对建构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影响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角度来看,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塑造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所谓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认识而在头脑里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结构,即作为学生头脑里的数学认知结构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生主动的认知活动内化而来的。它不仅包括数学的概念、公式、定理、公理等“硬件”。而且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观念等“软件”。在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主体的自主行为别人无法代替,只有通过主体积极主动的智力参与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数学认知结构是一个充满内部联系的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层次分明的结构。这些"内部联系"、"规律"、"层次"的获取,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钻研,细心体会,日积月累。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消化、提炼和升华。本文在掌握知识结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7.
复习课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复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梳"、教师点拨"理"、练习中"化",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自我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是数学知识的探索与获取,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技能的形成与熟练,还是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策略的体验与丰富,以及学生学习数学情感和态度的取向与体验,都是通过练习,通过对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来实现的。因此,不论是"新授课""练习课",  相似文献   

19.
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应注重创设学习情境;注重知识呈现的整体性;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熟悉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数学认知结构的几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型学科。理性精神是数学课程目标中重要的隐性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求实、求真、求简、求新的精神。理性精神的培养要建立在学生科学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个体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数学学习的命脉。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知结构,充分展示数学的理性光芒,彰显数学精神和数学文化,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层次,优化其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