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深入挖掘FDI技术溢出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路径,便于本土企业吸收FDI技术溢出,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本文建构了企业吸收能力、内部控制机制、FDI技术溢出、知识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间关系的理论框架,使用投影寻踪法集成层次回归分析实证验证理论框架,结果显示:FDI技术溢出、知识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知识创新的不同维度分别在FDI技术溢出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或完全中介作用,企业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知识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间关系,结果控制和行为控制分别在知识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间起负向调节和正向调节作用.实证结论将有助于理解FDI技术溢出向企业竞争优势转换的中间机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以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转变为供应链管理之间的竞争。企业间的竞争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核心能力的竞争,而供应链管理之间的竞争正是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新世纪的重要表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我国企业要持续发展.适应与跨国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亟需引入和推广供应链管理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全球技术竞争已经从单体技术竞争转变为共性技术竞争、从企业核心技术竞争转变为行业共性技术竞争;"平台性"和"创新繁殖性"作为共性技术的核心特征,对共性技术的溢出和扩散提出了特别的要求。针对现有"共性技术"研究往往向前看,而将"共性技术溢出"视为自然而然的不足,本文以373家战略性新兴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的专利合作网络特征对其共性技术溢出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专利合作网络规模与共性技术溢出间呈倒U型关系;企业专利合作网络相对中心度对共性技术溢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专有性在专利合作网络规模-共性技术溢出、以及专利合作网络相对中心度-共性技术溢出间均存在负向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推动了对专利合作网络与共性技术溢出绩效间关系的认识,也对企业构建恰当的专利合作网络与技术专有性、从而推动共性技术研发及溢出提供了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合作技术创新产生了新的特点。文章在A.Vandevelde和R.Van Dierdonck(2003)技术创新界面集成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合作者的投入程度、合作者之间的匹配程度等新变量,构建了网络环境下合作技术创新界面管理与创新发生的组织集成模型,对原有模型进行了拓展,并运用一个合作技术创新案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外部网络为企业突破性创新在模糊前端阶段获取新颖的视野与创意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源。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基于来自产业创新联盟内的257份联盟成员企业问卷,本文探讨了战略联盟技术多元性对焦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并考察了联盟网络结构(关系依赖、结构洞)与环境动荡性(技术动荡性、竞争强度)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战略联盟技术多元性与焦点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呈倒U形关系;关系依赖、结构洞、竞争强度正向调节战略联盟技术多元性与焦点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技术动荡性负向调节战略联盟技术多元性与焦点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335个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及相关技术,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基于共生理论,检验共生行为在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与协同创新能力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的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网络开放度三个维度与协同创新能力、共生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共生行为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共生行为在网络开放度与协同创新能力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与协同创新能力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以及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集成技术等为主导的、与实体市场平行的虚拟市场正逐渐覆盖着全球商业市场的每个角落,文章通过分析虚拟价值链这一判断竞争优势并发现一些方法以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基本工具来确定企业的创新源泉,并发现企业价值的增值,针对创新源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构建企业持续的成本领先优势和差异化优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价值网络节点的顾客价值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青军 《软科学》2009,23(7):88-91
顾客价值创新是实现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而竞争的范围逐渐由企业之间发展到企业价值网络层面之间。顾客价值创新由此也必须思考价值网络层面的协调。企业还要学会建立、协调和管理整个价值网络,由此创新优势顾客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了企业竞争战略因素,研究竞争战略、创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创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其中研发投入具有滞后性,对滞后一期的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差异化战略与创新研发投入正相关,成本领先战略与创新研发投入的关系不显著;竞争战略与创新研发投入的相互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显著影响,差异化战略下创新研发投入能够提高企业绩效,而成本领先战略下创新研发投入将使企业绩效受损。  相似文献   

10.
联盟伙伴竞争关系是联盟组合交互效应的一个重要维度,而它与焦点企业联盟战略目标之间是否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目前还不清楚。在整合了社会网络与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以高科技企业为调查样本,提出并验证了联盟伙伴竞争分别与焦点企业资源整合和突破性创新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以及联盟伙伴竞争通过资源整合的中介传导作用影响焦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假设。结论表明,企业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以实现突破性创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配置适度的联盟伙伴竞争,过低或过高的竞争水平都会导致创新绩效的降低,同时应该利用联盟伙伴竞争促进自身资源整合来实现突破性创新。  相似文献   

11.
刘凤朝  罗蕾  张淑慧 《科研管理》2021,42(11):155-163
    本文依据知识基础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建立企业知识属性和企业间知识关系共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综合分析框架,研究合作伙伴知识多样性、合作伙伴与焦点企业间知识相关性对焦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焦点企业内部知识复杂性的调节作用,并运用医药行业上市企业2007—2016年专利数据和负二项回归模型验证相关假设。研究发现:合作伙伴知识多样性对焦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焦点企业知识复杂性对该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合作伙伴与焦点企业间知识相关性对焦点企业创新绩效有倒U型影响,焦点企业知识复杂性对该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于飞  袁胜军  胡泽民 《科研管理》2021,42(1):100-112
本文通过对106家中国上市企业在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知识距离和企业知识基础的交互匹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网络密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拥有多样化知识基础的企业,嵌入到低知识距离联盟中更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而拥有专业化知识基础的企业,嵌入到高知识距离联盟中更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松散网络抑制了专业化知识基础和高知识距离的组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效应,但改善了专业化知识基础和低知识距离的组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其调节效应在一段时间后可持续;紧密网络强化了专业化知识基础和高知识距离的组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多样化知识基础和低知识距离的组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效应,其调节效应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本文有助于识别企业绿色创新的最优内外部知识配置和网络结构,为提升我国企业绿色创新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跨国专利合作对于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整合不同接近性因素来观察空间分散个体间的知识流动现象成为理论研究的新热点。既有研究分别探讨了地理接近性和社会接近性对远距离技术知识合作的影响,然而对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尚缺乏深入认识。基于112家中外企业的跨国专利合作数据,采用整体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地理接近性与跨国专利合作网络节点连接距离正相关,对连接重要程度无显著影响,说明地理空间并没有显著阻碍企业间的跨国专利合作。社会接近性对二者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地理接近性与连接距离的相互关系具有中介作用,表明基于科技人员往来形成的密切社会关系有助于促进远距离技术知识合作。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Policy》2019,48(7):1798-1808
Much has been said about the role that technological networking activities play on the innovative performance of firm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he regional context influences the efficiency of such networking activities. In this paper we hypothesize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firms’ networking activities into innovation may vary depending on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firm is located. For Spanish manufactures in the period 2000-12 and through the use of a multilevel framework, we obtain that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firm’s characteristics, the regional context has not only a direct effect on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ut it also conditions the returns to firms’ networking activities, although differently in the case of cooperation and outsourcing. Cooperating in innovation activities is more beneficial for those firms located in a knowledge intensive region, whereas R&D outsourcing seems to be more profitable for firms in regions with a low knowledge pool.  相似文献   

15.
企业本地与非本地研发合作的平衡互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玉涛  张博 《科研管理》2019,40(6):55-64
从创新地理视角出发,本文提出本地和非本地研发合作平衡互补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及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电动汽车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本地与非本地合作互补对创新产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本地与非本地合作平衡则不利于企业创新产出;企业本地与非本地合作平衡和合作互补可以产生协同影响,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正向作用。同时,企业规模对本地与非本地合作互补程度与创新产出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但对合作平衡程度与创新产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杨张博  王钦 《科研管理》2022,43(7):154-162
组织合作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两类相反的作用机制:网络闭合和网络开放。论文认为,哪种机制起作用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创新任务以及知识来源在网络中的位置。基于汤森路透、USPTO和Compustat三个数据库,论文构建1990-2001年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追踪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战略联盟网络密度增加和结构洞指标增加会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数量,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网络结构调节着直接联盟关系和间接联盟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成为大势所趋。合作创新网络中的多元化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关键外部资源,但关于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仍然缺乏,且现有研究往往忽略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不同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可能产生的差异性影响。文章融合社会网络理论、知识基础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依据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合作创新网络,采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负二项回归法,从个体网络视角分析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权变因素与内在机制,检验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知识基础深度正向调节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而企业知识基础宽度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企业知识基础深度对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实现。研究结论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钰芬  叶伟巍 《科学学研究》2013,(2):266-275,285
利用外部知识实现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创新实践的常用策略。究竟内部R&D和外部知识搜寻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过多的外部知识搜寻是否会削弱企业内部R&D的战略性地位?本文基于209家中国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企业内部R&D活动和外部知识搜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知识搜寻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但是不同类型的外部合作对象对创新绩效的重要性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企业在创新实践中,内部R&D和纵向合作企业与横向合作企业知识搜寻之间存在互补协同的关系,但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内部R&D和大学/研究机构知识搜寻之间存在互补性。内部R&D和外部知识搜寻之间存在互补抑或替代的关系,主要受企业对外部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杨毅  党兴华  成泷 《科研管理》2018,39(9):59-67
企业间伙伴选择的相关研究多关注行动者参与合作所能获得的信任、互惠和成本降低等积极影响,却较少考虑伙伴选择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引入分裂断层概念,认为“成员间共享经验的程度差异而产生的整体网络内部分化倾向”会阻碍网络成员间的知识共享,并且这种负面作用会随着企业嵌入于网络中的位置和相对权力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以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市场化程度较高、技术创新和合作发明专利比较频繁的行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研,运用分层回归模型验证所提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分裂断层对网络成员间的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不同网络成员的影响存在差异。占据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能够缓解分裂断层带来的负面作用,而较高的知识权力赋予网络中心位置企业更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从而能够更大程度降低分裂断层对知识共享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技术创新网络中的知识流以及不同企业的差异化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20.
陈岩  张红霞  王琦 《科研管理》2018,39(11):61-68
文章从知识资源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入手,引入创业导向作为中介变量,政治网络和竞争强度作为调节变量,建立了知识资源、创业导向、政治网络、竞争强度和企业创新之间的理论模型。以148家企业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得出结论:(1)知识资源与创业导向呈正向相关;(2)创业导向与企业创新呈正向相关;(3)创业导向在知识资源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4)知识资源、政治网络和竞争强度之间的交互对于创业导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