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柳宗元和宋代范仲淹撰著《捕蛇者说》和《岳阳楼记》,一位目光集中,一位眼界宽阔;一位情意凝重,一位思神纵横;一位援笔说蛇,一位铺纸绘景;一位意在进谏皇上减轻赋税,一位倾心规劝挚友克己奉公。二者内容有如此诸多不同。但是在社会影响上同为脍炙人口。最近,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了它们结构形式的异曲同工:两篇散文都是五个自然段,都分三层;第一段为第一层,第二段至第四段为第二层,第五段为第三层;各层内部对比写法,层次之间节节蓄势;最后抒议主旨,喷薄而出.  相似文献   

2.
衬托对比针砭时弊———《捕蛇者说》的艺术特色江苏/王丽蕾《捕蛇者说》是唐代柳宗元被贬官永州时写的。“衬托对比,针砭时弊”是本文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自然段)又分三层意思:1.“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强调蛇毒性猛烈可...  相似文献   

3.
对现行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所选柳宗元《捕蛇者说》中“而吾以捕蛇独存”的“独”,讲解者大致有以下三种态度。一、不解释。持这种态度者较多。我所见过的选了《捕蛇者说》的课本都对“独”字不注解,似乎认为“单独的独,有什么可解释的!不值得解释”。有的教学参考资料的增补注解中,也没有对“独”的解释,甚至讲解中也不讲解或解释,如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广西  相似文献   

4.
鸡犬不宁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变革失败,被贬到永州,有一回采访了一位捕蛇人,并写成散文名篇《捕蛇者说》。《捕蛇者说》对官吏催逼钱粮,有这么一段描  相似文献   

5.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湖北余映潮一、训练重点:1.背诵第四、五段。2.对比的写法。3.“乎”和“而”的多种用法。二、教学时间:两课时三、教学设想:1.多读少讲。2.选点突破。3.注重积累。4.教给方法。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认知性...  相似文献   

6.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纪实性的传记散文名篇.被作为中学教育课本中的传统篇目长期使用。〈捕蛇者说》写于作者在永州任职时,课文通过捕蛇者蒋氏对其祖孙三代为免交赋敛而甘愿冒着死亡威胁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唐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7.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纪实性的传记散文名篇,《种树郭橐驼传》则是“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的传记散文名篇。两篇文章虽一实一虚,但都寄寓了作者的政治思想:为政和居官是否有“生人之意”、政治主张:改革弊政。但再渎《捕蛇者说》和《郭橐驼传》,却发现两篇文章还有诸多相同处:  相似文献   

8.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纪实性的传记散文名篇 ,《种树郭橐驼传》则是“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的传记散文名篇。两篇文章虽一实一虚 ,但都寄寓了作者的政治思想 :为政和居官是否有“生人之意”、政治主张 :改革弊政。但再读《捕蛇者说》和《郭橐驼传》 ,却发现两篇文章还有诸多相同处 :一、两篇文章的人物有相同处1.都有一手绝好的技术。蒋氏有一手捕蛇的好技术 ,是长期和“触草本 ,尽死 ;以啮人 ,无御之者”的毒蛇打交道的过程中练成的。并凭着这好技术“独存”、“比乡邻之死则已后” ,也凭者这好技术活得“熙熙而乐” ,使“永之人争奔…  相似文献   

9.
《捕蛇者说》的“说”,是什么意思?《古代散文选》(中册)这样讲:“说说捕蛇人的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湖北省编高中语文这样讲:“‘说’,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题目的意思是:说说捕蛇人的事。”我有点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的一篇寓言体传记,是其早年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它与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写的《捕蛇者说》可以说是形神兼似,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在格式上两者非常相似。《种树郭橐驼传》是先介绍郭橐驼其人,突出他种树的绝活;主体部分是一问一答,主要是郭橐驼的“答”;最后是问者由此而发出的感慨。《捕蛇者说》是先介绍永州郊外所产的“异蛇”,由此引出捕蛇者蒋氏;主题部分也是一问一答,主要是蒋氏的“答”;最后同样是问者即“我”的感慨。其次,在主题上两者遥相呼应。《种树郭橐驼传》中经由种树的老百姓郭橐驼之口道出了“长人…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以啮人,无御之者。 (初中语文第五册《捕蛇者说》) 对“以啮人”中“以”字的理解,历来颇多分歧。归结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 ①“以(这种蛇)咬人。”《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年版中册) ②“如果人被它咬伤就无可救药。以,如果。”(《柳宗元诗文选注》,辽宁人民出版  相似文献   

12.
《捕蛇者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传统课文,以前教学都是从苛捐杂税之毒甚于毒蛇之毒的角度来讲授的。这个自然是不错的。我觉得似乎还可从人口理论的角度切入教学。《捕蛇者说》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唐王朝从繁荣滑向衰亡时期百姓们所受的人间地狱之苦,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反映了当时社会人口锐减的急剧变化。而这个急剧变化并不是唐王朝独有的,它是中国社会的第三个形态封建社会所通有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等生产资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杜甫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们都热爱祖国,关心政事,考察社会,体恤民生。出于对生命的热爱,所以能以己之苦,度人之苦;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的《捕蛇者说》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石壕吏》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从不同角度深刻地揭露了唐朝社会的黑暗。《捕蛇者说》通过永州人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之害的血泪控诉,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征粮征物、官府严限追逼、差役下乡催索的罪行,表现了作者对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穷苦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石壕吏》通过对“有吏夜…  相似文献   

14.
《捕蛇者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代表作。写这篇文章时,他已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谪居永州后,他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下层劳动人民接触,对民生疾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更加坚定了革除弊政、减轻赋税的政治主张。《捕蛇者说》的主题思想正是柳宗元这种政治主张在文  相似文献   

15.
《捕蛇者说》通过记叙蒋氏三代冒险捕蛇以抵偿租税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展示了广大农民流离失所、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惨状和农村凋敝的景象,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作者通过各个方面的反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一得录     
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意把教学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起来。 有位老师在教《捕蛇者说》一文时,就从文章特点出发,按照由表及里的法则安排教学过程,步步深入地进行教学。他说:《捕蛇者说》这篇文章,是抓住一个“异”字来写的;“异”是全篇  相似文献   

17.
“苛政猛于虎”是孔子的名句,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亦曾引用。部编教材初中第五册中却将“苛政”注解为“苛酷的统治”,笔者认为不确。首先,从《捕蛇者说》的主题来看。“鸣呼!孰知赋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显而易见,柳宗元是写繁重的赋税给老百姓带来的不幸。柳宗元虽然同情老百姓,但是,作为当时统治阶级的一员,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不可能去否定封建制度的统治,“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就已经将这个王叔文改良  相似文献   

18.
蒲松龄的《促织》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可比性,对这两篇文章的求同辨异,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内容和特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捕蛇者说》中有这样一句:“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教材将“岁赋其二”注解为“每年征收两条蛇”。愚以为这样诠释  相似文献   

20.
提高读写结合训练的水平,必须把握重点,选好材料,明确要求。下面以《捕蛇者说》的训练为例略作阐述。一、把握重点。这是对“读”的要求,也是优化读写结合的前提。《捕蛇者说》的主要写作特点是“层层对比,卒章显旨”。作者将“役”和“赋”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比。一是着眼过去作生存情况之比。六十年来,众乡邻“生日蹙”,即使是“殚出”“竭入”仍不免“号呼而转徙”,结果往往是“死者相藉”,十室九空,而蒋氏一家却“以捕蛇独存”。二是叙写现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