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思维论认为,数学思维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中,以“思”为主线,构建“创设情境、激趣诱思;合作探究、点拨启思;巩固提高、引发深思;总结评价、促进反思;精设作业、练中多思”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让学生在趣中思、动中思、玩中思、探中思,发展思维素质,促进数学思考,实现有效教学,这对当前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数学思维论认为,数学思维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中,以“思”为主线,构建“创设情境、激趣诱思;合作探究、点拨启思;巩固提高、引发深思;总结评价、促进反思;精设作业、练中多思”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让学生在趣中思、动中思、玩中思、探中思,发展思维素质,促进数学思考,实现有效教学,这对当前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可以贯穿一些“问题”.以便启发学生去“思”、去思考。如哲学的基本问题,实事求是的人文关怀问题,辩证法的人文情意问题,认识论的“转识成智”问题,人的存在和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三个代表”的意义等。哲学的本质作用是教人去“思”。如果说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能一道去“思”、去思考一些问题,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到哲学距离他们并不很远,而和他们的存在、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汉娜·阿伦特论思的政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20世纪的一系列政治问题的反思而著称于世的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晚年从她一直关注的政治问题转向哲学问题。在《精神生活》在这部未完成的著作中,她力图弥合传统上“精神生活”和“行动生活”的对立,阐明政治活动的精神性基础,并对“平庸罪恶”这一现象做出理论上的解释,说明思为何具有抗拒邪恶的力量。阿伦特对思的政治意义的分析得益于西方哲学史上的两位大师:康德和苏格拉底。从康德那里,她学会了思是什么;从苏格拉底那里,她学会了思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初中思品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挖掘其人文因素,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每个初中思品教学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初中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并提出了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教学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重视,对初中思品教学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一、初中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后精神分析学派代表,拉康的主体学说极具张力。他通过对自我和他者的比对以及将语言和无意识引入主体研究,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改为“他者思故我在”,从而消解了现代性意义上的实在主体。在当下文化研究盛行的语境中,拉康的主体理论在解构主体的同时,也为主体功能化、主体与身份的转化打开了新思路,同时还为后学意义上的身份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寤寐思服《诗经·关雅》中的“求之不得,寤寐思眼”,毛传释为“思之”,郑笺释为“事也”。后人大多随从毛传党没有异议。但把“服”解释为“思之”,在先秦典籍中并没有旁证。王力先生说:“古书要注意语言的社会性。如果某字只在《诗经》这一句有这个意义,在《诗经》别的地方没有这个意义,春秋时代(乃至战国时代)各书中也没有这个意义,那么这个意义就是不可靠的。”(王力为向熹《诗经词典》写的序文)这话说得很是正确。把“眼”解释成“思之’欺属于这种情况。查服的甲文、金文和篆文,它的形体大同小异,都是强迫奴隶从事劳作的…  相似文献   

8.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认为,“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是诱思教学思想的核心。在这个论断中,“诱”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思”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诱”是外因,“思”是内因,只有把“诱”调谐到“思”的频率上,才能发生谐振,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如何思?思什么?关键是教师“诱”的艺术和水平。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诱”的作用,真正实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呢?我们认为,问题的设计是关键。问题的设计怎样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语文阅读多思教学法过程中,我们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要思”、“会思”、“善思”,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要思要学生思考,首先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杜绝妨碍学生思考的种种弊端出现,把指导学生思考、促进思维发展做为首要问题来研究、备课。其次要让学生懂得思考的意义、价值,“学成于思”,“思”是开启知识闸门和开发智力、走向成功的钥匙。让学生知道,要学好语文,就要学会思考。再次,鼓励学生增强信心。“你对课文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学了本课,你还有什么…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形成能力、提高觉悟、自觉行动的一把金钥匙。本文仅就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问题,谈一点个人的做法和体会。一、让学生了解学习思品课的意义我曾作过问卷调查:学习思品课的意义何在?在被调查的100位学生中,有15位回答:“可以学点知识。”2位回答:。引导我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其余的83位都说:“不知道。”显然,这大多数学生不会产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正确了解学习思品课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培养师生间的深厚感情,发展兴趣。  相似文献   

11.
林丹艳 《亚太教育》2024,(2):117-119
“读—思—达”教学法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表达来掌握知识。在生物教学中,这种理念和方法的应用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初中生物教师在应用“读—思—达”教学法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课前预习材料,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深度思考;鼓励学生表达,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等具体措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生物学的知识架构,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2.
“做思共生”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高效教学策略.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以核心素养培养为重要目标,推动着数学学科由“结果”到“过程”,由“内容”到“实践”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中“思”,在“思”中“做”,借助“做思共生”来构建思行一体的课堂,也助力学生养成手脑并用的学习习惯.文章简述小学数学“做思共生”的意义,并多维度探究课堂中借助“做思共生”有效教学的策略,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笔者的一次反思经历,论述了如何从“思失”和“思改”两个方面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4.
思品课程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学生的升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真正意义上的在初中思品教学中践行素质教育,笔者以为,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应是我们广大思品教师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瑾 《文教资料》2013,(19):55-56
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与他对“存在”问题的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他道出了现代技术的“集置”本质、形而上学的思想根源及现代技术所导致的人类与现代科学受控于“单向度”的技术意志危机。他认为追问构筑思之道路.思之道路即语言之路,人类应通过“思”与“诗”的对话拯救技术带来的种种危机,探求人类进入“诗意的栖居”的出路。其独特而深刻的技术批判思想对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反思能力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训练逐步形成。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有“思”可反。根据人们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总结出一个“反思”的模式,即“学前思———学中思———学后思”。一、学前思1.学什么?穴明确目的雪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要学会什么和获得什么。2.这样学有什么用?穴理解意义、动力雪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个人意义,从而使学生自己获得学习的动力。3.准备如何学?(根据以前的经验教训确定监控的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以前的经验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17.
赖冠梅 《教师》2020,(10):85-86
与小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时事“大事件”是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的鲜活教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教师将时事“大事件”融入思品“小课堂”,是高质量地开展小学思品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新时代思品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介绍了时事“大事件”融入思品“小课堂”的主要意义,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用好网络资源,让网络与课堂“连起来”;用好社区资源,让学生从教室“走出来”;创设形式多样的思品活动,让课堂与学生“活起来”。  相似文献   

18.
笛卡尔认为,“我思”是一种直面世界的哲学态度,“世界”最终都可以还原到“我思”之中。但是,由于他徘徊在“物我”二元分裂之间,并没有很好地理清“我思”的内涵和深远意义。舍勒借助现象学的审视态度,发现了一条新路,使“精神”的发生得到很好的说明。从他们对这两个概念的不同见解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哲学的思考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朴”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和理想,内涵丰富而深邃。“朴”的根本意义在于“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之思和创造智慧,对建设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有多方面的思想启迪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创新精神的今天,应充分利用道家这一思想文化资源,借鉴其思想智慧,以利于解决阻碍和谐、创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学习的形式是顿悟获得,学习的过程是问题解决,学习的棱心是有意义地学习。基于此,思想政治教学要切实达成新课程三堆目标,需"三思"而行,一思思想政治课学习问题解决的障碍,二思思想政治课问题的意义,三思思想政治课问题解决的思堆线索和操作线索。在"三思"而行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顿悟习得,实现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