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被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在这一时期,尽管各种文学倾向的主流特点都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但美国浪漫主义作家在人性的理解、宗教自然观以及文学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着种种差别,这些差别也正体现了浪漫自由的美国在文学领域表现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幽默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殖民地时期。这一时期是美国民族文化形成的初级阶段,出现了大量具有较强幽默性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出现和美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宗教观念、民族危机等方面因素都有一定关系。殖民地时期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幽默是一种黑色幽默,幽默和讽刺相结合,揭露社会的弊端,大量俚语的使用,体现出了很强的大众性和本土性。本文对美国殖民地时期幽默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做了简要介绍,阐述了美国殖民地时期幽默文学的特点,简单分析了美国幽默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攀援于树的猿到直立行走的人的转变是与人类语言的出现相伴随的。有言语言的产生、发展以及人类对语言功能的认识、对语言命名神秘力量的崇拜.都反映在人类早期的神话传说之中。只要把"语言创世神话"当作一种特殊的符号解读,就能够揭示创世神话中的"混沌"之谜.寻找到宗教、民俗中言灵崇拜和语言禁忌所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在小说创作方式层出不穷的20世纪,后现代的开山祖师---博尔赫斯的作品表现出明显的迷宫特质和不确定性,这使他备受读者和作家的推崇。时间在其代表作《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是一个重要的元素,通过时间不确定的书写和时间迷宫的呈现,博尔赫斯阐述了一种独特的循环时间观念,表达了自己对主体与存在、时间与永恒的追问与思索。  相似文献   

5.
《戈拉》在印度文学里的地位犹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在俄罗斯文学中的地位一样,笔者对戈拉自我身份认同经历的虚假认同、质疑和否定、重新构建三个阶段的分析,看到泰戈尔在戈拉身上映射出人与理想统一的宗教观念和印度现代化发展的理想愿景。  相似文献   

6.
《圣经》既是一部世界著名的宗教经典,也是一部将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融为一体的百科全书。由于巨大的影响力,《圣经》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众多《圣经》的汉译本中,冯象译本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版本之一。本文将运用翻译目的论的理论研究评析冯象汉译的《创世记》。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翻译,概述了文学翻译与注重文化差异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因素,总结出地域文化差别、语言架构与思维逻辑的差别、宗教人文的差别。根据不同影响因素,提出了注重双方文化的差别,实现文化融合、语建构翻译思维与翻译手法、形成合理翻译策略的三种不同翻译手段,以增进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综观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普遍流传着一些叙述天地间万物形成、发展的创世史诗,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牡帕密帕》作为在拉祜族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长篇创世史诗多有学者关注,并多聚焦于其作为非遗的传承以及信仰体系的建构,缺乏对其文本内容中英雄祖先建构的内涵分析、民族认同强化的历程阐释以及对反映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探讨。对《牡帕密帕》的文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可以窥见拉祜族原始宗教崇拜、生产生活、社会结构、婚姻家庭等多方面的历史记忆以及所蕴含的民族关系,也能展现创世史诗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跨文化视域,重点探究了英美文学翻译问题。首先总结了英美文学翻译的主要难点,并论述了翻译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了尊重两国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交流;翻译人员应注重文化内容划分、重视人文宗教特色、积累有益经验等有效翻译策略,以期确保译本充分体现出原著的文学价值和魅力,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同时也希望可以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文山苗族古歌体现了文山苗族朴素的哲学思想,表现为以“气、泥”为本的自然观、运动与变化的发展观、劳动创世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1.
鲁迅坚持直面现实的文学观,反对"瞒和骗"的文学。观察鲁迅在1930年代的文学论争,我们发现鲁迅所指的"瞒和骗"的文学具体体现在哪些文学思潮上,进而可以梳理出鲁迅不以任何名目粉饰现实、不倚仗任何招牌谋取图解现实的权力、完全以独立的个体诚实的心灵直面现实介入现实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文学在俄罗斯人的信仰中创生,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哲学是流浪的俄罗斯人寻找大地的宗教体验之路。它们虽然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本质性的,宗教理念是解读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哲学的密码。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文学体系中重要而独特的一支,悲剧文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人类心灵和现实的碰撞, 受到古今中外文学大师们的高度关注。在西方,悲剧文学主要从哲学高度体现人生的无奈与挣扎,带有很强 的个性反思特点。而在中国,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悲剧文学更多体现出现实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艾青诗作表现出浓浓的土地情结,阳光情结和宗教情结,这三种情结相互映衬,相互渗透、互为因果、和谐统一,共同贯穿着爱祖国、爱人民、爱世界、爱真理的母题,体现出艾青诗作的精神取向,具体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形式多样的民俗(包括信仰性民俗)是回族穆斯林高度独立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体现出回族穆斯林民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心理结构等传统特点。源于伊斯兰教教规、戒律的禁忌民俗,随社会的发展,它们本身特有的宗教色彩减弱,民族文化的色彩增强。这些禁忌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健康生活习惯相一致,对回族穆斯林的健康长寿起着积极的作用,并在维护民族特征方面起着约束力的作用。它们已内化到回族穆斯林的意识之中,成为回族穆斯林自觉的一致行为。聚居区回族穆斯林传统的宗教观念较强,重视礼拜,寓于礼拜活动中的净、静、动等因素在客观上起到了养生健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历代宫廷文学体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已呈现为一个明显的文学系列.该系列包含的体派在其各自形成发展过程中和主要创作倾向中,体现出如下几个共性价值特征:一是贵族作家群落构成其创作主体,他们以重建新王朝文学为己任,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创作和理论领起、规范出一代文学并使其更为艺术化,从而推动文学的自觉;二是这些体派作家所表现出的片面讲求诗文艺术形式的倾向,往往激发起文学革新思潮,有时此种思潮甚至就由其内部发生,从而使历代宫廷文学体派大多具有启发文学革新思潮的价值;三是反映出其时贵族生活的风貌、文化心态和审美趣味,并一定程度地烘托、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气象;四是体现出对女性超功利的审美倾向,并在美学史上创造出特定的贵族式女性审美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交往看祆教的早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祆教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宗教 ,是波斯阿黑门尼德王朝的主要宗教信仰。由于历史久远 ,材料匮乏 ,对于它的早期历史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根据现有的材料 ,从文化交往和语言学的视角 ,探讨祆教的产生 ;从波斯帝国内部和外部的长时期、多层面、不同形式的交往 ,探究祆教在阿黑门尼德王朝时期的发展 ;把祆教的演变作为一个典型的历史个案 ,探讨祆教在其自身发展中发生过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交往 ,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探讨宗教发展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8.
佤族民间歇谣反映了佤民族的审美意识、历史、文化、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势多样。从题材和内容方面可分为创世歌、宗教歌和世俗歌。佤族民间歇谣广博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通俗朴实的语言特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等,都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它是佤民族的一笔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1 .佤族民间文学的基本内容解放前 ,佤族没有文字 ,佤族民间文学属于民间口头创作和传承文学 ,其作品的表现形式 ,大体可以分为散文体和韵文体两大类。散文体的文学作品如神话、传说、故事、童话、寓言、笑话等等 ;韵文体的文学作品如歌谣、史诗、抒情诗、叙事诗、劳动歌、风俗歌、情歌、儿歌等。其内容大体可分为 :(1)创世神话、传说 ,孤儿的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 ,动植物的故事创世神话、传说 :是佤族先民对天地万物的起因和不认识的自然现象所作的天真浪漫的解释 ,是人类最初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利用自然造福于人类的艺术再现 ,…  相似文献   

20.
博尔赫斯的"武士刀客"小说并非博尔赫斯"幻想美学"的代表性作品,而是一种另类之作博尔赫斯的现实主义作品.这类作品的写作贯穿了作家创作的始终,主要对生活于阿根廷一带的高乔人精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