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调查法研究了南京晓庄学院1352名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状况。结果显示:该院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与南京市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平均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地高于理科生;大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师范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非师范生;女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男生。建议学校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加强引导;改革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多与学生沟通,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革除现行教育考试的弊端,充分发挥教育考试引导、促进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健康发展的功能,必须逐步弱化政府对教育考试的直接控制与干预,实现教育考试主导权的让渡与转移;要积极探寻、努力构建一种与现阶段社会多元利益主体需求相适应的开放、自主、充满活力、极具适应性和创造性的新的教育考试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法律对网络管理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对网络舆论监督主体的法律责任以及技术管理的法律责任规定不具体,已经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必须发挥依法引导网络舆论的优势,使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成为制度性回应;只有法律授权与保护的公共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才能有效地回应网络舆论质疑;只有法律授权的网络舆论引导才具有权威性。依法建立网络舆论引导责任机制、问责机制和联动机制,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网络接入服务商、网站和网民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权利与义务,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舆论引导的法律困境,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A5):149-151
地方企业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承载主体,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的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文章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地方经济认识、学科专业的更新速度及地方企业的积极主动性指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适应区域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政府机制引导、高校主动研究地方经济是目前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地域适应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升高职院校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应然之举。从共生理论视域出发,以共生系统的三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为锚点,可以构建一套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分析框架。高职与社会共生发展具有目的性、整体性、自组织性以及适应性,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在主体参与上需探索更多元主体参与,形成主体均衡互利共生新生态;在模式上需创新社会服务共生机制,挖掘社会服务模式多样性;在资源环境上需培育灵活资源共享平台,保持共生环境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要从本源上理解其逻辑内涵,从主客体、时间、空间、结构等多方面予以评价,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观察表征,通过进一步落实新职教法,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适应性;强化省级政府的主体责任,提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凸显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决策中的地位,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情主体的易偏差性、舆情客体的多样性、舆情传播的复杂性的特点,决定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导向性、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的原则出发,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手段,增强舆情引导说服力;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和网络议程,提高校园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效能;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评论员队伍,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参与到相关机制建设中去,促进校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四方面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刘硕硕 《福建教育》2024,(17):17-21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跨界属性的表现形式,从构建多元办学新模式、构筑教育教学新机制、共建协同创新新平台等方面,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值赋能。当前,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仍存在多主体协同共治的管理体系尚未理顺、技能型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失衡、有效性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可以采取以下路径:强化主体共识,建构深度融合的校企命运共同体;聚焦关键环节,创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突出技术服务,提升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效能。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从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出发,强调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话"特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阅读活动本质上就是学生主体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体验式阅读教学的主要机制就是引导  相似文献   

10.
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在国家、人民中的地位和作用.每一个党员的素质关系着党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党的整体形象.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主要应发挥党组织的主观能动作用,健全有关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党员的先进性.主要包括:建立和健全党员培养教育机制,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确立主体机制,提高主体意识;完善用人机制,确保正确导向;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完善考评机制,形成竞争氛围.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城乡教师交流的实效、潜在的问题。城乡教师交流选拔机制、工作内容、激励机制、管理评价机制、教师的适应性和师资的非对称等问题明显存在,影响了交流的实效。提高城乡教师交流的实效,应当探索以教学骨干和优秀教师为标准的选拔机制,变同质交流为异质交流;探索教学+教研"或"教学+跟班"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变存量调整为增量提升;探索多元的激励机制,变压力为动力;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变单一评价为综合评价;探索教学团队式的目标交流模式,变刚性交流为柔性交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分析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几个方面研究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调适策略。要唤醒农村单亲家庭学生,树立其自信心;走近农村单亲家庭学生,提高其适应能力;帮助农村单亲家庭学生,让其感受爱的温暖;尊重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维护其自尊心。  相似文献   

13.
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可通过相关专业融合、课程体系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融合、培养主体融合,构建农村幼儿教师的"UGK"培养模式.同时,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灵活的协作机制、有效的投入机制,发挥高校主体作用、政府主责作用、幼儿园主导作用,共同提升农村幼儿教师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合理布局城乡产业结构;必须规划建设与管理,提升农村城镇化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从区域活动入手分析农户活动类型与特点,探求与区域活动相对应的农户组织形成的环境条件及其制约因素;接着研究了不同活动区域农户组织的结构特点,进而对其进行模型提取、机制分析与策略完善;因地制宜开展组织建设,发挥组织效应,促使人地和谐,安居乐业;并对农户组织的基本构成因子-人的作用进行分析,维护农户在组织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最后对农户组织作以整体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建立健全密切农村干群关系机制,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路径有: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努力实现农民民主政治权利;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切实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充分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有效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7.
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机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正在全国启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由于其特有的目的、对象和社会功能,所以具有复杂性、公益性和适应中国社会客观实际和客观环境的特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应重在机制创新:着眼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特点,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认识;建立并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机制;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宏观和微观政策;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广泛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校企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增强办学的开放性与适应性,也有利于学生就业。高职院校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校企合作育人体系,健全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加强校企之间文化渗透,推进课程改革,构建校企合作育人评价体系,加强校企师资合作,以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工作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李雄 《中学教育》2013,(6):79-88
转岗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一个新群体,农村幼儿转岗教师在新的工作环境(幼儿园)中的适应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农村幼儿转岗教师在幼儿园中适应的好与坏影响着转岗教师自身和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发展。本文采用了叙事性研究的方法,访谈了一名刚转岗的农村幼儿教师,发现农村幼儿转岗教师不适应新工作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环境方面,幼儿教师职业地位低、职业压力大,入职支持体系、培训体系不健全;第二,学校环境方面,转岗教师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不和谐,与学生及家长的交流困难;第三,自身成长环境方面,职前接受的教育并非是专业化的学前教育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差带来的影响。针对农村幼儿转岗教师不适应新工作的原因,笔者从国家、幼儿园、转岗教师自身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建议。首先,政府方面应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健全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各级入职培训体系;其次,幼儿园方面应转变管理方式并完善转岗教师园本培训,老教师与转岗教师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最后,转岗教师自身要积极转变心态,同时制定自我学习方案,积极适应岗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种原因,我国农村地区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低,整体素质不高,不能有效满足实现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也难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应健全农村教师“出入”机制,严格农村教师准入制度,扩大免费师范生招生规模,保证足量合格农村师资的供给,以有效解决农村师资缺乏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