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分数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简便算法的练习时,我出示了教材后的“练一练”,其中有一题是这样的:3247÷4,我随意让两位学生板演,却出现两种不同解法:学生甲:3247÷4=(32+47)÷4=(32+47)×14=32×14+47×14=817学生乙:3247÷4=(32+47)÷4=32÷4+47÷4=817勿庸置疑,两种解法都是正确的,都运用了简便计算,可是第二种解法却令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教材上的演算过程并不是像这样的,这样做的学生是否真的知道这样求解的依据?如果这种演算过程教师认可之后,…  相似文献   

2.
一、求异中创新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具有多向性、灵活性、新颖性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 ,克服消极思维定势的影响 ,让学生从不同途径 ,不同角度积极地思考问题。例如 :在学生掌握了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以后 ,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 :“一条铁丝恰好可以围成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 ,如果改围成一个长9厘米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得出了如下的解法 :(8×4-9×2)÷2=7(厘米 ) ,8×4÷2-9=7(厘米 ) ,8×2-9=7(厘米 )。教师对各种解法都给以肯定。…  相似文献   

3.
化简比一般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同分数的关系以及比同除法的关系,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同时缩小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从而化简比,例如:39∶26=(39÷13)∶(26÷13)=3∶22.同时扩大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比化简。例如:3.1∶5.9=(3.1÷10)∶(5.9÷10)=31∶5972∶13=(72×6)∶(13×6)=21∶23.扩大缩小并用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先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再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使比得以化简…  相似文献   

4.
例1小兵6分钟走路360米,照这样计算,走840米路需几分钟?错解1:360÷60×840错解2:840÷360÷60=60×840=840÷60=50400(分钟)=14(分钟)分析:错解1由于没有弄清数量关系,机械地套用正归一问题的解法,导致列式错误。错解2由于粗心,也可能是对括号的作用不理解,列式时漏掉了括号,导致列式错误,于是混淆了有括号和没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而造成了错误。正确解法:840÷(360÷60)=14(分钟)例2一台收割机要收割小麦280公亩,头6天收割168公亩,照这样计算…  相似文献   

5.
例 一张长 厘米、宽 厘米的长方形纸,把它裁成 12 5长 厘米、宽 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最多可裁成多少块?3 2 小林的解法是: 求整张纸的面积 (平方厘米) 12×5=60 求小纸片的面积 (平方厘米) 3×2=6 求裁成的块数 (块) 60÷6=10 小红的解法是: …… 2 12÷3=4 5÷2=2 1 3 3 3 3 (块) 2 4×2=8 小朋友,他俩谁做得对? 1 小红的解法不对,小林解的得数虽然对了,但是一种巧合,很多地方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正确的解法应该是: …  相似文献   

6.
一些资料上要求学生解这样一类方程“32÷4x=4”。学生中往往出现两种解法,第一种是把原方程看成“32÷(4×x)=4”去解,得x=2;第二种则是将原方程看作“(32÷4)×x=4”去解,得x=0.5。教师要求学生检验方程的解。采用第一种解法的学生,先把4与x的值相乘,得如下检验式:左边=32÷(4×2)=4=右边采用第二种解法的学生,先将32÷4,再把所得的商与x的值相乘,得出的检验式是:左边=32÷4×0.5=8×0.5=4=右边结果,学生都能“自圆其说”,都认为自己的解法正确。究竟方程“32÷4x…  相似文献   

7.
林春 《河北教育》2002,(4):37-37
摄于课堂中的两个小镜头镜头一:在李老师的一节数学练习课上。出示“王师傅生产一批零件,3天生产了这批零件的15,照这样计算,其余的还要几天完成?”“请大家仔细想想,该怎样解答?”“我相信,每个人起码能想出两种解法!”老师在积极鼓励学生,教室里悄然无声。短暂的沉默后,呼啦啦一排排小手高高举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答起来:(1-15)÷(15÷3)1÷(15÷3)-33÷15-3“肯定还有别的解法。”老师对学生充满信任和鼓励。沉默。唰,教室里又高高举起两只小手。3×(1÷15)-33×〔(1-15)÷1…  相似文献   

8.
一块长方形铁板,长30厘米,宽25厘米,像下图那样从四个角切掉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的容积有多少毫升?(用不同方法解答。)25厘米30厘米这是一道课本习题,教学参考书是这样解答的:第一种解法是用厘米作单位,先求出长方体铁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然后求出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再变换成毫升。(30-5×2)×(25-5×2)×5=1500(立方厘米)=1500(毫升)第二种解法是先把厘米数变换成分米数,求出长方体铁盒的容积是多少升,再变换成毫升。(3-0.5×2)×(2.…  相似文献   

9.
一次数学课,教师让学生用多种解法解答下题。如下图所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单位:厘米),面积为24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解题时,教师巡回检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解法有三种: (24÷3一4)×3÷2 24一(24÷3+4)x3+2 (24一4×3)÷2于是,在列这三种算式的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堂简单的“直进归一问题”新授课。某教师讲完课本上的例题后,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给学生练习: “一个运输队4次运送72吨货物,照这样计算,5次可以运送货物多少吨?”多数学生是按照教师讲的“先求一份数是多少,再求几份数是多少”的方法,这样列式计算的: 72÷4×5=18×5=90(吨)有一个学生却写出了这样的算式: 72÷4+72=18+72=90(吨) 这位教师将两种解法都写在黑板上,肯定了前一种解法,而否定了后一种解法。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认为前一种解法,体现了简单直进归一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这种解法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有时利用倍数关系,使一些百分数应用题解起来简单、容易。如:“校园里种了两种花,月季花种了48棵,芍药花的棵数是月季花的3倍,两种花各占总数的百分之几?”通常的解法是:48÷[48×(1+3)]=48÷192=25%这是月季花占的。芍药花占的为:48×3÷[48×(1+3)]=144÷192=75%如果利用倍数关系,把月季花的棵数算作“1”,则芍药花的棵数则为1×3,总数为1+3这样:月季花占的为:1÷(1+3)=1÷4=25%芍药花占的为:1-25%=75%这比起前面的解法要简单得多,而且不易算错。不少问题可以利用这一思路去解答。巧用倍数解百…  相似文献   

12.
我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曾出过这样的一道题:某班有男生22人,平均身高140厘米,女生18人,平均身高142厘米,全班学生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题目出示后,有一个学生的列式是(142+140)÷2=141厘米,这种解法显然错了。为了避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时间,而影响整个教案的实施,我说,这种解法没道理,就让其坐下。想不到下课后,这个学生问我说:“老师,我的解法为什么是错的,我不理解,我们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20页有这样一道真空题:  。一般人们常用的是下面两种解法。 解法1: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将 与 通分,取公分母40,则 = , = ,取中间数 ,定有 > > 。解法2:先化成同分子分数: = , = ,取中间数 ,定有 > > 。 除以上两种一般解法外,我还总结出下面几种方法,并且比较简便。 解法1:取 与 的平均数,得 ( + )÷2= × =    > > 解法2:把分数化成小数,得:  =0.05, =0.2,取0.24,必有 >0. 24> 。 因为0.24= ,所以 >…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道思考题:“一本书有132页,小英3天看完,小勇4天看完。小英比小勇每天多看几页?”大多数学生这样解答:132÷3-132÷4=11(页)。教师问:“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学生甲说:“我是这样解答的:132÷(3×4)=11(页)。”教师问:“你能说出这样解答的理由吗?”甲说:“我说不清楚,我觉得好像应该是这样。”教师问其它学生:“这种解法对不对?”  相似文献   

15.
谭晖 《湖南教育》2002,(6):44-44
一、设计发散式问题,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内容很多。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分析,就能设计出许多发散式的问题,从而开阔学生的思路。如:“某修路队修一条长1500米的路,前5天修了这条路的??,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路需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得出了五种解法:(1)(1-??)÷(??÷5)=20(天);(2)5÷??-5=20(天);(3)1÷(??÷5)-5=20(天);(4)5×犤(1-??)÷??犦=20(天);(5)5÷??×(1-??)=20(…  相似文献   

16.
开放题设计     
1一张长方形的纸长60厘米,宽45厘米,要把这张纸裁成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边长为整数厘米)而没有剩余,怎么裁?能裁成多少个正方形?分析与参考答案:将这张纸裁成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故正方形的边长应是60、45的公约数,裁法如下:(1)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有60×45个;(2)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有(60÷3)×(45÷3)个;(3)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有(60÷5)×(45÷5)个;(4)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有(60÷15)×(45÷15)个。2有一个长方体长60厘米,宽45厘米,高30厘米,要把…  相似文献   

17.
应用题的解法往往不是唯一的,只要同学们能灵活地思考,就能得出不同的解法。例:一堆煤,计划每周烧12吨,可以烧30周,由于改进了技术,每周节约煤2吨,这堆煤实际可烧多少周?[解法一]因为这堆煤共有12×30=360(吨),实际每周烧煤12-2=10(吨),所以这堆煤实际可烧360÷10=36(周)综合列式:12×30÷(12-2)=360÷10=36(周)。[解法二]因为每周节约煤2吨,30周一共可节约煤2×30=60(吨),而实际每周烧煤12-2=10(吨),那么节约的煤又可以烧60÷10=6(…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图A)。解答时,大部分同学是这样解的,即:(扇形面积-小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扇形面积)=(3.14×22÷4-2×2÷2)+[(4+2)×2÷2-3.14×22÷4]=4(平方分米)。针对学生的一般解法,我及时启发:“谁还能找到别的解法?”这时,一个同学很快黑板上列出4×2÷2=4(平方分米)这样的算式来。同学们感到惊讶,于是纷纷要他说出列式的理由。他说:“我是先把上面扇形中的阴影部分移到下面扇形中来,整个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三角形的面积。”说着,他在黑板上画出了移动后的图形(图B)。同学们看了,都恍然…  相似文献   

19.
等积问题是指形状不同而体积相等的两个形体之间的有关问题。这类问题在计算上很麻烦 ,学生很容易出错。下面举一例来说明是如何引导学生计算的。例 有一个圆柱钢锭 ,底面半径是 3 0厘米 ,高是 40 0厘米。要把它锻压成横截面半径是 5厘米的圆柱钢材 ,求锻压成的钢材长是多少米 ?一般解法 :3 .1 4× 3 0× 3 0× 40 0÷ (3 .1 4× 5× 5 )     =3 .1 4× 3 0× 3 0× 40 0÷ 78.5     =1 1 3 0 40 0÷ 78.5     =1 44 0 0 (厘米 ) =1 44 (米 )这种解法大多数学生会计算 ,但多数学生在计算时很容易出现错误。创新解法 :(1 )算术…  相似文献   

20.
我在县里一个学校听了六年制第七册应用题教学,有这样一道应用题(P62—63例6): 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一共用去60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是多少元? 老师先讲解了通常有两种思考方法的解法。 思考一:先求出一盒钢笔的价钱,再求每支钢笔的价钱。 列综合算式解答: 60÷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