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解光电效应 ,掌握光电效应所遵循的规律 ,一般情况下通过两个线索比较容易完成 ,这两条线索 :其一是光的频率线 ;其二是光的强度线 .一、光的频率线1 判断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光子的能量hν与光的频率ν相对应 ,能否发生光电效应是看照射金属的光的频率是否大于等于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 .如果入射光的频率ν大于等于照射金属的极限频率ν0 ,则就能产生光电效应 .2 求解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依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知道 ,金属中的每一个电子只能吸收入射光中一个光子的能量 ,且无积累过程 .电子能否成为光电子 ,就看电子所吸收的光子的能量…  相似文献   

2.
当一个频率为ν、能量为hν的光子从一个原子旁边经过时,光子与原子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光子与原子的碰撞。在这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光子继续按原来的方式运动,就好象没有原子在那儿一样,而原子也不受任何扰动; 2.产生光电效应。在这一效应中,原子吸收能量为hν的光子,而且这能量通常(但并不总是!)传给原子中的一个电子,使它从原子中电离,结果产生一个正离子和一个自由电子;  相似文献   

3.
周平原 《物理教师》2006,27(1):11-12
在“光电效应”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对“光电效应中电子如何吸收光子的问题”讨论得很热烈.有学生说:“一个光子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但一个电子最多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不可能同时吸收两个光子的能量,因此照射光存在一个极限频率.”但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为什么电子就不可能同时吸收两个光子的能量?”还有人提出:“有没有这种可能,就是电子先吸收一个光子,然后再吸收下一个光子,直到有足够的能量而发生光电效应?”  相似文献   

4.
光电效应中电子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家利 《物理教师》2006,27(12):12-12,17
在讲述光电效应时,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分析、总结、归纳出发生光电效应的规律,经典理论对此无法解释,爱因斯坦用量子论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一个能量为hν的光子,立即被金属中的某自由电子一次吸收,此间无需经过能量积累时间(驰豫时间不  相似文献   

5.
一、光子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与实物粒子 (如质子、电子等 )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的区别 .用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实物粒子都能使原子发生跃迁 ,处于基态 (或激发态 )的原子受光子照射或被实物粒子轰击是怎样跃迁的 ?它们又有何区别呢 ?下面分析光子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的实质 .根据量子观点 ,光子是一份一份的 ,光子的能量 hν也是一份一份的 ,每一份光子 ,每一份光子的能量均不可“分”.用光子 (电磁波 )作用到原子上 ,使原子发生跃迁 ,就必须满足“hν=En- Ek”(光子能量超过原子电离所需能量除外 ) ,只有频率ν=( En- Ek) /h的光子才能使 …  相似文献   

6.
原子物理中有一类常见的问题--用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电子使处于基态的原子跃迁.处于基态的原子受光子照射或电子轰击怎样跃迁?光子、电子使原子能级跃迁的条件有什么区别?电离发生的条件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张长吉 《物理教师》2001,22(4):20-20
在光电效应中,对极限频率是这样解释的:当一个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的逸出功时,电子就不能逸出.于是人们就很自然地会想到,为什么电子不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积累起来,然后再吸收一个或多个光子直至达到金属的逸出功而发生光电效应呢?  相似文献   

8.
一、光子使原子跃迁 原子的跃迁条件hv=Em-En,适用于光子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的情况,当光子能量较大时,与原子作用而使原子电离,产生离子和自由电子时,原子结构被破坏,如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3.6eV,只要大于或等于13.6eV的光子都能被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而发生电离,电离所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动能等于入射光子能量减去电离能.  相似文献   

9.
对于原子电离的相关问题,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中讲到:如果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获得大于13.6eV的能量,其核外电子将跃迁到无穷远处即发生电离,13.6eV就是氢原子的电离能.这部分介绍粗浅模糊,致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非常纠结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一、处于激发态的原子能够被电离吗题目1用3.7eV能量的光子照射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时,则()  相似文献   

10.
褚华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0):59-62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通过研究发现:若氢原子处于各定态时具有的能量值分别为E1=0eV,E2=10.2eV,E3=12.1eV,E4=12.8eV。请根据以上条件回答:氢原子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3能级时,辐射的光子照射某金属,刚好发生光电效应。现有大量处于n=5激发态的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所辐射的各种能量的光子中,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频率种类有A.7种B.8种C.9种D.10种2.设想在太空中有一…  相似文献   

11.
景义林 《物理教师》2002,23(8):16-16
本刊 2 0 0 1年第 4期刊登了《光电效应中电子吸收多个光子的可能性探讨》一文 ,文章主要从概率的角度分析了弱光情况下金属中电子吸收多个光子的不可能性 .但对于强光照射的情况 ,文章只是简单地说到 ,在这种情况下 ,金属将温度太高而损坏甚至熔化 .实际上 ,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属于非线性光学现象 (弱光照射的情况属于线性光学 ) ,这种情况下 ,物质所发生的现象与弱光情况下有许多不同 ,本文介绍一下强光照射情况下固体所发生的电子的多光子吸收现象与内光电效应 .在强光的照射下 ,确切地讲 ,即当光子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积…  相似文献   

12.
两种效应的区别山东省聊城教育学院刘云松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是光子与物质中的电子的相互作用.为什么表现出不同的现象?这主要在于三方面的区别.一、两种效应产生的机制不同光电效应──光子与束缚电子的相互作用.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能量为hv的光子被金属中...  相似文献   

13.
用形象比喻讲“光电效应”宝鸡县天王高中蒲苍雄“光子说”告诉我们.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即E=hv光电效应发生时遵循的规律是: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v0),人射光的频率必须大...  相似文献   

14.
光子说之所以能够圆满地解释光电效应,是由于电子每次只吸收一个光子的缘故。光子说认为;当入射光子的频率较低时,它的能量hv小于金属的逸出功W,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了,这就是存在极限频率v_0=W/h的原因,设想如果电子每次吸收n个光子的话,即使光子频率vhv_0=W,就能产生光电效应,这时就不存在极限频率v_0了。  相似文献   

15.
外光电效应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波长较长的光 (如可见光、紫外线 )照射金属 ,使其导带中的“自由”电子逸出金属表面 ;第二类是波长较短的光 (如 X射线 )照射金属 ,使其原子内层的束缚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据此讨论逸出功的实质及外光电效应的条件和涵义  相似文献   

16.
赵严峰  叶原 《天中学刊》1999,14(5):68-69
γ射线通过物质时,会在一次碰撞中整个地丢失能量.这与带电粒子通过逐次碰撞丢失能量的方式是不同的.在物质中它主要发生3种效应:(1)光电效应.光子把它的全部能量交给孩外束缚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而成为光电子.它主要发生在γ射线能量低、吸收物质原子序数Z高的情况下.(2)康普顿效应.光子被原子中的束缚电子或自由电子所散射,其飞行方向发生偏转,同时电子受到反冲.这是一种非相干散射,主要发生在中能γ射线能量(几个MeV)的范围.(3)电子偶效应.能量大于2mec2的光子在原子核或电子的库仑场中会产生电子一正电子对γ→e…  相似文献   

17.
赵坚 《物理教师》2009,30(12):9-10
1问题提出最近,读了两篇涉及光电效应微观物理本质问题的论述文章(以下简称文1和文2).文1通过对从1980年至今的各种版本教材中“什么是金属的逸出功”的说法进行分析后认为:“所谓逸出功就是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克服金属表面的偶电层的电场力所做的功”.文2以“光电效应是金属原子发生电离产生的吗?”引入话题,通过分析后认为:  相似文献   

18.
使氢原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有两种方式:一是用光子照射;二是用实物粒子轰击. 根据光子说,光子是一份一份的,其能量也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个光子的能量为E=hv,不能被分割.用光照射原子使原子跃迁的实质是通过共振实现的,入射光的频率要满足选择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该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无论光有多强,照射时间多长,都不能产生光电子,光子理论很容易解释这一特性。可是,如果电子能够将若干光子陆续吸收和积累起来,或者一个电子能同时吸收两个甚至更多个光子,那么即使入射光的频率很低不也可以产生光电子吗?怎么会有极限频率出现呢? 首先分析能量“积累”问题。一个电子,在吸收一个光子以后,能否将这个能量保存下来,直到再吸收一个光子呢?回答是:不可能。先从经典模型来看,把一个电子看作能量可连续改变的粒子。当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以后,这个电子的能量就显著地高于邻近的电子和原子核,这就是一种非热平衡的状态。按照热力学原理,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20.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许多中学物理教材都把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作为讲解光具有粒子性的典型案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光子与原子相互作用时。可能发生光电效应;也有可能发生康普顿效应,为什么产生的结果可能不同呢?换句话说,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发生的条件究竟是什么呢?本文对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发生的条件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