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大多数是采用讲授法,教师"满堂灌"使得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文言文。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当今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高中文言文的研究性学习的学案角度进行研究,找出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8,(43):34-35
传统的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低效"甚至是"无效"教学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新课改以来,我大胆实践,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导入、积极改变学习方式、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文言文教学的主动性,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学习是中学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如何做到高效课堂教学,本文分析了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和教学现状,提出了探索"言文统一""言文和谐"的文言文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文言文在新教材中篇目占一定的比重,但文言文教学实践始终是教师的一个难题,学生对文言文更是"谈古色变",普遍存在厌烦和畏难情绪。如何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直是语文教师思索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载体和重要见证。但由于其时代的久远而令人艰涩难懂。加之文言文的教学中枯燥的"一言堂"导致学生对文言文有严重的厌学心理,因此必须要创新文言文的教学模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文言文因离我们时代久远,且语言大多简约精深,学生读起来觉得涩口,难以理解,因而产生厌恶文言文的情绪,甚至出现谈"古"色变的现象。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始终是一个难点。对现代中学生来说,由于文言文是古代人的书面语,远离现实生活,晦涩难懂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学生不喜欢文言文,对文言文望而生畏,许多老师和学生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往往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个受教育的人,依理说,必须了解固有文化,才能继往开来。否则,像无根之草,长不起来,也就说不上受教育。"这"固有文化"是什么?当然是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集中荟萃,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典范。学习文言文,就是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是汉语言的源头,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基。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活文言文教学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一、精心设计问题中学教材所选文言文大多堪称经典,是古文化的沉淀,有着丰富的内涵。依据心理学原理,我们可抓住文言文的结构、语言等外部的特点,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的深层,让学生从古诗文中汲取文化的精髓,这样,学生对文言文就会产生持久的兴趣。如,教授《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笔者先在黑板上写上"病入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1.尊重孩子们的已知,激发兴趣。《学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11册中的一篇课文,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在这之前,孩子们已经有了学习古诗词的经验,也曾在"积累·运用"的"读读背背"中接触过简单的文言文句子,然而,如何尊重孩子们的已知,引领孩子们联系实际在现实情境中解决以前未曾遇到过的新问题,一步一步地"走近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热爱文言文"是教师备课、讲课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考试是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文言文学习、复习"二三四"可引导学生端正认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中规定,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让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虽说"浅易",对学生而言却并非易事。审视过去的文言文教学,我们通常串讲全文,以明其义,示其要旨,虽喉干舌燥,但一丝不苟,视之稳妥成功。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 1.尊重孩子们的已知,激发兴趣. 《学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11册中的一篇课文,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在这之前,孩子们已经有了学习古诗词的经验,也曾在"积累·运用"的"读读背背"中接触过简单的文言文句子,然而,如何尊重孩子们的已知,引领孩子们联系实际在现实情境中解决以前未曾遇到过的新问题,一步一步地"走近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热爱文言文"是教师备课、讲课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曹鹏飞 《考试周刊》2014,(55):39-39
从文言文教学现状来看,课堂教学方式死板,方法单一,重"言"轻"文"的现象在高中尤其是农村普通高中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以"串讲"为主的课堂教学让学生逐渐丧失了文言文学习兴趣,严重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制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本文立足于文言文教学的本真,提出了"初读感知—研读理解—品读评价—美读感悟"阅读教学四步法,从改变文言文课堂教学结构层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里程 《师道》2013,(6):55-55
在人类学习语言文字的历史上,经常被强调并使用的方法是"对译",比如中文译成英文,英文译成中文;中文译成日文,日文译成中文等等,但在进行中国的文言文学习时,却很少有人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听老师"串讲",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毋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问题实质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问题,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重"文"还是重"言",仍然是文言文教学纷争的焦点。面对文言文教学的困惑,笔者认为无论是面对高考,还是面对新课程素质教育,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突出基础,以"言"为本,追求"言"与"文"的和谐统一。具体地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扫除"言"的障碍;重视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逐步解决"言"的问题;反复朗读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始终,因"言"释"文"。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教学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因为初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学生在小学接触了比较简单的《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等文章,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好奇心,初中阶段既要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又要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历久不衰的经典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所以,承上启下的重任让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现实的文言文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还是文言文学习的"八字宪法",逐词逐句的串讲至今仍是文言文教学中的普遍  相似文献   

17.
正经历了岁月淘洗的文言文,承载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是"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但当今中学生都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办法,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激情主动学习文言文,不断加深理解文言文的内涵,从而品味文言文之魅力。一、内外结合,让学生了解文言雅意学生认为文言文晦涩的原因主要是文学缺少相应的文言知识,不能像阅读现代文那样去认知感悟。教师应提供给学生较多地接触文言文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文言知识,这  相似文献   

18.
正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与高考必考的考点,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落到实处;而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的前提。本文就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借助"文意理解"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问题进行探讨。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提高与思考现阶段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大体情况让人无法乐观。因脱离了课程目标的真实指引,不合理的教学表现为"教学  相似文献   

19.
占晓钟 《考试周刊》2014,(61):35-35
<正>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分量,是各类考试的必考内容和重点。自然,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传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精华的作用上,文言文的作用无可替代。对新疆内高班学生来讲,文言文几乎是第三门外语。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教学对象,我们唯有静下心来、俯下身子,手把手地教,一字一句地学。曾经抛弃掉的"填鸭式"的教学,现在你可以毫不犹豫、问心无愧地重新捡起来、  相似文献   

20.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可能是语文教学比较薄弱的环节。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是常态:老师一词一句串讲课文,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教学结构涣散,说到那里算那里;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