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随着我国政务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瘦身”日见成效。衍生和关注政府事务的各类政务新闻今天也到了“瘦身”的时候了。怎样“瘦身”而不“伤身”呢?很显然,政务新闻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削减报道内容和长度。笔者认为因该避免过去“大而全”的报道模式在“巧而精”上下足功夫。打开电视或者翻开报纸,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的新闻有四多:会议多、形式主义多、领导讲话多,内容重复多”。特别是在一些政务新闻中,常常是面面俱到、长篇累牍,这种“大而全”的报道形式,受众看完后不知所云,最后留下的印象是“噢,今天开会了!”造成这种“大而全”…  相似文献   

2.
万学忠 《青年记者》2017,(17):47-48
在推动阳光政府建设过程中,媒体是重要的参与力量.2012年9月,北京大学举办“阳光政府奖”评选活动,将“媒体贡献奖”颁发绘了法制日报.法制日报获此殊荣与其长期坚持对政务公开的专业报道及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有关.法制日报政务报道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编辑部走出了一条与国内一流政务公开研究机构保持良性互动、以新闻专业思维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新闻转化”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3.
政务报道的改革和创新一直以来就是各级党报改革和创新的主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为政务报道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各级党报工作者改进政务报道丈风更加具有紧迫性。作为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在政务报道改革创新方面积极探索,从精简政务报道着手,强调政务报道要“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突出一个“新”字,最终回归新闻本源,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党和人民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领导政务活动报道,因其人物显著性、事件重要性等因素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规定多,领导政务报道仍存在模式化、简单化的特点,过分注重领导讲话,通篇都是强调、指出等话语,不符合新闻规律尤其是新媒体、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新闻贵在新。这不仅指新闻本身具备的新鲜性等内容特征,也指方式方法的创新。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大潮下,媒体从业人员更应该在坚守导向前提下,主动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通过形式和内容创新,努力提升政务活动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做到既要写好也要写活。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的政务类短视频媒体以其独特的地缘性和民族性,发挥着政务资讯传播“讲解员”、政务服务“引领员”等作用。做好政务类短视频需明确自身定位,做好“标签”型内容生产;厘清内容属性,开展“分层”式内容生产;挖掘地区特色,实施“贴近”性内容生产;凸显实用特点,进行“正向”式内容生产,重视网友留言,做好“设置”类内容生产;优化传播路径,做好“融合”型内容生产。  相似文献   

6.
政务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是没什么好说的。在任何社会里,政务类新闻都是大众媒体投入报道力量最多的领域之一。政府的作为,官员的表态,每每关系到众多单位组织或众多人的利益,所以,它往往是值得向大众传播的新闻。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不是该不该报,报多少的问题,而是报什么,怎么报,怎样才能让政务新闻与普通百姓的工作与生活贴得更近,使政务报道更具亲和力的问题。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业内人士都清楚,政务报道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沟通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为稳定社会、稳定大局服务。对于记者而言,政务报道…  相似文献   

7.
政务报道是党报一块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主流媒体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体现。另一方面,由于其对政治、政策把握的尺度要求严格,容易存在工作性强、可读性不强的“软肋”。如何走出政务报道枯燥无味的“怪圈”,让这块“软肋”硬起来,是政务记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做好政务报道方面,备媒体是“备村有备村的高招”。《哈尔滨日报》政教要闻部的年轻人,把政务报道“化”作涓涓细流,使党和政府的信息与百姓的心声融会贯通,实现了新闻规律与宣传效果的完美结合、报业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完美结合、党和政府“要干的”与老百姓“期盼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长沙晚报的报道实践,探析地方媒体如何运用本土化策略做好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策划和报道。地方媒体可以第一时间从国内外重大事件中找到与本地相关联、受众喜爱的新闻元素,从独家视角深入采访挖掘出不一样的落地报道,从而为受众提供及时、精准的新闻内容。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不止体现在能发现“有”,还要善于看到“妙”,在“从无到有、有中生妙”中发掘新闻金矿。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实践中,我们主流媒体常常会接到宣传主管部门的阶段性报道任务,如西部大开发、精神文明建设、“十五”规划等等,但往往“最强音”是什么我们清楚,怎样鼓出来却不一定清楚了。换句话说,如何把高扬主旋律的精神转化为能引起共鸣的新闻形式和新闻语言,一直是各媒体认真研究的问题。 下面我结合自己和所在的要闻部这几年在政务报道中的新闻策划实践,谈些粗浅的认识。 所谓要闻,我的理解是,国家和地区出台的重大方针和举措,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的新闻(政治新闻、财经新闻、社会新闻等)。要闻的必读率高正是因为人们关…  相似文献   

11.
政务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是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党报的生存发展面临考验,作为党报主要新闻资源——政务新闻报道的出新出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咸宁日报社政务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围绕采编模式、送审机制、刊播方式等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通过不断强化报道工作的机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升政务报道的权威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实现既有镇版之作,又收刷屏之效。  相似文献   

12.
用新闻摄影报道好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要政务活动,让新闻图片这一直观的形式,宣传党委、政府的工作,树立领导的形象,密切党群关系,是各类媒体的重要内容与方式。《宿迁日报》十分注重发挥政务新闻摄影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报纸图片质量,倍加重视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3.
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关键期,如何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如何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实践为例,提出只有始终在新闻的统领下做加法,以“+政务”助推政府治理、以“+服务”提升商业价值、以“+商务”介入行业治理,才能更好地履行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14.
黄瑚 《新闻记者》2001,(10):60-61
8月下旬的兰州 ,天高气爽 ,已有几分秋意。20日~21日 ,来自海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体等37个单位的80多位新闻传播学专家聚首兰州大学 ,参加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兰州大学联合主办、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承办的“世界华文媒体与华夏文明传播学术研讨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海内外华文媒体和华夏文明的传播 ,具体研讨内容涉及网络传播、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传播事业史、海外华文媒体、欠发达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华文地区新闻传播教育乃至海内外有关中美撞机事件的报道。中国新闻史…  相似文献   

15.
“两会”年年开,报纸年年报。在看了大量报道并予以比较以后,笔者发现有一个问题值得媒体注意——代表、委员们都发言,发言的内容中的确包含有新闻,但全盘照搬这些发言的报道并不是好新闻。换言之,媒体应该善于把新闻从发言中“拎”出来。  相似文献   

16.
王蓉  余琛 《新闻世界》2013,(10):140-141
每年一到高考,全国各地媒体蜂拥而上大做文章,连篇累牍的报道中,冷静下来分析,对考生和家长有帮助的新闻屈指可数,使高考报道成了空洞且“聒噪”的应景行为。高考的报道价值被人为放大,报道方式更折射出当今媒体不健康心态。媒体应依据价值定内容,杜绝“应景报道”,让聒噪的应景新闻回归沉静的温暖服务。  相似文献   

17.
李春燕 《新闻战线》2023,(17):21-23
华龙网集团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不断改进媒体深度融合管理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新闻主业、技术自主、市场导向、组织变革,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为发展版图,着力提升内容生产力,增强自我造血机能,加快打造现代传播体系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综合布局的新型媒体集团。  相似文献   

18.
主流媒体对各级党委、政府政务活动报道的权威性是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对政务活动的优先采访权力应是它的优势之一。因而,党委机关报要在报业的竞争中巩固主流媒体的地位,必须把政务活动作为自己的重要新闻资源,深挖细作,从政务活动中采写出独家的、权威的、可读性强的新闻来。  相似文献   

19.
知识林     
政务报道创新“三要” 政务报道要在读者中具有亲和力,必须加强政务报道的策划和创新。 一、要拓展报道领域,着力从政治社会生活中挖掘公众关心的话题,从工作性报道中开掘个性特色、新闻性较强的题材,增强政务报道的新闻性。 加强政务报道的策划与创新,必须注重拓宽报道的视野和领域,重视转换报道角度,深入挖掘政务活动背后的新闻。这对编辑、记者提出了高要求,需要及时、快速地掌握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了解社会各界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朱文灏 《视听纵横》2006,(4):111-112
所谓政务新闻,就是党政机关新近发生的政治事务的报道。政务新闻本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如何把政务新闻与“三贴近”相结合,从政务新闻中寻找“活鱼”成了新闻工作者当前业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我们基层广播电视台记者急需解决的难题。笔者结合近年在采写政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