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图时代到来,信息传递方式的革新和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致使报纸把视觉传播理念及策略提到战略议程上来,报纸媒体纷纷开始探索符合视觉传播趋势的发展道路。本文基于视觉传播相关理论,以《新京报》和《今日美国》作为分析样本,对比两份报纸新闻图片传播策略的差异及各自的优势,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2.
孙阳 《军事记者》2014,(11):35-36
《解放军报》今年9月7日刊发的视觉新闻专版《鹊桥会之路》,在军内外受到上上下下的高度赞赏,好评如潮。其特点可概括为:策划有亮度,表述有温度,传播有韧度。  相似文献   

3.
黄怿晨 《东南传播》2018,(1):138-140
平面媒体同质化导致"千报一面"的现象日趋明显,而随着各类媒介之间的日趋竞争,报纸媒体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为了能在新媒体时代继续立足,越来越多的报纸媒体开始注重版面的视觉形象包装,报纸的视觉设计已成为报媒赢得竞争的重要利器。为了解决排版混乱,视觉效果低下和传播效果不如预期的问题,《新疆日报》率先开展了视觉改版。  相似文献   

4.
电子游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最初的诉诸感官到后来的诉诸文化的过程。本文以恐怖游戏《寂静岭》为例,探讨了电子游戏在视觉文化传播领域的不断深入与拓宽。  相似文献   

5.
《良友》画报是20世纪20至40年代最重要的综合画报,在抗战期间刊载了八路军、新四军、延安、国统区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的视觉形象,宣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状况,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区域间的交流不断加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演绎中国精神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具有跨地域、跨文化、客观真实且具有传播性的美食纪录片就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法宝。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美食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为预设,剖析美食纪录片《江湖菜馆2》的图像、语言、声音等视觉文本的呈现实践,探析各视觉文本是如何通过修辞格来进行话语表达和意义建构,理清讲好美食故事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新闻真实性的进程法国著名学者让·鲍得里亚在《拟象的进程》中对视觉文化的真实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开篇就借用《传道书》中的话指出:“拟象物从来就不掩盖什么真实,相反倒是真实掩盖了‘从来就没有什么真实’这一事实。拟象物就是真实”。①视觉文化作为传播的一种表现形  相似文献   

8.
宋会平 《东南传播》2016,(4):136-137
新媒介环境下,为顺应读者阅读习惯,报纸版面视觉化呈现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羊城晚报》2014年4月20日头版,作为第25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版面中唯一的一等奖获奖版面,采用重点式版式,运用多种编排手段和版面语言,把弘扬红色经典精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大主题宣传巧妙结合,达到了视觉传播内容的完美统一,也成为当代顺应报纸版面视觉化流行趋势的代表之一。本文从版面主题和版面语言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9.
蔡福淑 《新闻传播》2010,(6):122-122
一份现代报纸的品质不只系于内容.真正的高水准必然是内外兼修、形神俱备。厚实的报纸内容和艺术的版面设计并重,理性的文字传播和感性的视觉传播并重。基于对报纸视觉传播流程的整体优化,《黑龙江新闻》经过多方探索和实践,成就了一份可读、易读、悦读的报纸版面形式。  相似文献   

10.
地铁报是报媒适应城市化过程中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产物,凭借其独有的发行渠道和盈利模式成为报业开拓市场的新兴力量。本文分别选取国内和英国有代表性的地铁报《羊城地铁报》和《地铁报(metro)》,从视觉传播的实践出发,通过这两大地铁报在头版视觉元素、内版的视觉设计和广告的视觉设计三大方面加以比较分析,提出国内地铁报未来的视觉传播改进方向,以提升国内地铁报的视觉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受众阅读报纸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国内报纸相继认识到视觉传播的重要性,在报纸设计中加入视觉元素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视觉传播的开拓者《新京报》为例,对其视觉传播策略进行描述分析,以期找出《新京报》视觉传播的策略,并为国内报纸提升视觉传播能力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分析考证法,对《点石斋画报》中两篇关于电报的图文进行分析考证。《电报飞传求保卫,星轺移指壮声威》一文,首次以图片配文的形式报道了李鸿章阅读关于朝鲜兵变电报的情形;《谣言宜禁止》一文首次报道"炼魂魄成气以传电报"的误解。《点石斋画报》的科技图画加上文字说明,以最直接的方式表明了,在电报技术引进之初军政上层和普通民众对电报技术态度的差异,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的传播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传播过程中的阻力,开辟了科学普及的新道路,竖起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视觉信息传播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以变革创新求生存、求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报业发展的一种普遍意识和时代潮流。近几年,《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华西都市报》等一些发行和广告收入居国内报纸领先地位、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的报纸不约而同地都在版式上进行了较大改革。这些报纸的版面变革,其实质正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引入了增强易读性和版面的视觉艺术化的传播理念。笔者认为,在具体操作上,就是要更新颖更大胆地策划、设计和规划,更大胆地使用照片、图表等元素,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4.
姚丹 《今传媒》2012,(10):35-36
视觉传播不是孤立于编辑、发行、广告经营之外的,反之视觉管理体系的传播维度应该从更为全面的角度考虑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经典》厘清视觉传播对期刊的经营和品牌的关系,充分意识到视觉传播对经营和品牌的重要作用,坚持以"服务为王"的办刊理念,以四维维度为传播体系,创新出一条高端文摘杂志的视觉传播之路。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名目繁多的视觉传播文本,以特有的视觉建构形式,汇聚成为一道文化景观。其中,杂志封面便是一例。本文选取2003年~2008年出版的《新周刊》封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周刊》的发展历程,动态性地考察《新周刊》封面的视觉传播形态,揭示语言和图像这两类文本在意义产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辨析形象文本的单向印证或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及语-图互文方法。对《新周刊》封面的视觉传播学分析同时也例证了有关视觉转向的一个假设,即视觉转向是后现代的一种叙事性象征。  相似文献   

16.
苏晓珍 《东南传播》2014,(4):128-130
作为手绘图文书的典型代表,《平如美棠》因其动人的情感价值、独特的视觉传达形式以及与内容高度契合的装帧设计,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和社会传播效果,成为视觉文化时代纸质图书出版的典型代表。更由于其传递的情感契合了当代消费社会现代人内心深处的真情向往而成为外形美与内在美兼具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7.
进入视觉传播时代,地方党报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如何寻求突破重新胜出?《嘉兴日报》的视觉创新探索,为业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透过嘉兴日报社倾力打造的《视觉3年》,笔者惊喜地发现,提高图片新闻报道整体策划水平.追求高品质“靓图”效果,是活化版面语言、做活地方党报(包括晚报)民生报道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姜丽萍  饶丽君 《视听》2024,(4):112-116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数字化社会。数字化时代,人们更加重视图像传播和视觉呈现效果,小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数字时代也有了可行的突破路径。以纪录片《惟有香如故》为例,基于视觉重构理论分析香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困境,发现香文化的数字化呈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促进了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传统小众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视觉传播与语言文字传播对比的角度,阐述视觉文化的内涵和性质,总结出视觉传播的大众性、直观形象性、便捷高效性和精确永久性.进而论述视觉传播的内容是视觉信息,载体是电视和互联网等。最后以网络时代为背景,论述了视觉传播对人们的生产行为、消费行为、交往行为和学习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琰沁 《新闻前哨》2009,(10):51-52
《焦点》作为《湖北日报》的新闻摄影专版,从2004年创办至今,一直备受关注。纵观《焦点》报道,可以说它强调图文的融合与延伸,追求视觉冲击的同时注重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文化含义。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焦点》保持着新闻报道的地域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