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唐宋而降,关于《顺宗实录》撰者的问题几无人提出异议。清沈钦韩首倡今存《顺宗实录》非韩愈撰说,他针对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所称“详本”、“略本”写道:“韦处厚先撰者三卷,昌黎后撰者五卷。略本是韦,详本出韩”。他以今本《顺宗实录》与《考异》相校,发现“无一事与详本合而适合彼所称略本”,从而得出今本“非韩公本文”的结论。根据这个结论,今本当出于韦作。  相似文献   

2.
《太元金阙三洞八景阴阳仙班朝会图》5卷,佚。《崇文总目》卷4《道书类一》:“《太元金阙三洞八景阴阳仙班朝会图》五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未署撰者姓名。郑樵《通志》卷67《艺文略第五·道家三》:“《太元金阙三洞八景阴阳仙班朝会图》五卷,孙光宪撰。”(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相似文献   

3.
怪哉     
[导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鉴戒录》条下曾云:“蜀何光远撰。东方朔辨怪哉虫事(案:小说已佚,此条见《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三),已为附会。”这里提到的“小说”,当为南粱殷芸编纂的《小说》,虽然早佚,但我们却能看到辑本。除鲁迅、余嘉锡外,  相似文献   

4.
怪哉     
古镜 《华章》2011,(6):25-25
【导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鉴戒录》条下曾云:“蜀何光远撰。东方朔辨怪哉虫事(案:小说已佚,此条见《太平广记》四百七十三),已为附会”。这里提到的“小说”,当为南梁殷芸编纂的《小说》,虽然早佚,但我们却能看到辑本。  相似文献   

5.
1934年,我曾撰《方志提要》若干卷(其中有《故宫方志考》四卷)。人事沧桑,多有亡佚。今检存稿,先就河北省明刊本方志发表。地区曾隶今河北省现改属他省市者,姑亦列入此编。嘉靖甲午藁城县志十卷、二册明尹耕修,李正儒撰,嘉靖十三年刻本邑志创于嘉靖十二年,知县尹耕聘县人李正儒纂,内容本于《大明一统志》,有增  相似文献   

6.
王锷 《文教资料》2001,(3):112-119
孔颖达(574-648)字冲远,唐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人。隋大业初举明经,授河内郡博士,入唐,太宗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累迁国子博士、给事中、国子祭酒,封曲阜县男,是唐代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孔颖达与颜师古、贾公彦等人融合汉魏以来南北朝经学家之注解,撰定《五经正义》180卷,即今《十三经注疏》之《五经正义》,又撰有《孝经义疏》等。 《礼记正义》70卷,是孔颖达与国子司业朱子奢、国子助教李善信、太学博士贾公彦、太学博士柳士宣、魏王东阁祭酒范义■、魏王参军事张权等共撰。贞观十六年(642),又与前…  相似文献   

7.
《新会县志》(新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人物传介绍陈白沙弟子区越:“他善撰诗文,诗风清逸刚健,著有《见泉诗集》十卷。”(《新会县志》第1123页)笔者以为有误。  相似文献   

8.
吕中其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不著,撰有《大事记讲义》等书。然而,却有人将《大事记讲义》等书,归于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名下,是故不可不辩。《大事记讲义》,全称《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的王民信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四辑,收入此书二十四卷本,题作“吕祖谦撰”,又在“前言”中写道: 今存吕氏(指祖谦)大事记类书籍,载于(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者,计有:1.大事记通释二卷。2.大事记解题十二卷、3.皇朝大事记九卷、  相似文献   

9.
《法宝联璧序》中保存的《法宝联璧》编者名单,其排列的原则是萧梁十八班制。通过对这一名单的分析,可以发现十八班制在萧梁官场的具体运用中的若干规律。名单中所见“前”的概念,尤可体现十八班制作为一种任官资格序列的品位化特点。十八班制在萧梁官场上运转自如,并逐渐取代了九品官品,成为官僚们衡量身份高低的一种新标准。时人对各种官阶序列的接受和重视程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不同时代官僚制度发展的特点和脉络。  相似文献   

10.
轻靡书写是流行于齐梁时期的一种文学风格,“求新于俗尚之中”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而佛教文化在刘宋后推动的世俗化风尚对这一特点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宫体诗作为轻靡书写之高峰,佛教之“异相巧方便”观为其轻艳书写提供了“借异相之善巧行超越之方便”的理论依据,从而使萧纲诸人的宫体书写成为一时之潮流成为可能。而《玉台新咏》和《法宝联璧》的编纂,又为这一潮流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梦雷虽然一生坎坷,但著述不辍,亦为传承妈祖文化作出了一定贡献,他撰有赞颂妈祖神助收复台湾灵迹的赞文,在所编纂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中更收载有丰富的妈祖史料,对今天妈祖文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佰三一二六卷末写有《冥报记》三字,在这一写本中记有十五个故事。《冥报记》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是唐临撰,撰者未著明年代,凡二卷,宋代以后原书已失,王重民先生根据《冥报记》清末辑本,对敦煌写本中十五个故事作了简略考据,得出下列结论说:“清末杨宁敬访书东国,得古抄本三卷;又从《法苑珠林》、《太平广记》所引,辑其佚文,厘为十卷(冥报记),以符籐原佐世《见在书目》所载原帙之旧,具详《日本访书志》中。  相似文献   

13.
张维是民国时期有影响的方志学家,其《陇右方志录》是一部区域性的方志目录,著录今甘肃、青海、宁夏历代方志共329部。各志除了注明其存佚情况、成书年代、撰者、卷目之外,最后还以按语的形式对其进行评价,类近解题之体,其中涉及有关旧志编纂的体例问题,主要表现在方志的分类归属、记述范围、体裁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通俗文学的繁荣是新时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通俗”,就其辞义学的角度来考察,其涵义应该是“浅显易懂”,而与艰涩深奥相对立。历史上,以“通俗”为章目者,早已有之,汉代服虔曾撰有《通俗文》一卷,清代翟灏曾撰《通俗编》三十八卷。但所有这些,都并非从文学分类学的角度来运用“通俗”这一辞  相似文献   

15.
张维是民国时期有影响的方志学家,其《陇右方志录》是一部区域性的方志目录,著录今甘肃、青海、宁夏历代方志共329部。各志除了注明其存佚情况、成书年代、撰者、卷目之外,最后还以按语的形式对其进行评价,类近解题之体,其中涉及有关旧志编纂的体例问题,主要表现在方志的分类归属、记述范围、体裁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记载南北朝历史的“八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和《隋书》)流传至今,大半均有缺佚,而尤以李百药《北齐书》为最甚。据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31所考,全书50卷中,只有18卷为百药原文;中华书局标点本《...  相似文献   

17.
"谀墓"者,即撰碑者为迎合死者亲属称美死者的心理需求,在为死者撰饰终之文,刊述死者生前操行、德履时多夸大、溢美之辞。清顾炎武于《日知录》卷十九《作文润笔》条中有言蔡邕谀墓。蔡邕是否谀墓,本文从其具体碑作、撰碑的历史背景及人们赋予墓碑文的功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8.
程毅中 《文教资料》2001,(5):139-140
读了高洪钧先生《清代笔记小说二题》中关于《六合内外琐言》的校读,觉得有一些地方可以补充。 第一,《琐 杂记》的十二卷本原作“  杂记”。“ ” 字是“虫” 字旁。“  ” 与“  ” 实为一物,“ ” 字可能还是后起的《汉语大字典》收有此字),但十二卷本原书实作“ ”字。《贩书偶记》小说家类著录的十二卷本亦作《  杂记》不误。 第二,《  杂记》确有二十卷本,内容与《六合内外琐言》基本相同,收文一百六十二篇,但题目和次序则大不相同。 二十 卷本《杂记》署竹勿山石道人撰,前有钱塘姬殳父序,后有乾隆癸丑王雨…  相似文献   

19.
据《晋书》卷82《千宝传》可知,干宝撰《搜神记》,凡30卷,每卷都由若干篇微型小说组成,旨在“明神道之不诬”。可惜,这部志怪小说后来散佚了。据《四库全书总目》及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等所考,明清时代流传的《搜神记》20卷本是明人胡震亨辑录而成的。这部20卷本流传过程中经过不少学者的整理,至今已有多种读本,例如明末有毛晋《津逮秘书》本,清代有  相似文献   

20.
史立丽 《历史教学问题》2012,(3):138-140,54
2011年12月,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张广智教授主编的六卷本《西方史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历经八年的精心编纂,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面世。作为国内第一部多卷本的西方史学史著作,《通史》的出版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为探讨其学术价值,复旦大学出版社与复旦大学历史系于2012年3月17日举行了《通史》新书首发式暨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