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岩 《现代传播》2007,(6):52-55
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引发艺术的变革,关注传播媒介与艺术形态演变之间的历史呼应提出了艺术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传播学视角媒介既是艺术的形式也是艺术的内容;媒介改变艺术的创作、传播及接受过程,进而改变了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而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又改变了艺术的本体性存在,使其获得独特的传播魅力,电视媒介的魅力主要缘于其能指与所指的相似性.热媒介的机械性、类型化、复制性迎合了大众文化的需求和特性,其抑制受众创造性、传播内容平面性的特点又与大众文化进行商业营销和社会控制的目的不谋而合;大众文化多倾向于热媒介,偏好偏倚空间的传播.冷媒介"提供的信息非常之少",势必要求接受者有较高的参与能力;精英艺术多倾向于冷媒介,青睐于偏倚时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正面对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冲击,报纸所处媒介环境中的信息传播手段发生了深刻变革。由于媒介环境影响,受众对报纸的阅读重心也在改变:他们阅读的不仅是文本,也是媒介;文本也因媒介不同而变换。针对读者的阅读文化改变的事实,研究该变化如何在新闻实践中得到阐述成为媒介融合时代,深入分析报纸困境,寻找报纸出路,预测发展趋势的关键。因此,本文旨在考察报纸数字化变革对新闻消费的影响,及其在受众阅读文化中引起的变化,这些变化呈现的特征与趋势均关系到报纸应对此变革的方略。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媒介环境,而媒介环境决定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我们可能已经明显地感受到,随着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影视媒介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影视媒介消费占据了人们大部分业余时间,成为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人们的文化素质也决定其文化消费的方式。受众的文化素质不同,其选择文化消费的方式也不同。受众素质直接决定着影视艺术传播的效果。受众素质是构成影视艺术传播环境的特殊要素。传播效果取决于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方式、传播的范围、传播的场景等,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素质,尤其是影视艺术传播,受众素质是决定影视艺术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5G技术下媒介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影响,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使得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本文阐述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媒介形态的影响、5G技术下媒介形态对传播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5G技术背景下媒介的变革和影响。希望能够塑造全新的、有吸引力的媒介环境,引发受众对媒介变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数字媒介与艺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艺术的变革和进步都是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如影随形的。本文从数字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冲击与影响入手,阐述了数字媒介背景下,艺术活动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所必然产生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时代,网络媒介相对于传统网络媒介发生了“空间转移”和“信息转移”的转向与变化,媒介和信息的变化使得大数据背景下传播学的“涵化理论”等经典命题发生了重构。传统涵化理论是单向的、线性的,认为受众在媒介长期影响下形成社会认知模式和社会行为方式。大数据背景下,受众的行为、个性、爱好都受到搜索引擎和企业的追踪,推送式的信息成为网民接触信息的主要方式。媒介根据受众的个体认知模式制造个性定制信息,受众涵化了媒介内容和媒介传播的方式;而媒介推送的信息又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受众的原有认知模式,媒介又涵化着受众;整个互动过程中,受众受到原有自我认知模式的不断涵化。  相似文献   

7.
数字媒介与社交网络为人类创造了时间可以压缩、空间可以放大的虚拟传播环境。所谓虚拟传播是指人类利用数字媒介技术创造的"现实"沟通的经验世界。它戏剧性地改变着人际乃至组织传播的互动行为,体现了媒介发展对传播偏向和人类社会行为方式的重要影响。当传播媒介技术的远程控制与跨界的组织工作方式成为虚拟和超自然的现实的时候,虚拟组织这一全新组织形式应运而生,并以它独特的传播沟通方式得到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8.
蔡雨廷 《今传媒》2013,(2):62-6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介也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当今的传媒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种全新的媒介格局形式即"媒介融合"已逐步形成。传统报业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介形式层出不穷的情况之下,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在媒介融合趋势已不可逆转的环境中,传统报业如何把握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9.
李昕殳 《传媒》2021,(9):69-71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绘画艺术的传播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出现了即时性更强的展示形式、互动性更强的展示内容、兼容性更强的展示载体、传播性更广的展示渠道等新变化,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如艺术欣赏的碎片化、艺术创作的娱乐化、艺术评判的技术化、艺术版权的欠保护等,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媒体时代绘画艺术的数字化传播路径,以求抛砖引玉,促进绘画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武非  窦志春 《传媒》2021,(17):56-58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当代艺术也迎来了创新变革的机遇期.其中,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视觉艺术传播带来诸多可能性,同时不断推进新兴数字媒介实现多元化变革.本文结合数字媒介环境对视觉艺术传播带来的不同层面影响,针对视觉艺术传播的发展现状和创新趋势,展现视觉艺术借助数字媒介在艺术媒介、活动、受众、技术等方面实现的传播创新.  相似文献   

11.
李薇薇 《记者摇篮》2009,(7):112-112
电视艺术是一种通过使用电子技术手段展示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由于电视信号传递的同时性(同步性),可以将受众从广播和报纸等这些利用单极感觉器官进行传媒的媒介中解放出来,使受众的享受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印象深刻,因此电视艺术具有的声画传播性和立体性的功能。这种独特的功能性使电视艺术审美活动具有了创作者、审核者、受众三位一体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2.
吕欣  郑蔚琦 《出版广角》2017,(24):14-1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体受众的审美趣味、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场景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出版业正迎来一场全产业链的深刻变革.AR等数字技术不断介入纸质出版物的媒介符号形体、内容形态乃至叙述方式,传统出版业的生态体不断涌现数字科技的基因,AR技术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一个重要赋能者.文章从《奇幻之书》等AR图书实际案例分析入手,以技术特征、艺术语言、信息呈现、人机交互方式等为研究视角,对AR图书所带来的全新阅读体验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米高峰  赵鹏 《青年记者》2017,(24):88-89
三网融合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全新的媒介变革,促使以视频为主体传播形式的传统视听媒体,被裹挟进终端数字化升级、多样化融合与内容跨平台、多终端共享的当代媒介生态语境.伴随着这一新型“生态圈”的形成,电视内容传播形态、受众媒介消费习惯等亦发生着多维度的嬗变.对其进行理性思考与深度探究,创新电视剧的内容传播策略,能促进电视剧产业向着更为健康和活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鑫宏 《编辑之友》2015,(10):93-98
“轴心时代”是人类主要文明都经历过的关键变革时期.春秋到汉初是中国的“轴心时代”,变革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主流思想和传播媒介.思想的变革与书写媒介共同发展.作为思想传播的新载体,书写媒介加速旧时代礼乐思想的瓦解与转向,推动百家思想的融合,促进新思想的相对普及.书写媒介迎合变革时期的思想传播要求,给予了书写媒介对思想变革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媒介融合背景下,包括新闻叙事在内的新闻生产发生了重大变革。与此同时,新传播形态带来了传统新闻传播顺序与格局的变化,受众的记忆方式和内容偏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媒介融合的逐渐深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共生的关系越来越明显,而全媒体内容生产能力尚有欠缺。新媒介技术环境下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在情节组织、发声位置和叙事方向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新闻叙事策略则可从故事、叙事框和受众体验等路径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6.
面对媒介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传统艺术传播模式在坚持精神价值建构的同时顺应新媒介环境的改变,积极寻求创新与突破。在当前的新媒介语境下,新媒体艺术形态层出不穷,艺术传播也呈现出新旧交融的繁盛局面,这不但是对传统艺术的保护和发展,也是对艺术未来走向的开拓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各种传播媒介不断融合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内容愈加丰富多彩,媒介融合成功打破传统媒介相互隔绝的单一传播状态,多功能新闻编辑方式使传播环境发生巨大变革.新闻记者应充分认识向全媒体记者转型的重要性,着重从台前幕后双管齐下、主动参与互动服务、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方面积极转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8.
郑艳华 《今传媒》2015,(2):159-161
媒体融合发展,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和方式与传统时代迥异,他们更看重即时化、可视化、个性化的信息。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兴趣必将影响信息传播的未来走向,必将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受众在哪里,媒体的未来就在哪里。在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的今天,为适应这种变化,传统媒体纷纷转向网络。面对竞争和挑战,传统媒体融合互联网思维理念,加强创造性采集力建设,培养新闻记者采集信息的发现力、集合力和技术力三种能力,以优质的新闻报道吸引受众注意力,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革命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报道语境产生了新的要求,新闻“游戏化”通过模拟新闻现场使受众代入情景获取信息以及在新闻报道中嵌入游戏环节的方法,成为全新的新闻报道传播模式。新闻“游戏化”满足了新闻受众的需求更新体验,也昭示着科技发展引领新闻媒介模式的变革。当前新闻“游戏化”仍面临真实与虚拟、客观与主观等方面的矛盾与挑战,亟须探求新一阶段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慧 《出版广角》2019,(24):39-41
媒介多元化发展让文学创作者、传播媒介主体走向协同共进、多维融合与博弈角力。文学传播主体的这种融合与角力为用户的多元化阅听提供了丰富渠道,使得文学传播客体(受众)的消费行为随之产生视觉性偏好及互动性、娱乐性体验需求。伴随着受众文学消费行为的不断嬗变,文学传播客体亦开始对文学内容生产、传播媒介及消费服务产生了深刻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