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一个山高坡陡、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叫于盘小学的山村小学。1988年3月28日,我主动请缨,背着铺盖卷,撇家舍业来到这里。从此,我成了这所学校惟一的一名“校长”兼教师。当时我教的学生只有13个,分三个年级,一个教学班。我在于盘小学任教的15年中,与山里娃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总是这样想:“山村不能没有学校,学校不能没有教师,祖国的教育事业不能有被人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2.
靠开拓精神,改变学校面貌──奋进中的银川市城区第十七小学银川市城区第十七小学位于银川市老城区109国道旁。过去,这里地势低洼,校舍破烂,一下大雨校园就积水,甚至积水倒灌进教室,师生无法上课。教师不愿到这所学校任教,学生不愿到这所学校就读。随着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门前那棵树     
大学毕业后,我到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一所小学任教。学校不大,只有两间校舍,18个学生。在我到来之前学校已经停课三个多月了,据说是那位分来不到半年的师范生因耐不住寂寞不辞而别了。后来就再没有教师来。我来之前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当区教委主任握着我的手一言不发  相似文献   

4.
侍江 《青年教师》2010,(3):37-37
我教师生涯的第一堂课上于1991年9月24日。我中师毕业,被分配到西夹河小学当一名语文教师。西家河小学是一所村小,坐落在村子的北头。听说村子的小学来了新老师,乡村们就如“相亲”一样都跑到学校里来看我。老乡们一听说当天我就要给孩子上课,硬是不走了,说一定要留下来听听新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相似文献   

5.
常宁县罗桥区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有6个教学班,360名学生,18位教学人员。几年来,该校主要采用不脱产进修办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把“文凭压力”变成在职进修的动力。这个学校的教学人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上的有8人,35岁以下的有10人;大专毕业的只有1人,中师、高中毕业的16人,还有1人是初师学历。在那股“文凭热”中,教师都感到有种“文凭压力”,青年教师纷纷要求离职进修,老年教师则申请去小学任教。面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认识到,眼下农村初中没有相应学历的教师居多,不适应初中教学的现象是严重存在的,如果都离职进修,或下到小学任教,既没有足够的培训  相似文献   

6.
回顾我30多年的从教生涯,既没有可歌可泣、光照史册的英雄壮举,也没有值得大书特书、令人瞩目的伟大业绩,只有在语文田野上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脚印。一1983年中师毕业,我被分配到偏僻山区的一所村小任教。学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教学设施极为简陋,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整个学校只有我一个教师,初登讲坛就是全科教师,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但我并没有因此消沉,并没有甘于平庸,而是以校为家,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育教  相似文献   

7.
赵运连 《广西教育》2012,(20):63-64
在钦州市灵山县,有一个被称为“灵山小西藏”的小镇——文利镇。此地距离灵山县城60公里,与合浦、北海交界,交通落后,学校教学设施简陋。不少教师来到小镇,看到这里艰苦的办学环境,多不愿留下来任教。但是,她却在文利镇中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尽管清贫,尽管默默无闻,但她孜孜不倦地坚守在讲台上辛勤地耕耘着。她就是获得2011年八桂优秀乡村教师称号的灵山县文利中学语文教师——赖燕平。  相似文献   

8.
全社会关注:中学毕业生不愿报考师范,师范毕业生不愿到中小学去任教。那么,已经被分配到中小学工作的青年教师是以怎样的态度工作的呢? S县实验小学是全县唯一的一所重点小学,它可视为该县小学教育的窗口。青年教师占校教师总数的一半,逐一调查每一青年教师工作情况便可知;95%的青年教师想改行,其中男性占98%,但明显地“跳槽”者很少见(绝大多数被  相似文献   

9.
大连瓦房店长兴岛镇位于渤海湾西岸,面积252平方公里,人口4.1万,是全国第七大岛屿。这个海岛镇有一所中学,一所中心小学,13所村级小学。有中学教师123人,小学教师364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生活等条件较差,大中专师范院校毕业生不愿到此任教,因此,常常聘用当地的高、初中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由于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教师的知识得不到更新,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学质量较差。近几年来,通过“函授”、“三沟通”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已提高到73%和70.3%。尽管如此,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教学基本…  相似文献   

10.
[事件] 在农村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校的好教师,呆不了多久就被调往城镇学校,而新调来的教师往往是城镇学校分流出来的。最近,某县正值“教师进城”选考工作刚刚结束,有40名教师过关斩将“杀入”城里中小学任教,这项工作该县已连续进行4年多了。在西部某地一批当地城市学校落聘的教师也将被分流到农村学校任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城市学校支援农村学校的“民间”活动开始活跃起来,而且热情之高、方法之多、形式之活也是空前的。天津市实验小学1所学校,居然和10所农村学校挂了钩。这几年先是在“物质”上支援,富余的电脑、电视、仪器、乐器乃至桌椅、书柜,都送给了山里的、村里的学校。后来,支援又深化了一步,或派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骨干到农村学校介绍经验、现场示范,或请来农村学校的校长到市里实地考察、当面咨询。河西区闽侯路小学的支援方式更具“实效”,他们和津南区的八里台小学结成“姊妹校”,选派教师轮流到那边任教,已经坚持了五个年头。我还听说坐落在市中心的师大二附小和地处外环线的海天小学也在“会谈”,  相似文献   

12.
徐曼曼 《教育》2012,(5):26-26
中小学教师中设置正高级职称的改革效果逐渐显现。据了解,以往高层次人才因为职称限制不愿到小学任教、优秀小学教师流向中学的状况已经开始改观。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担心:此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最终的受益者,还是那些“不把心思放在教室里,放在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13.
江苏在职的各大市小语教研员中,盐城的陈小平是我结识时间最长的一位。上世纪80年代末,我时任校长的学校与小平所在的学校结为“友好学校”。那时,我便知道了这位从小怀着“教师梦”、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小学任教的新秀老师。  相似文献   

14.
汪达之同志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1930年,汪达之同志受陶行知先生的重托,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忘我献身精神,到淮安新安小学接替了原来由陶行知兼任的校长职务。汪达之作为一名专职的校长,是没有工资的。当时,新安小学也不向学生收学费。汪达之同志和学校教师及住校生一起,利用课余时间垦荒种粮种菜,以勤工俭学的收入作为办学经费和住校  相似文献   

15.
策划人语 智者无敌 一所普普通通的中学,没有区位优势——身处城乡结合部,生活交通有诸多不变;没有师资优势——优秀师范生不愿来,仅有的一些好教师往往又挡不住城市重点的诱惑;没有生源优势——学生都是城市重点挑剩下的和走投无路再也没有别的学校可选的“垃圾”。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在日趋白热化的办学竞争中,它如何与城市重点比拼?结果,城市重点凭借区位和品牌优势,不断做着“扩张运动”,它很快便被无情地边缘化且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学校管理者意识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老师的孩子难教,因为老师的神秘在老师的孩子心中没有。”有人说:“本校老师的孩子更难教。”更有一说法:“剖腹产的孩子注意力不会集中的”。 在我的儿子这里,综合了所有的说法。更为要命的是孩子小时候去不得幼儿园,一去就生病,从两岁进幼儿园到六岁离幼儿园进入小学,四年时间只有一个月是全勤。这样的基础如何上小学?值得庆幸的是孩子小学的主管主任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教师,班主任也是一位尽职尽责、教学严谨的优秀教师。可即使这样,我这个当妈妈的也觉得无颜见自己的同事。我在中学部任教,是学校拥有班级最多的年级的年级…  相似文献   

17.
要让教育均衡发展,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资源的均衡化,而教师均衡化最好的方式无疑是教师队伍的良性互动交流.只有师资力量平衡了,各校之间的差距才会逐渐缩小:只有教师经常流动学校才能显现活力. 为解决区域内校际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可以在区域学校开展教师交叉任教活动,即在同一区域内组织优质学校和一般学校教师进行交叉任教.优质学校选派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到一般学校任教,一般学校派教师到优质学校任教,形成区域内教育相互交流,促进区域薄弱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教学点的有序恢复和标准化建设,“教学点谁来教”这一现实问题,不仅成为老百姓最为担心的问题,也是教育主管部门亟待破解的难题. 目前,教学点大多是由转正的民办教师在坚守,在未来两三年里,这些教师将陆续退休,谁来接他们的班?以前的解决办法是三招:一是在社会上选拔优秀人才,聘请代课教师;二是将新聘的教师经过培训后,安排到教学点任教;三是城区学校或乡镇中心学校教师交流到教学点任教.  相似文献   

19.
刘长兴 《天津教育》2008,(11):15-16
两年前,天津市大港区海滨教育中心出台了一项“减负”(即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决定,要求义务教育学校从一年级至八年级一律停止加课、补课。当然,他们所指的加课、补课是班级的集体“行动”。两年来,这个堵住“后路”的统一要求,落实情况还真是不折不扣。在那里,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周一到周五一律按“表”上课、按时放学,周六和周日一律学生放假、教师休息。在执行过程中,大港区海滨教育中心没有因为什么新的“情况”而有丝毫松动,学校也没有因为自己如何“特殊”而要求变通。“全面裁军”的“减负”,使整个油区的每所学校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20.
赵沟小学 ,是一所村级小学 ,现有教学班5个 ,学生156人 ,教师6名 ,其中3名属乡级雇用教师。一所只有6名教师的村级小学就有3人属于雇用教师 ,现在说起来 ,可能还有许多人不相信 ,但这的的确确是事实。从外面来过这所学校的人没有谁不知道这里太偏僻 ,没有谁不知道这里的道路太难走 ,没有谁不知道这里的条件实在差。学校建在大山中 ,从乡政府到学校 ,总计20多里 ,过去全是羊肠小道 ,至今才是二三米宽的山路 ,崎岖不平。要说这所学校昔日的办学条件 ,那就更令人心酸了。学校仅有10间土砌泥就的破瓦房 ,常常是室外下雨室内也下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