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宣扬青年人自学成才的文章不少,但许多文章的“模式”是“从什么到什么”。如《从修脚工到经理》、《从泥瓦工到建筑师》、《从殡葬工到记者》……“从……到……”之标题,决定了文章必须写人物的成长过程。这种写法虽无不可,但一个“模式”就倒人胃口。问题还不止此。有的同志在写人物的成长起点——以前所从事的工作时,为了烘托成功后的事业的“崇高”,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进行贬低,给读者一种原来的工作“低下卑贱”的感觉。如《中国青年报》1988年4月6日刊登的《从殡葬工到记者》:  相似文献   

2.
××的电影     
你看见了什么?天津作家林希在看了几部贺岁片后,朋友问他有什么感觉,他说玩电影的哥们儿是破罐破摔了。事实上,国产电影面临的困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是我们的一些电影从业人员已经习惯生活在一种假象之中了。有一种电影,我们看见的仅仅是导演近乎疯狂的功名心,这些电影不仅没有起到把观众拉回电影院的效果,反而销蚀了观众对电影的热情。也就无从谈起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他们只是在不断绵延用公款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恶习,而完全丧失了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良知;还有一种电影,你可以看见导演对观众的百般迎合,如果一  相似文献   

3.
4.
过罢春节上班编稿,有的文章袭用的语式总是引得耳畔响起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播放的相声《生日祝辞》的声音。相声中“姑爷”对“岳母”说: 祝您老人家身体康健,寿比南山。但是,寿比南山是不可能的。这不过是我们的一种心情——希望您老人家长寿;但是,您想长寿就能长寿吗?生命在于运动。只要多运动,您就一定能够长寿;但是,您多运动就能长寿吗?心情还要舒畅,心情舒  相似文献   

5.
近一时期,媒体上多次出现“刑不上×××”的报道,并引起强烈争议。《中国青年报》11月26日载文《刑不上企业家?》说,11月24日《时代商报》报道,沈阳市检察机关日前出台了保障经济发达、宽待企业家的20条新措施,给沈阳企业家“松绑”。如,今后企业家在改革当中出现了失误,触  相似文献   

6.
新闻稿件中的数字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不需象统计数字那样精确到个位数,通常使用个概数就能说清问题。比如,“几年来”、“十来天”、“二十多岁”、“三十左右”、“四十上下”,以及“成百人”、“上千条”、“近万元”等。在新闻稿件中恰到好处地使用概数,可以使语言简洁,便于听众、读者听看。不过,上面例举的概数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使用时需要区别  相似文献   

7.
"云"在传统观念中,一般是代表"自然界中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在空中悬浮的物体",而近几年,以"云"为基础创造的网络热词却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并广为流传,随之"云××"式词语应运而生。本文着重从"云"的词义到流行语的语义转变出发,研究"云××"式结构使用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分析"云××"式的语法结构及语义特征,分析它的应用、成因和映射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某些报刊在报道公安部门打击团伙犯罪活动时,常以犯罪分子的籍贯地名冠以"××帮",并用大黑体字做在标题上,如《警民围剿××帮》、《××帮的覆灭》等,这是很不妥当的,应予纠正。国家公安部门打击团伙犯罪,是打击这个团伙的犯罪行为。检察机关所公诉的,是这个团伙的犯罪事实。人民法院对这个团伙定罪的原则,是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公、检、法三部门所执行的任务,是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任何籍贯的个人或团伙犯罪,依法惩处的原则、标准是一致的。因此,见之于正式报刊的新闻报道,不宜在标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著录规则中图书及电子资源的相关说明及我馆的工作实践,探讨了一体著录附盘图书的机读目录格式.  相似文献   

10.
"××哥"是因网络上"犀利哥"而流行开来的一种语用形式,这种结构来源于"哥"表示称谓的常用格式,但在意义上只保留了"哥"原有的指称男性的语义特征,其具体用例是通过借代方式产生的,同时通过仿词手段产生了一些衍推用例。  相似文献   

11.
您在《编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载予本刊1989年第1期——编者注)一文中提议的问题是重要的,需要解决的。在我的印象中,刘国钧先生在他的《中国书史简编》中也谈到过类似的问题。张召奎先生在写《中国出版史概要》时,也是先分析“出版”的概念,然后再论述出版事业史研究的范围(张先生在这里说的是“出版事业史”,有时也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含有"××门"的词语时常见诸各种新闻媒体。这种现象体现了"门"这个实义词的语法化及其泛化的过程。本文拟对这种现象从语用顺应的角度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在实际工作中对同种文献的责任者不同图书馆著录不统一问题,并通过相关实例就如何著录和如何规范检索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金玲  王毅 《大观周刊》2011,(5):71-72,103
一 从前在某电影杂志上看过一个调查,让读者评选他们认为最云山雾罩、晦涩难懂的影片。编辑本以为会看到《潜行者》、《第七封印》或者《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之类的牛×作品。哪知道投票出来的名单,竟然是一张斯坦利库布里克电影全集。  相似文献   

16.
8月27日,一组航拍照片,显示了东北大水的惨烈。照片中,大片农田和房屋被淹,公路不见踪影,水面上仅露出树木和房屋的尖顶,就连大庆油田的钻井平台,都在一片泽国中难觅踪影。俄罗斯列宁斯克耶水位站24日的记录显示,黑龙江同江至抚远段水位是该站  相似文献   

17.
张虹 《青年记者》2013,(2):21-22
社会心理学研究视野下的亲社会行为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看,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属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相对于病态、幻觉、焦虑、狂躁、恐惧等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健康、勇气、仁爱、互助等人性积极的一面。这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人们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①这项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人性中积极的因素,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1972年,在《社会积极形式考察》②一文中,美国学者威斯伯首先创设了"亲社会行为"一词,来代表所有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  相似文献   

18.
正"届"相当于"次""期",常用于定期举行的会议或毕业(生)等。例如:本届会议、历届会议、应届毕业(生)。在实际运用中,"届"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还用于"××运动会""××赛""××展""××节""××周"等定期举行的活动。例如:第15届多哈亚运会、第75届日内瓦国际车展、第2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第1l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可见,在实际使用中,"届"是可以用于"××节"的。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通过语言复制和传播,同时也推动了语言的发展。互文性泛指一个文本对其他文本的指涉现象,是语篇形成的一个基本特征。语篇互文的过程正是模因的自我复制过程,模因是互文性得以发生的酶源。本文从模因论和互文性视角,对近年来在新闻媒体报道中曝光率比较高的"××门"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门"互文性的模因特征、类比效应及其引发的互文联想。  相似文献   

20.
"被"字曾在"汉语盘点2009"活动中被网民票选为"2009年度汉语第一字".而且,随着"被就业"、"被增长"、"被代表"、"被富裕"、"被落榜"等的流行,"被××"成为当下网络最时髦的语汇方式.语言是行动的工具,历史本身也是一个书写符号的过程."被××"的传播与普及,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影响,产生什么社会意义呢?笔者认为,"被××"的传播与普及,既有尴尬的一面,也有和谐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