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首次提出“作品所有权”这一概念及其界说,认为作者对作品有控制即占有的权利,作品所有权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对作品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把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概括为作品所有权有助于规范法律术语。并探讨了作品所有权与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联系,揭示了这两种所有权客体不同、存续时间不同、取得与消灭的原因及其方式有所不同、实现途径不同、限制和法律保护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提出“作品所有权”这一概念及其界说,认为作者对作品有控制即占有的权利,作品所有权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对作品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把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概括为作品所有权有助于规范法律术语。并探讨了作品所有权与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联系,揭示了这两种所有权客体不同、存续时间不同、取得与消灭的原因及其方式有所不同、实现途径不同、限制和法律保护不同。  相似文献   

3.
公平与效率的产权基础--起点公平与结果公平的产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规则公平、机会平等、效率优先是一种权利对等意义上的起点公平的公平效率观,它的产权基础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排他性所有权的制度安排。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均等化意义上的公平是一种权利对等意义的结果公平的公平效率观,它的产权基础也是排他性的所有权。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资料占有意义上的公平和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意义上的公平是权利平等意义上的公平效率观,它的产权基础是所有权缺乏排他性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是权利对等意义上的起点公平和收入均等化意义上的结果公平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主要矛盾马克思曾经说过,土地所有权是一切财富的原始源泉。什么是土地所有权?一般解释为土地所有者对其所有的土地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占有、使用和处分,并从土地上获得收益的权利。土地所有权并不仅限于“所有”这一项,而是一束权利,是这一束权利的总和。了解这一点是重要的,因为土地所有权的这些方面并不总是统一在一起的,而是时时出现相互分离的多种复杂情况。正是这些分离的不同情况,形成了各种土地制度的不同特征。在这里,我们将从我国土地所有权现状的特点及其矛盾的分析中,导出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最初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产物,其核心是不同于个人对财产的权利的企业法人产权。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制度潜力表现在权利主体分离化、权利内容股权化、权利客体证券化、所有权约束机制化、资本增殖社会化和制度化、公司经营透明化、资源配置市场化、资本占有社会化等方面,较好地体现了产权明晰化和社会化、经营权明晰化和社会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1 取得时效的概念及由来   取得时效是无权占有人以行使所有权或者他物权的意思,公然、和平和继续占有他人的物达到一定期间,而取得所占有物的所有权或其他权利的法律制度.取得时效是取得物权的方式之一,取得时效起源于罗马法.最初,取得时效制度是在公有制过渡到私有制时,为了调节财产所有人和需要人之间的矛盾,以使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7.
以物权法原理为指导 建立健全我国农地使用权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权是直接支配物并享受其利益的财产权。“农地使用权”是对目前集体所有的农用土地直接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村土地权利的规定过于单一,对土地权利的合理流转缺乏稳定的制度保障。应在农业基本法中明定农地使用权的物权性质,并充实和完善农地使用权的具体内容。以他物权自由流通为理论基础,建立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允许农地使用权进入流通领域,通过一定的运作方式在不同主体之间流动。与此相适应,还应完善土地所有权制度,建立健全更严格的土地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8.
占有是物权的起点,占有制度的存在,弥补了所有权制度和他物权制度的空白.占有与所有权、他物权共同支撑着物权制度,只有完整确立这三大制度的物权法才是完全意义上的物权法.大陆法系民法中占有制度渊源久远,异彩纷呈,相形之下,我国占有制度残缺简陋几近于无.笔者拟从占有、占有性质、占有条件、立法建议及比较法等方面予以分析并提出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9.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在确定产权及产权关系时指出。从法律上确定产权的概念应该是: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前者指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后者指所有权部分权能与所有人分离情况下,非完全所有人对财产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一定程度上依法享有收益或处分的权利。这主要包括:经  相似文献   

10.
财产所有权是财产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财产所有权在民法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是一种很重要的民事权利,可以说它是民法的核心。它是财产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人对其所有的财产享有占有、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所有权的具体权能。以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曾在两种意义上使用“所有权”:一是作为经济形态的所有权。一是作为法律形态的所有权。既然财产所有权是民法学上规定的一种民事权利,这里讲的所有权,当然是法律形态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11.
占有的概念是占有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而占有概念历来充满歧义。本文试图从持有、占有与占有权的关系来探讨占有概念,指出持有、占有到占有权体现了占有制度的发展过程。并且指出占有制度中占有与占有权可以并存,这体现了法律对占有不同层次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论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我国物权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从分析现状着手,提出了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相关设想。  相似文献   

13.
占有制度是民法中一项重要制度,而全民所有制企业对国有财产的占有又是占有中特殊的一种,从而具有其特殊性质和特定作用,在效力上也与所有及普通的占有有着显著的区别.只有处理好了这种占有,才能协调我国经济所有制的结构,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4.
源自于法国的“分时度假”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方式近年来在我国出现,并逐渐区分出两种类型:所有权类型和租赁权类型。由于租赁权型分时度假的权利特征与用益物权的支配性、用益性、独立性、占有性等法律特征相吻合,且具有权利主体身份多重性、双重期限性、登记公示性的自身法律特征,因此,该项权利应为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  相似文献   

15.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意在牺牲原权利人的利益来保护善意持票人的利益,以保护交易的安全性和流通性,各国立法中大多规定了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其构成要件主要有四个.为了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此制度,我们必须明确这些构成要件的内涵,解决其中包含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首先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所有权与占有权这对范畴所进行的实证分析;其次,概括和分析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基本构想;最后,就《资本论》的所有制思想谈几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质变,它是对资本和私有制的否定,也是人性升华的关键。公有制是一个权利体系,它以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为根本权利,派生占有权、经营权等一系列权利,所有权主体对其派生权利的控制和监督,是公有制得以建立、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初级公有制的改革,着眼点应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
占有是一项古老的民法制度,也是现代民法物权体系中一项特殊的、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国民法迄今未对“占有”加以规定。为了完善中国民法典,必须规定相关的占有制度。笔者认为,通过追溯占有的起源,探求占有的发展、演进,明确占有的本质和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古代草牧场产权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代蒙古社会,草牧场归皇帝所有即归国家所有。贵族那颜们受封之后,也就获得了对草牧场的长期占有权和经营权。这是一种对草牧场占有权和经营权的垄断。在草牧场归国家所有的条件下,百姓向他们的主人缴纳“忽卜绰儿”,实际上是向由国库授予权利的人缴纳“忽卜绰儿”,这不会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国有性质。世袭占有的前提是必须向国库缴纳地租,并无条件地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因此,世袭占有只不过是对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的长期垄断,这种垄断并未导致真正私有制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介绍各个时期民法占有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各种占有概念的分析与比较,指出传统上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占有以强调对财产的保护为出发点、以确定财产的归属为归宿来研究占有问题,对占有进行理解。而现代民法日益重视财产利用,现代占有的实质是:强调对财产更好地合法利用。因此,应该从如何利用这一角度出发,赋予占有以全新概念,进加强对现代民法占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