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行人教版高语四册 (必修 )“知识短文”在论及我国古代小说的人物描写时 ,曾作出如下总结 :“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 ,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但人物性格单一 ,少变化 ,缺乏立体感。”这也就是说 ,我国古代小说 ,一方面着重描绘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和人与人之间比较明显的矛盾冲突 ,强调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而不主张直接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 ;另一方面 ,在塑造典型性格时 ,由于缺乏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凸现 ,人物的性格往往是由作者规定好了的 ,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往往只围…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九一年四月版的高中语文第四册,新编入一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征》。编写者列举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个特点,笔者认为其中第一个特点的一些说法不甚妥当,特提出来商榷。编写者认为:“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但人物性格单一、少变化,缺乏立体感。”而问题的原因是“由于缺乏人物内在世界的真实凸现,人物性格往往是由作者规定好的,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往往只围绕一个中心性格,缺少变化和行动的依据,因此,这样的人物性格比较单一,不丰满,缺乏立体感”。为了证明这一点,编写者还将古代小说与现代小说作一比较,认为“现代小说多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强调挖掘人物内心的潜意识”,意思是古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性格单一,不丰满,缺乏立体感”跟没有心理描写也有很大的关系。笔者认为以上说法有两点值得商榷。其一,是不是所有的中国古代小说都没有用到心理描写的手法,是不是所有的中国古代小说都没有挖  相似文献   

3.
李昕同学问:《灌园叟晚逢仙女》中,当秋公和张委这两个主要人物出场时,作者都对他们作了一番概括介绍。能不能把这些概括介绍视为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大特色? 现代小说多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强调挖掘人物内心的潜意识。而我国古代小说则着重于描绘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和人与人之间比较明显的矛盾冲突,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为了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所以我国古代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都较曲折,富于戏剧性,头尾完整,中间一  相似文献   

4.
明代拟话本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较魏晋南北朝小说、唐传奇和宋元话本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充分展开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精微的心理描写是其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形象从类型化典型到个性化典型的转变中,明代拟话本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说细节鉴赏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乎可以这样说 :没有细节和细节描写 ,就没有小说。这是因为细节是构成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最小的细胞 ,是文学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最小的组成单位。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差异 ,往往就在那些细枝末节之上 ;小说的生动之处 ,也常常就是那些富有特征的典型的细节描写。小说中的细节描写 ,就其所表达的内容而言 ,可以分为景物细节描写、场面细节描写、肖像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行动细节描写等。就其所起的作用而言 ,细节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 ;可以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 ,推动…  相似文献   

6.
<正>一、专题阐释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可以多方位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还可以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此,小说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但是,现代小说往往会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和剖析,有淡化情节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古代小说心理描写简述江苏省宝应县汜水中学于其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四册小说单元在谈到“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时,认为古代小说中“作者的笔触很少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仅靠人物的行动和言语来塑造人物”。事实上,自唐代传奇小说这一成熟的文学样式出现之日起,心理描写就...  相似文献   

8.
语言描写是记叙文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揭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然而,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语言时,往往方式单一,语言欠雅,人物形象不丰满,个性特征不突出.因此,人物语言一定要能展示人物特质,凸显性情,使其个性鲜明,令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9.
《嘉应学院学报》2017,(6):61-66
短篇小说的人物语言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心理的揭示、故事情节的推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人物语言的口语化、人物独白语言的运用和人物梦境的描写、人物语言的矛盾冲突都为短篇小说增添了别具一格的文学色彩,提高了小说语言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10.
《史记》塑造的历史人物,不仅真实可信,而且艺术性极高。较之先秦文章,不仅扩大了写人的范围,写谁象谁,绝不雷同,而且注意突出人物形象的个性与完整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本丈以《史记》人物传记为考察对象,对司马迁写人的成功艺术进行深入的探讨。从典型细节描写、矛盾冲突的场面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对比烘托描写、运用个性化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等诸多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和分析,认为:正是司马迁成功地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法,才为我们塑造了如此光辉的历史人物画廊,使我们在阅读古代史书的同时,更能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1.
心理描写是小说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所常用的一种方法。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在凸显人物心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手法新颖,形式多样。颇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内心世界波澜,总是不经意在脸上有所流露。好的外貌描写应该是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外貌描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典型的外貌描写往往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本文在分析学生外貌描写所存在问题的同时,探讨了人物外貌描写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3.
老舍先生曾说:“人物对话很重要,对话是人物性格的索引。”语言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小同性格的人,有着小同的个性化语言。语言同时也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有时三言两语,就能凸显人物个性特征,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其“本纪”、“世家”、“列传”中的一系列人物传记堪称我国传记文学中的精品和典范。本文通过对《魏其武安侯列传》的深入分析,探讨其选取典型的事件和细节,通过人物自身的发展和变化,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等刻划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人物描写方法、艺术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古典小说往往比较重视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比较注重对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刻画,而较少去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而鲁迅先生在进行小说创作时.除了继续使用传统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也更多地去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来揭示人物当前的一种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6.
古典小说往往比较重视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比较注重对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刻画,而较少去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而鲁迅先生在进行小说创作时,除了继续使用传统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也更多地去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来揭示人物当前的一种精神状态,从而使人物形象变得透彻深刻;同时使人物由过去的单一的平面式结构变为复调式的立体式结构,从而使人物形象变得鲜活、生动。  相似文献   

17.
国家舞台精品剧中军旅话剧的人物形象,是通过运用人物关系塑造多层面人物性格,形成多向的性格冲突;另外生动妥帖的细节对人物塑造的点缀无疑锦上添花,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表现政治或观念冲突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8.
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而能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最具表现力的要数心理活动的描写。 好的小说作品,从不简单地描写人物的行动,而在人物的心理发掘上,却是狠下功夫的,因为任何行为动作都源于心灵,因此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才会给读  相似文献   

19.
巴尔扎克的辉煌艺术的最高顶点,是他的人物塑造。巴尔扎克大大开拓并丰富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提供了从肖像描写到内心刻划、从描写人物的环境到展示人物言行的全面的艺术经验,使得在小说中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李汉 《现代语文》2006,(2):87-87
在小说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驱使人物行动的生活场所,也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典型的环境描写对于塑造人物、渲染氛围、展示时代背景及深化主题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弄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作品主题,把握人物形象,并能够提高读写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