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立足当前职业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围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含义、“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政策依据、“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校企合作是订单培养的前提条件;订单培养使校企双方实现了五个同步、实现了企业、院校和学生三方的共赢;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重要实践形式等观点,着重认为“订单式”培养有着十分突出的优越性,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围绕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施过程,首先阐述鲁班工坊人才培养模式的“五化”要素,然后介绍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两分享四作为”实践做法,最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总结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该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供给端”和国际“需求端”形成了产教融合特色,体现了“国际化”职教体系特色,彰显了“中国化”产教跨界实力,为持续构建鲁班工坊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行商贸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把新加坡成功的“教学工厂”模式理论引入了本课题.并以“教学工厂”为依托,进行了“教学工厂”理论、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为商务类人才的多元技巧能力培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杨巨恩 《成才之路》2023,(16):73-76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1+N”模式可以实现院校、行业、企业优势互补,保证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行业、企业的要求。文章分析现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并以广西工业技师学院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例,在试点班级实施新模式,对结果进行总结,提炼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1+N”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1+N”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之一。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正在火热进行中。从“双元”育人模式的概念、国内外校企“双元”育人的研究现状、校企“双元”育人过程凸显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长江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例,阐述如何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实践体系构建、育人团队打造、育人成果评价等方面实施校企“双元”育人。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在“政行校企”各方配合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复合型人才"订单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合型人才“订单培养”是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春兰(集团)公司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一次成功实践。学院在与春兰公司实施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对复合型人才“订单培养”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形成了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的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大力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要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构建起以企业为主导的深层次校企合作。近期,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在近年来开创性实行“车间进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又率先实践“企业课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从“车间进校”到“企业课堂”,  相似文献   

8.
“2+1”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根据我校“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回顾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背景,总结了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成效,分析了该模式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做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1+X”证书制度作为新时代职教改革的重要创新,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以“1+X”证书为纽带,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丰富人才培养形式,打造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是深化物联网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为什么要构建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一问题出发,依循产学合作教育的法律、政策依据,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框架,概述广东白云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实践轨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深度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1+X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论述重新修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加快推进课证融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产教融合,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四个合作”“五个共同”,培养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共同开发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创新教学资源等重点内容,并从建立物流管理1+X书证融通人才培养诊改机制、积极推进物流管理1+X书证融通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诊改两方面论述其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的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从培养英才转向为行业培养具有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采用校企合作的“定制式”培养模式是实现这一使命的有效途径。在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行业为高等院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和实习实践教育场所,行业业务人员参与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学校与企业可以通过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合作途径建立校企关系,通过学校与行业“双渠道”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了高校与行业在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上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3.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3+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目前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模式。文章从现今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困扰入手,分析了“3+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从教学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研究“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创建电气工程专业“1+1”的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模式。研究对比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分析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实践工程环节薄弱、学校硬件匮乏、校企联合办学困难、高校自身管理问题等不足,提出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并且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完善现有“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模式,提高电气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庭古  樊华 《文教资料》2014,(3):132-134
校企合作是成功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所在。文章从校企联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开放网络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共建“中心+基地”模式的实践教育中心,实现学生实践教育的系统性、学校教育和企业培养的有机结合,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双赢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1+X”证书制度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有益探索,也是职业教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大创新。要落实该制度,最为关键的是将“1+X”证书制度落实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来。在“1+X”证书制度视角下,以漯河职业技术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漯河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1+X”证书制度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内涵、方法、措施进行系统研究和实践,凝练出“4阶递进+4互优化+6维协同”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院校复合型高素质物流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创新性观点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商贸类专业工学结合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校企一体化公司制办学的观点。通过建立浙江九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分公司的形式,对商贸类专业校企一体化公司制办学模式在合作形式、体制机制、合作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和创新。其核心是依托企业经营岗位和资源平台,让学生开展真实的工作流程操作和业务开拓,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一”: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企合一”:构建“三个中心”,实现“三个转变” 在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在借鉴“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成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校企合一”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08年3月正式和广州市型腔模具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将企业先进的生产线引入学校,实现了“校企合一”培养模式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嵌入式”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的一种探索,校企双方功能性需求的相互嵌入与满足则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动力来源。“嵌入式”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直接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为学校师资、人才培养等搭建平台。要完全利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必须注意处理好校企双方的关系,制定科学可行的考评监督机制以及防止出现形式化的“嵌入式”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20.
“2+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广受职业教育界和用人单位的关注。目前,校企合作的“2+1”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紧缺人才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阳光雨露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实践多年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说明了这种培养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阐明了这种培养方式的优点,以期达到推动“2+1”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