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学校时空框架与教育改革的矛盾愈发凸显之际,美国学校时间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美国学校时间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扩大学校教育公共价值为目的,围绕数量革命和质量革命展开,最终落脚于支持持续深度学习和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美国的时间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学校时间改革的结果似乎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改良时间结构比延长时间数量更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并且只有当学校时间改革与课程、教学法、教师和评价方式等改革相联系时,真正的教育改革才会发生。  相似文献   

2.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匮乏,整体素质不高,教育教学管理疲软,教研环境氛围缺乏.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教育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科研,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开展教学评优活动,实行教育质量低劣问责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匮乏,整体素质不高,教育教学管理疲软,教研环境氛围缺乏.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教育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科研,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开展教学评优活动,实行教育质量低劣问责制.  相似文献   

4.
试析美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三种改革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改革可以区分为三种取向,即学校教育要素投入改革、学校组织管理改革、学校教育制度安排改革,探讨这三种改革取向的理念、实践和问题对提高我国学校教育质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于麾 《辽宁教育》2020,(1):26-28
在11年的教育实践中,沈阳市铁西区雏鹰实验小学由建校之初仅有2个教学班、50名学生、11名教师的薄弱学校发展成有59个教学班、2743名学生、137名教师的高品质学校,实现了由单项课程规划到整体课程建设的跨越,由教育教学碎片化到"翔教育"体系化课程改革成果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学校以"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办学宗旨,确立了"规范为源,服务为魂,质量为本"的办学思想。"规范为源",就是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规范师生的言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后勤人员的服务行为,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使完善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服务为魂",就是全校一切工作要为教学服务,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质量为本",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既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教育质量为根本,不断提高学校的竞争与发展能力。——大悟县第二中学曹世辉  相似文献   

7.
薄弱学校难以补充和稳定优质师资是一个世界性教育问题。为了解决薄弱学校的师资建设困境,OECD国家采取了如下做法:改进职前教育,培养胜任薄弱学校教学的教师;优化招聘策略,提升薄弱学校师资聘任质量;强化专业发展,推动薄弱学校教师持续成长;改善工作环境,保证薄弱学校教师安心从教;实施激励措施,稳定薄弱学校教师队伍。这些做法对我国薄弱学校的改进、促进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罗丹 《教育评论》2014,(5):135-137
农村薄弱学校的存在成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为了从根本上促进农村薄弱学校的变革,教育行政部门应协同高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合作,参与到改进农村薄弱学校的进程中。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教育厅与辉县薄弱学校以"双导师制"为契机建立合作机制,三方通过文化重构、考核和激励措施,实现了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合作的长期有效性,从而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实现自身变革,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追求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我国在实现人人有学上之后,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成为我们的目标,英国"EIC"计划的目的在于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其理念和措施值得我们在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方面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为给薄弱学校培养高质量教师,澳大利亚探索出“工作型”路径的教师教育,有别于传统“学院型”教师教育。在薄弱学校遭遇教育困境、国内教师供给改革和国际经验带动等背景下,澳大利亚“工作型”路径主张将高质量生源放在薄弱学校进行田野培养,满足当地学校所需,并尽可能保持较长时间。在实践路径上,澳大利亚在招生、培养、中途退出或毕业、评估四个方面采取多维举措,并形成特色。其特征表现在:由公益组织牵头承载政府意愿,基于“程序正义”严控生源起点,引导学生在具体工作中深度学习,在教育系统与教育结果上产生双重影响。“工作型”路径追求立足学校田野的多元参与,为澳大利亚教师教育带来新面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班班通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突飞猛进,各教学功能室建设逐步完善,在促进学校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素  相似文献   

12.
李昭先 《教师》2010,(18):34-35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真正革新了教育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需要学校的管理者更新办学理念,树立全面质量观。尤其是薄弱的学校,更需确立多元化的质量观,更需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发展。那么在实践中如何贯彻这一思想?如何科学、高效地全面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本文结合笔者学校管理实践,谈谈确立多级培养目标,基于图式理论,情感教育为先,情商与智商和谐相长,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升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加快推进薄弱学校的建设,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而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制约薄弱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同时也是薄弱学校持续发展的最具活力的因素。解决薄弱学校的问题其核心在人,其重点在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有助于在薄弱学校中实现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专业化能力的改善,从而推动教育质量的根本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建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评估体系是掌握区域内教育质量动态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为制定和调整教育政策提供重要依据,进而引领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方向,指导学校和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以持续提高教育质量。"绿色指标"正是这样一种学业质量评估体系。十个方面的指标,分别从学校教育教学、学生感受、教育效果、教育变化等全面地评价学校教育。其中,教师教学方式、校长课程领导力、学生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反映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状态:学生学习动力、学生学业负担、师生关系反映了学校工作对学生  相似文献   

15.
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测体系是掌握区域内教育质量动态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可为制定和调整教育政策提供重要依据,进而引领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方向,指导学校和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以持续提高教育质  相似文献   

16.
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永恒的主题,提高教育质量重在加强学校管理,、目前,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已成为教育领域的共识,要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改革学校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农村薄弱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方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素质一直是制约农村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提升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校本研修是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素质的现实之举,文章以校本研修方式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研究,以期对今后的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校本研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在学校质量保证、教师质量保证和学生质量保证等方面实施教育质量保障的指标、制度、机构等内容和近年来的改革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校教育总体质量低下,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教师教育观念的问题。在农村学校,由于应试教育和教师自身水平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片面,甚至于是错误的。其具体表现为:片面强调智育的人才培养观;封闭的课堂教学观;错误的知识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面对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现状令人担忧,本文列举了一些薄弱学校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与针对薄弱学校教师现状采取的对策,以期籍此为新的课程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振兴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