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有些物理习题用常规方法来解往往推算复杂,甚至无法解出,但如果根据题意巧作假设,则可快速解答.假设有以下几种: 一、过程假设 [例1]将40克10℃的水、30克30℃的水、20克70℃的水混合,则混合后的温度是() A.30℃ B.40℃ C.50℃ D.无法确定 解析:此题可作过程假设.假设它们均降温至0℃后再共同升高温度△t,则有cm1△t1+cm2△t2+cm3△t3=c(m1 +m2 +m3)△t,即40g×10℃+30g×30℃+20g×70℃=90g×△t,解得△t=30℃.因此选答案A.  相似文献   

2.
温度、热量与内能是物理学中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基本物理量。初学者往往将它们相互混淆,下面就一些常见的错误说法进行分析。例1“一个物体具有50J的热量”,“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这两种说法对吗?分析:热量不是一个描述状态的物理量,而是一个和过程相联系的物理量。例如,100g10℃的水跟50g55℃的水混合后的温度为25℃。在此过程中,原来质量为100g的水,温度从10℃升高到25℃,根据Q=cm△t算出,它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了6300J的热量,即内能增加了6300J。原来质量为50g的水,温度从55℃降低到25℃,在热传递过程中放出了6300J的热…  相似文献   

3.
热学问题中,往往由于物理量多、单位杂过程繁等特点,而带来分析的难度,若同学能掌握一些窍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巧用比例法例题:将一块白金放在火炉上加热较长间,取出后迅速投入20℃水中,结果水温升到50℃,又将白金加热至120℃,投入等量中,结果水温从15℃升到20℃,求炉火温度.解析:设水的比热容为c1,质量为m1,白的比热容为c2,质量为m2,炉火的温度即白初温为t1,根据热平衡公式依题意得:c1m1(50℃-20℃)=c2m2(t1-50℃)摇摇(1)c1m1(20℃-15℃)=c2m2(120℃-20℃)摇摇(2)由(1)÷(2)得:(t1-50℃)100℃=6即t1=650℃.二、巧用等式相乘法例…  相似文献   

4.
题在野外施工中,需要使质量m=4.20kg的铝合金构件升温.除了保温瓶中尚存有温度t=90.0℃的1.20kg的热水外,无其它热源.试提出一个操作方案,能利用这些热水使构件从温度t=10.0℃升温到66.O℃以上(含66.o℃),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方案.已知铝合金的比热容c=0.880×103J·(kg·℃)-1,水的比热容  相似文献   

5.
面对问题,有同学常不能全面考虑题设条件,顾此失彼,造成错误.下面分析几个典型问题,供读者思考. 1.约束条件,个个都要注意例1 质量为120g,温度为20℃的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吸收了42840J的热量,则温度升高了_℃.分析根据△t=Q吸/cm,计算得  相似文献   

6.
题目把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铁球和铜球浸没在质量、温度相同的A、B两杯水中,已知铁的比热大于钢的比热,金属球的温度高于杯中水的温度,若不计热量损失,则在混合后,杯中水的温度高的是:()①都一样;②A杯;③B杯;④无法确定.l.常现解法设A杯内水和铁球的混合温度为t,B杯内水和钢球的混合温度为t’,则依题意,可列如下方程组:c&m铁(to#-t)=c$m水(t-to水)·‘…………①oNm铜(ton-t’)=c4m水(t’-to水)…………②用①号②得O铁(t。铁一t)t-to水C饲(OWe-L’)t’-。水_\【0铁一1)\L-IO水}c铜…  相似文献   

7.
一、审题不细[例1]40克5℃的水,温度升高10℃,需吸收多少热量?水=4.2×103焦/(千克℃)][错解]Q吸=C水m水·(t-t0)=4.2×103焦/(千克℃)×40×10-3克×(10-5)℃=840焦.[解析]“升高10℃”与“升高到10℃”含义不同,前者△t=℃,后者是指末温为10℃,即△t=10℃-5℃=5℃.本题的正确解答为:Q吸=C水m水·△t=4.2×103焦/(千克℃)×40×10-3千克×10℃=68×103焦. △t25二、单位不规范[例2]50克的铁块,温度由30℃升高到50℃,需吸收多少热量?[C铁=4.6×102焦/(千克℃)][错解]Q吸=C铁·m铁·(t-t0)=4.6×102焦/(千克℃)…  相似文献   

8.
张振楼 《物理教师》2006,27(4):51-51,54
原题:将一勺水倒入原盛有水的量热器中,平衡后,量热器中水温升高了5℃.再补充一勺同样的热水后,量热器中水的温度再升高3℃.如果再倒入一勺同样的热水,试求量热器内水的温度还能上升多少?量热器本身的热量不计,混合过程中的热损失忽略.原解:设量热器内原有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0  相似文献   

9.
一、巧用比例消元法 例1:将一块白金放在火炉中加热较长时间,取出后迅速投入20℃水中,结果水温升高到50℃。又将白金加热至120℃,投入等量水中,结果从15℃升高到20℃,求火炉温度。 解:设水的比热为c_1,质量为m_1,白金的比热为c_2,质量为m_2,求火炉温度,即求白金的初温t_1。根据题意可得:  相似文献   

10.
例1太阳灶内盛有20℃的水2吨,若在太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了30℃,问水从太阳灶中吸收了多少热量?错解错解原因概念不清,没有正确理解“升高了”与“升高到”的物理意义,导致了水升高的温度的计算错误.本题中水温升高了30℃,表示正解例2在标准大气压下,完全燃烧50千克于木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1500千克20℃的水吸收,则可以使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t?(干木柴的燃烧值为1.ZX107焦/千克)错解焦/千克因焦,所以由得错解原因思维的片面性.解题中没有注意到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水在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水温却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
在评讲课中,有些化学题若能结合图示讲解,则思路清晰,让学生一目了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图示法在化学解题中的妙用.例1已知t℃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g中含溶质mg.若该溶液蒸发bg水并恢复到t℃时,析出溶质m1g.若原溶液蒸发cg水并恢复到t℃时,则析出溶质m2g.用S表示该物质的t℃时的溶解度,下式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2.
题目: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先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升高了Δt℃;把甲取出后再把乙放入此杯水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又升高了Δt℃.若忽略热损失,问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哪个大?请加以论证说明.(2000年天津市中考题)分析与解:这类题旨在考查同学们的推理论证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由于已知条件少,很多同学感到解答困难.这里给出几种解法,可能对大家会有所启发.论证前提表述:设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为m,初温为t,水的初温为t0,则第一次热平衡后的末温为t0 Δt,第二次热平衡后的末温为t0 2Δt.解法一:…  相似文献   

13.
题目 :已知三种金属的比热为C铜 相似文献   

14.
王维旭 《物理教师》2004,25(2):56-59
1 .解答下列问题 :(2 0分 )(1 )让A、B、C、D、E这 5个小球在t =0时刻从不同的高度以初速度为 0同时落下 ,于是从t =0开始 ,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 ,小球顺次碰到地面 .则在t=0时刻 ,各个小球分别处在什么样的高度 ?从图 1的四幅图中选取一个最合适的 ,将其序号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设空气的阻力忽略不计 . (   )图 1(2 )绝热容器中有质量为 71 0g的水 ,将质量为 42g温度为 -1 0℃的冰放入水中 ,等冰全部熔解之后 ,绝热容器中的水的温度为 0℃ .最初绝热容器中的水的温度是多少度 ?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取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冰…  相似文献   

15.
1.巧用概念,直接解答例120℃时把一定量20%的某物质的溶液加热蒸发掉10g水,再冷却至20℃析出2g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则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A.12gB.20gC.25gD.33.3g解析:加热蒸发,水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此时溶液已饱和.由于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故选D.2.巧用公式,快速解答例225℃时,把一定量20%的某物质的溶液蒸发掉10g水后,再冷却至25℃,析出晶体2.8g,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4%,则该物质在25℃时的溶解度为().A.20gB.25gC.28gD.31.6g解析:此题与例1意同而解法不同.据题意知,25℃时质量分数为24%…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中考都会出现与溶解度曲线有关的选择题,下面就以几道题为例,分析归纳学生容易忽视的细节.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解题思路A要求比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当温度小于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当温度等于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当温度大于t1℃时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所以A错误;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降到  相似文献   

17.
1.热t计算的类型 (l)已知燃料的质量.公式是Q一mq,式中q 为燃料的热值.~例11千克的酒精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是 解Q二mq二1千克·3.0·107焦/千克 一3 .0·107焦. (2)利用公式Q一溯△t.(升温时吸热,降温时放热,) .例2一铁块的质量为1千克,当它的温度从SC升高到10℃所吸收的热量是_. 解Q吸二溯(t一t。)一0.46·1护焦/(千克·‘C)·1千克.(10‘C一5刃)~2 .3 0 103焦.例3用铝壶烧水时,铝壶的质量为0.5千克,水的质量为5千克,把它们从20℃烧开,共要吸收多少热量? 解Q总吸一Q铝吸+Q水吸 =c铝,n倪、(t一to)+c水),2水(t一to) 二0.88·l沪焦/(…  相似文献   

18.
1.溶质未完全溶解型例1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在该温度下把20g食盐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解析:20℃时把20g食盐投入50g水中,20g食盐是否完全溶解,题中并未指明,因此解题时,首先要判断20g食盐是否完全溶解于水,然后才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求解。  相似文献   

19.
初三物理课本第三章、第六节详细地介绍了测定物质比热的原理、方法、实验步骤,但同学们在自己动手做此实验时总存在着误差,其产生的原因如何?课本上虽没有谈到,但根据初中已有的知识水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初三的同学还是可以接受的.下面以测定一铁块的比热为例:设铁块的比热为c1,质量为m1,初始温度为t01.水的比热为c2,质量为m2,初始温度为t02.混合后的共同温度为t.1.忽略了量热器小筒吸收的热量(设小筒的比热为c3、质量为m3,其温度变化与水相同)若考虑小筒吸热,据热平衡方程式有:Q放=Q水吸+Q筒吸.而Q放=c1m1(t01-t)所以c1=m2c2(mt1(…  相似文献   

20.
在运用热量公式Q吸=cm(t-t0)和Q放=cmt0-t)解题时,同学们要明确以下四点:1.明确与热量Q有关的因素物体吸热升高的温度,物体放热降低的温度,若将和降都用面来表示,则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的两个公式可写为在运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题时,同学们应明确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的多少,是由物质的比热c、物体的质量m、和物体温度的变化量凸t三者所决定的.对同一物体而言,热量Q仅由温度的变化量t来决定.2.明确t在公式中的整体性在热量的计算公式中,为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即物体变化的温度.同一物体,无论初温t0和末温t大小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