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决定了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积累,教师要不断强化积累意识,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引导积累的途径,启发学生多方面自觉地积累,积厚而发,成为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决定了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积累,教师要不断强化积累意识,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引导积累的途径,启发学生多方面自觉地积累,积厚而发,成为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们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处于相对不成熟阶段,口语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还有待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不断提升。表达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断积累,包括言语词汇的积累、阅读经验的积累、实践活动的积累;而能力提升的关键还在于有始有终的坚持,要求激发学生语言兴趣,在积累的过程中坚持到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任志明 《考试》2009,(4):31-3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积累,才能实现课改的目标,而积累又必须通过课内、课外、生活等渠道来完成,因为语文学习只有从点滴积累开始,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才能水到渠成。在积累中学生才能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加强学生对语言与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不断积累中创造出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黄光相 《成才之路》2009,(21):39-39
“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中国古代史学家范哗的一句话道出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如今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终身教育的时代,要求一个人一辈子都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否则就会落伍,被时代所抛弃。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正是这么一个让学生不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储备量的过程,同时还是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观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写作要重视生活积累。生活积累包括直接积累和间接积累:直接积累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生活的真实,从而不断地搜集、积累写作素材;间接积累即扩大学生课外阅读进行积累。  相似文献   

8.
研读,是以学生原有积累为重要基础、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要表现的,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与阅读相关的积蓄,让他们在原有的知识基础、生活基础、情感基础、能力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层次、既自主又合作的研究性活动,以实施研读目标。为此,除了注重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增加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外,须重视研读中学生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的调用,以构成语文学习与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的联系,促进学生积累的不断盘活和增值。  相似文献   

9.
彭保军 《教师》2010,(36):106-106
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感受需要不断地积累,而教师的引导就是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地增添色彩,你希望你的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你就要对他们进行什么样的培养。为了让学生的生活画卷更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要保证多样化的教学导航,通过综合开放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踏上更深刻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0.
数学经验积累力是指把数学学科知识纳入学生个人数学经验系统的能力,是衡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准。数学经验积累力的发展,离不开前延、冲突、联结三个活因子。数学经验积累力立足于学生数学活动,捕捉前延、冲突、联结活因子,不断发展完善。学生在不断优化完善数学经验积累力的同时,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也不断获得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知识的积累学习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的学习方式,而其中的"积累学习"就是一种较好的学习形式。"积累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学好高中语文,在不断进行汉语言文字、词汇、句子、文段、文学、文法及文化常识的知识和素材积累的同时,进行语文学习方法和生活的积累的学习。这种"积累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它包含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习惯两个积累层次,尤其强调学生有意识培养学习习惯。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丽 《考试周刊》2014,(85):34-34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打好其语文基础,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打基础的关键在于成功使小学生形成对语文知识和素材的积累能力。本文主要从拓宽学生阅读面、科学指导积累方法及将积累知识学以致用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13.
翁应开 《成才之路》2009,(16):I0008-I0008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联想思维在发展语言,丰富积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从引发联想思维入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一、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展开联想 语言积累是语言信息在大脑皮层不断刺激、重现的过程。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可以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完成语文作文的书写需要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学生需要长期的积累知识才能够在写作时做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只知道不断地积累知识,不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也是小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所以,小学生的写作练习,既需要学生不断积累知识,还需要学生掌握将知识转换为作文表达的技能,而课外阅读是丰富小学生知识储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的学习方式,而其中的“积累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形式。“积累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学好高中语文在不断进行的汉语言文字、词汇、句子、文段、文学、文法及文化常识的知识和素材积累的同时,进行语文学习方法和生活的积累的学习。这种“积累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它包含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习惯两个积累层次,  相似文献   

16.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保障,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在分米和毫米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清晰而准确的长度,笔者创设了有效的情境,为学生创造了操作体验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感受需要不断地积累,而教师的引导就是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地增添色彩,你希望你的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你就要对他们进行什么样的培养.为了让学生的生活画卷更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要保证多样化的教学导航,通过综合开放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踏上更深刻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8.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重要途径就是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获得。基于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组织教学活动时要重视直接经验和替代性经验,遵循经验获得的基本路径,实现个体与群体的经验共享,尊重学生经验积累的差异性,通过反思不断提升和内化经验。  相似文献   

19.
陈桂英 《辅导员》2012,(33):41-4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通过不断积累养成了语感,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将使学生终身受用。一、"听"中促积累(一)听磁带,养习惯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书都配有一盒磁带,充分地利用好这盒磁带,经常反复地听。学生耳熟  相似文献   

20.
享受英语     
刘锦秀 《山东教育》2003,(11):27-28
享受英语,就是让学生不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收获英语的喜悦。学生能够享受英语,既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整体素质的目的。一、享受积累英语知识的乐趣享受积累英语知识的乐趣,其原理如同爱好集邮。要使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积累兴趣达到这样的状态:即使再辛若再麻烦,也心甘情愿,兴趣盎然。以英语词汇量的积累为例,要使学生感到:积累词汇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可让学生每天最少收集记忆3个新单词。久而久之养成习惯,这就会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而词汇量积累形式的多样化更具有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