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今年8月,日本东京都教育委员会决定,明年春天在东京都白鸥高中附属初中使用由日本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历史教科书。鉴于日本明年将进行新一轮教科书的审定工作,在日本其他学校采用右翼教科书的可能性在增加。为历史翻案是日本右翼活动的最大的“主题”。例如有的人认为日本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南京大屠杀和从军慰安妇的记载,都是对近代历史的污辱,要日本青年学生不要学习那段历史。有的人极力否认侵华日军强征慰安妇和中国劳工,并说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中记载上述内容是一种犯罪行为。有的人认为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侵…  相似文献   

2.
为在地理教学中具体贯彻《中小学地理学科国情教育纲要(试用)》(以下简称地理教育纲要)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地理教育纲要》规定的教育内容已包含在现行中小学地理教科书中的,教学时应按照《地理教育纲要》的要求,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国情教育,尤其是对学生应了解的我国国情基本特点和应树立的正确观点进行充分阐述。现行教科书中缺少的内容或阐述不够的部分,应按照地理教育纲要的要求做适当的补充。 小学阶段:增加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三北防护林”、“提高人口素质”、“水利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内容,结合现行教科书的有关内容讲授。增加的“环境问题”部分,教师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1985年第3期发表的日本学者平田嘉三《日本中小学的学制与历史教育》一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日本中小学的学制、课程设置,以及历史教育的现状。本文试就日本中小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内容、特点及教科书的编篡等问题作一评介。一、历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日本的教育制度规定,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中、高中阶段都要开设历史课,其具体要求和内容在各阶段中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毕苑 《教育学报》2007,3(1):79-81
教科书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诞生物。基督教在华传教士于1877年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School and Textbook Series Committee),他们的工作对中国教科书的产生起到了很大作用。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使用的几种教科书是可考的“教科书”第一次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教科书”在官方文牍中出现的时间稍晚一些。最早大约在1901年初,刘坤一、张之洞在其著名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在“教科书”的意义上使用了“教科之书”的说法。1904年初的《奏定学务纲要》中,对“教科书”的编纂使用作了详细的规定。教科书与近代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科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传播载体,担当了近代中国教育转型的重任;教科书的编审制度与教育行政体制相关联,在近代逐渐走向成熟。教科书的发展折射了近代文化的转移。教科书展示了近代中国人的知识结构转换历程。教科书承担了近代国族认同和国民塑形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5.
军国主义教育,是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痛疽。利用教科书歪曲历史,美化日本军国主义,掩盖侵略,把“国家意志”强行灌输给学生,是近代日本教育的一贯方略。战后,屡屡发生的教科书问题,其源盖出于此。这不仅伤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也毒害了日本的学生。日本国内也曾有人呼吁:“教育应该为了后代人,而决不能为企图复旧的老一代人的意愿服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前期正值近代物理蓬勃发展之时,受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的影响,近代物理内容也逐步进入我国的高中物理教科书。通过对这一时期高中物理课程文件和教科书的文献研究,探讨这一时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近代物理内容的演变情况及其特点,研究表明:20世纪前期,高中物理教科书中近代物理内容总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在及时反映物理学的最新成果等方面表现比较突出。但教科书中近代物理的术语翻译较为混乱,在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后的多年中,仍用文言文叙述,落后于时代。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斗田嘉三,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系教授,现在该校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讲授博士课程——社会科教育学(历史教育学)。有著作多种,并编有高中《现代社会》、《世界史》,中小学《社会》等教科书。本文对日本的学制、中小学课程设置、历史教育的研究和教法等有系统的介绍。原稿共分六节,本期刊出的第三、四两节是原稿的第四、六两节;其第三节《历史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介绍了日本中小学历史课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规定,第五节《世界史教科书与中国》着重介绍了在日本的世界史教材中,中国史的内容占有很大比重。由于本刊篇幅所限,未能全文刊出,谨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日,《图书出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正式施行。《规定》的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出版辞书、地图、中小学教科书等类别的图书,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出版单位须按照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业务范同出版。具体办法由新闻出版总署另行规定。”  相似文献   

9.
1955年:自民党的前身民主党中部分右派人物发表了题为《可忧虑的教科书》文章,主张把日本中小学教科书所载的日本“战败日”改为“休战日”。此后,文部省屡次审定教科书时都故意掩饰其发动的侵略战争。 1958年: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时,把侵略中国篡改为“进入大陆”。 1969年: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时,删去了所有关于反省战争责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女子教科书随着清末民初女子正规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其选材涵盖面广,包括“新女德的涵养”、“树立优秀女性典范”、“倡导读书学习”、“培养生活和谋生技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它受日本女子教育的影响颇深,具有鲜明的“贤母良妻”的时代内涵,与传统的“贤妻良母”相互区别,推动了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对当代女子教育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在国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修定的“学习指导要领”,日本中小学从2000年开始开设“综合学习时间”,并计划在2002年将其纳入正式的教育课程。新“要领”指出,”综合学习时间”是由各学校实施的内容超过教科书范围的横向的、综合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2.
日本国际教育资料中心的前身走“国际教育资料协会”(成立于1957年9月1日),1958年3月改为现名,1982年又成立了由中心加以领导的“教科书、教育资料调查研究所”。该中心设有计划、事业、管理三个部门,在常务理事贺阳美智子、事务局长宫本富美的组织下从事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收集有关记载日本事项的各国教育资料。主要收集中小学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教科书、参考书、辅助性读物、百科辞典等资料。然后组织各学科专家对教科书中有关日本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并向各国学者、出版社、教育界提供有关日本的正确史料和其他各种资料,还提出对出版物中有关日本事项的修改意见,以保证上述教材、教育资料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崔昌淑 《教育》2012,(3):63-63
根据新修定的“学习指导要领”,日本中小学从2000i年开始开设“综合学习时间”,并纳入正式的教育课程。新“要领”指出,“综合学习时间”是由各学校实施的内容超过教科书范围的横向的、综合的学习活动。这是日本社会为了培养年青一代面对国际化、信息化社会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所采取的具体的教育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1.日本中小学的“综合学习时间”根据新修定的“学习指导要领”,日本中小学从2000年开始开设“综合学习时间”,并计划在2002年将其纳入正式的教育课程。新“要领”指出,“综合学习时间”是由各学校实施的内容超过教科书范围的横向的、综合的学习活动。设置“综合学习时间”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把从各科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课题来自以下3个方面:①国际理解教育、信息教育、环境教育、福利与健康教育等综合性课题。②儿童感兴趣和关心的课题。③具有地区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  相似文献   

15.
商务印书馆自编写第一套国文教科书(1903年)以来,至《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的实施(1923年),共编写和出版了数十种中小学国文(语)教科书,在近代国文(语)教科书的编写方面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为近代国文(语)教科书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上文中的“近代”即指1903年至1923年,与历史教科书中的“近代”概念有别。其间经历了“语文”独立设科(1904年)、言文一致的“国语”科的诞生,以及小学、初中、高中《国语(文)课程纲要》的颁行。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国文(语)教科书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商务印书馆在编写国文(语)教科书…  相似文献   

16.
日本小学德育的地域性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视基础教育是近代日本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而重视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则是日本教育坚持不懈、一以贯之的基本方针。战后日本中小学虽几经改革,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塑造新一代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最新修订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指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现代化是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各地要将中小学图书馆(室)的信息化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强数字图书馆和图书资源中心的建设。”该规程的实施更进一步推动了国内中小学领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关于教科书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冲突,几乎每个老师都会遇到。或者是因为教科书的课时安排问题,“书上的内容太多了,一课时怎么也讲不完。”或者是因为教科书的内容取舍与老师的理解有出入,“这里的内容与标题是不相对应的,能不能课上不讲?”等等。而家长和学生的关注点更多的则是老师讲的内容与教科书、与考试如何对号入座。因此常听到学生问老师“您讲的这些都在什么地方呢?怎么书上找不到呢?”“讲书上的知识就行了,干吗说那些多题外话呢?”“历史的东西在书上画画背背就行了,用得着这么多课时吗?”这些说法表面上反映的是社会上的部分人群对教科书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更深层次反映的则是对历史教育的错误定位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近年来历史教科书研究的深入,我国近代历史教材(教科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的面世、何成刚著《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的出版、徐岩主持的“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课题的开展、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历史教学问题》“民国时期历史...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图书室是教育技术装备“三室”(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的建设之一,在“世行贷款”和“普九”期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县六个班以上的中小学都建起了图书室、阅览室,并按“普九”必配图书目录装备了图书。重点中小学还完成了“普九”选配图书目录的图书装备。全县装备图书金额现已超过多年装备的中小学实验室仪器总金额。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图书室又是一个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